一種螯合型微量元素肥料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2:36:26 1
專利名稱:一種螯合型微量元素肥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稀土肥料的製作方法,尤其是一種用2-脫氧、2-氨基、β(1→4)D葡聚糖(以下簡稱CT)作為活性螯合劑的特種稀土肥料製作方法。
稀土元素在農業上的應用已取得很大進展,尤其是在中國,在二十幾種作物上應用都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使用方法通常有浸種、拌種和葉面澆施,但由於稀土離子在中性和鹼性介質子中不穩定,生成沉澱析出,又限制了它的廣泛使用,因而以葉面澆施的方法用得較多;浸種要根據熵情,如遇天旱則不能採用;拌種只依靠金屬離子向種子內擴散和吸附作用,被種子結合的稀土數量有限,不論哪種使用方法,雨天都不能使用。另外,種子包衣技術已逐步推廣開,它是以種子為載體、塗復一層由活性成分(殺蟲劑、滅菌劑、微量元素肥料、生長激素)和非活性成份(高分子成膜劑、警戒色和輔助材料)組成的包衣劑,塗上包衣劑的種子播種在土壤中遇水溶脹,緩慢釋出農藥和其他藥劑,起到防治病蟲害和促進作物生長的作用。從節約勞動力和節約藥劑的角度來講,種子包衣是其他施用方法無法比擬的,缺點是該包衣劑製作複雜,並且經過處理後的種子有毒,不能它用。另外,此法對多年生植物無法使用。
本發明正是為了解決以上不足,並綜合上述的一點,提出了一種使用天然多糖CT和稀土離子生成的螯合物作為特種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浸種、拌種和噴施,還可以在土壤中使用;拌種和浸種時,不僅兼有稀土肥料和包衣的功能。另外,CT起著成膜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本身就能促進植物生長,和稀土螯合後起協同效應,增產效果比CT和稀土單獨使用時產量提高更多。
CT的分子中含有氨基及羥基,和稀土離子形成螯合物是一個可逆過程,成膜以後的溶解也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即使在中性和弱鹼介質中生成沉澱,受到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也會發生降解並被植物吸收,因而CT和稀土螯合是一個長效的肥料,發生的化學變化見圖1。CT分子中的氨基還能和酸生成鹽,能和多種胺基酸作用,可以將對植物生長有用的正離子和陰離子通過螯合和成鹽兩種反應方式結合在一個統一體中。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現有市售CT分子量較大,雖也能起作用,但因粘度太大,溶解度太小,效果不佳,需經降解控制一定的分子量,即將一定比例的CT、水和醋酸混合加熱,於60℃的溫度下溶解2小時,並加入降解劑,以加快溶解速度,然後用100目不鏽鋼網過濾,由此製得CT含量5-7%、PH值5-5.5的溶液,濾渣再加入醋酸使之全溶,再過濾,並洗滌未溶的機械雜質,洗液和溶解液合併用於溶解第二批CT。然後於另一容器中稱取比CT重一倍的稀土,加熱水溶解成稀土含量11-13%的溶液。在攪拌下將稀土溶液和CT溶液混合,最後製成CT含2.5-3.5%、稀土含5.5-6.5%,PH值5-5.5的用CT作為活性螯合劑的特種稀土肥料。
本發明的優點螯合型微肥是微量元素肥料發展的方向,用CT作為螯合劑具有其他螯合劑所不具有的優點,拌種時在種子表面形成薄膜,在種子發育過程慢慢釋放出微肥,不易發生流失;作為葉面肥時也同樣在葉面上形成薄膜,除了減少流失,延長肥效外,此薄膜為半滲透膜,可以控制植物呼吸,防止休眠,最終又被植物所吸收,對病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並且CT能夠同時和陰離子及陽離子結合而不產生沉澱,這也是其他微量元素肥料所不具備的。CT本身起著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稀土和CT分別使用都對增產有效果,兩者製成螯合物以後,起協同效應,增產效果更好,如對茶葉,施用稀土,增產20.04%,施用CT增產21.71%,施用本發明螯合物,增產達到32.86%,因此,本發明製取的螯合型微量元素肥料,不僅兼有稀土肥料和包衣的功能,並是很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同時具有一定的殺菌防病作用。
本發明實施例結合
圖1是本發明CT和稀土螯合的分子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實施例1將CT(1)900克、醋酸(2)200克、水(3)8000克,放在一個容器中混合加熱(4)於60℃的溫度下溶解2小時,加入降解劑(5)2克,於同一溫度下反應半小時,然後用100目不鏽鋼網過濾(6),濾渣(7)再加入少量醋酸(9),使之再溶解(8)、過濾(10),並洗滌(12),未溶的機械雜質(11),洗液(13)和溶解液(14)合併用於溶解第二批CT。由此製得CT含量6%、PH值5-5.5的溶液(15),然後於另一容器中稱取比CT重一倍的稀土(16)1800克,加熱水(17)6600克,混合溶解(19)成稀土含量12%的溶液(19),在攪拌下將稀土溶液(19)加入CT溶液(15)混合(20),最後製成CT含量3%、稀土含量6%、PH值5-5.5的本發明方法製得的特種稀土肥料(21)9500克。
實施例2工藝流程與實施例1相同(故不重複)。
配方CT450克,醋酸100克,水40000克,降解劑1克,稀土900克,熱水3300克。最後製得4750克本發明方法製得的特種稀土肥料。
使用時不同的作物有最合適的處理條件。通常浸種時將特種稀土肥料稀釋20倍,噴施則稀釋200-300倍;拌種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種子噴上稀釋8-10倍的溶液陰乾後再播種,另一種方法是在地頭拌種後立刻施播。
權利要求
1.一種螯合型微量元素肥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用CT作為活性螯合劑,在攪拌下將稀土溶液加入CT溶液混合,溶液中CT和稀土的含量比例為1∶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CT需經醋酸、水、降解劑等混合加熱、溶解、過濾,以降解控制其分子量,製成CT含量5-7%的溶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稀土需經加熱水溶解成稀土含量11-13%的溶液。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本發明製作的肥料可以浸種、拌種、葉面澆施、種子包衣、澆灌、粘根。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稀土肥料的製作方法,尤其是一種用2-脫氧、2-氨基、(1→4)D葡聚糖(以下簡稱CT)作為活性螯合劑的特種稀土肥料製作方法。
文檔編號C05D9/02GK1069482SQ91105748
公開日1993年3月3日 申請日期1991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1991年8月15日
發明者蔡理學, 周順妤, 張燕萍 申請人:貴陽市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