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的十大要點(喝得尿吃得SHI論拍馬屁的N種技巧)
2023-05-14 08:21:23 3
夜雨江南 時拾史事
拍馬屁,是我國源遠流長的一項傳統「國術」。雖歷久而彌新,經千載而萬民操練,與時俱進,大有老少鹹宜,大小通吃,放之四海而皆準之勢。
必須承認,拍馬屁是個技術活。上者,奉承而不露聲色,且文雅高深,別具一格,回味無窮。中者,逢迎獻諂,偶有誇張,仍不失其受用,多能撈點好處;下者,拍馬屁拍到馬蹄上,熱臉貼了冷屁股,讓人生厭。
在中國,古來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但凡多說幾句好話,多戴幾頂高帽子,拍拍馬,吹吹牛,固然不能馬到成功,想必也不會空手而回。這是國人的秉性,無人可以倖免。
清代筆記《笑林新雅》裡有這樣一個笑話:有個門生出京去做地方官,去和他的老師告別。老師說:「出外做官,很不容易,千萬要謹慎小心!」門生回道:「請老師放心,門生已經預備好高帽子一百頂,每人各送一頂,管叫地方上人人高興!」
老師發怒道:「我們應以忠直之道對待別人,何須如此呢?」門生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說:「天下像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人,能有幾個呢!」老師聽了很高興地點頭說:「你講的也不錯!」門生出來對朋友說:「我的一百頂高帽子,已經只剩下九十九頂了!
這則笑話,可謂直擊人心,將某些人端著架子實則俗不可耐的形象,刻畫得一覽無餘。誰不喜歡唱讚歌?所以,拍馬屁的精髓,就在這裡,不用肉麻地去逢迎、阿諛他人,環顧左右而言他,把他繞進去,就好了。
就如前言,拍馬屁拍得好,得有文化——你誇人長得帥、眼睛大、皮膚白不行,至少也要說他美如宋玉,貌似潘安才可以。這裡正好說起宋玉,那就看看人家宋玉是怎麼拍馬屁的:
楚襄王在蘭臺宮中遊玩,宋玉和景差在一旁陪侍。忽然一陣涼風颳來,襄王敞開衣襟迎受涼風,高興地說:快哉此風,是寡人和百姓的享受!
宋玉說。這是大王風,庶民百姓焉能有這樣的享受。風吹進深宮,經過洞房,清清泠泠,愈病解酒,聰明耳目,寧休安神,這就是大王的雄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動沙塊,吹死灰,毆溫致溼,生病造熱,這是百姓雌風。
是不是有句俗語說,「放的屁都是香的」,這是恭維某些人的。宋玉的邏輯大抵就是這樣,大王的風就是比老百姓的風高級,牛掰,有什麼不一樣?睜著眼睛說瞎話,馬屁拍得一本正經還理直氣壯,這就是高手中的高手。
除了胡說八道,你能幫領導解圍、填坑,也是一塊拍馬屁的好料。話說,某日,解縉與朱元璋在御花園的池塘釣魚。解縉的接連釣了幾條大魚,而朱元璋釣了半天也一無所獲,甚為尷尬鬱悶。
善於察言觀色的解縉趕忙上前說道:「陛下,你沒發現魚也如此知禮節嗎?」
朱元璋聽得莫名其妙,問道:「此話怎講?」 解縉回答說,有詩為證:「數尺絲綸入水中,金鉤拋去蕩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朱元璋龍顏大悅,信服地點點頭:「原來如此!」
多麼好的下屬啊,這才是真正的為君分憂,思君愛國。當然,除了雪中送炭,錦上添花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領導也是喜歡的,就看你如何標新立異。比如紀曉嵐,都知道他才思敏捷,文採斐然,拍起馬屁來更是不遑多讓,把乾隆爺哄得高高興興的。
乾隆皇帝過五十大壽的時候,百官紛紛朝賀並進獻禮物。但對富有天下的皇帝來說,這些算不得什麼稀奇。和別的大臣不一樣,紀曉嵐帶著兩個畫軸就去覲見皇帝。畫軸呈上去,卷開一看,上聯是:四萬裡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裡。下聯是:五十年聖壽,自前茲往,還有九千九百五十年。這一記新穎脫俗的馬屁恰好滿足了乾隆的虛榮心,於是乾隆皇帝大喜,百官也齊聲讚嘆,充滿羨慕。
其實這些也無傷大雅,至多是賣賣乖,換主子高興而已,也不算什麼禍國殃民的壞事。但有些諂臣,坑挖的好,雷也埋的好,引線也拉得好,揣著明白裝糊塗,拍起馬屁來更是一絕,估計連解縉、紀曉嵐等人也要自嘆不如。
在東晉後期,大將桓玄擁兵自重,篡位自立。登基那天,他剛坐上御座,椅子就猛然塌陷。一時之間群臣大驚失色,面面相覷。在尷尬的沉默中,侍中殷仲文突然對著桓玄叩首,道:「將由聖德深厚,地不能載。」意思是因為陛下聖德深厚,連大地都載不起了,所以御座才陷落下去。只一句話便將天譴說成了天運,桓玄龍顏大悅。自此,殷仲文便成了桓玄的得意侍從。
還有一位的馬屁功夫,有異曲同工之妙。公元405年,南燕皇帝慕容德去世,侄子慕容超登基,對外連年徵戰,又喜好遊獵,使得人民苦不堪言。有一年冬天,都城廣地震,南燕境內河流汝水枯竭了,黃河、濟水凍合,澠水卻連結冰都沒有。慕容超覺得是上天在警示他,很是苦惱。大臣李宣卻寬慰他:「澠水之所以不結冰,是因為流經都城,近於日月(指慕容超)啊!」
這樣的馬屁拍得好,不好?當然是好,應該歸於上上乘的。這裡考的是機變,靈活,還有不要臉,不要腦子(不怕雷劈)。但他們也是聰明人,知道主子愛好聽這些話,所以明知道是胡說八道,也會信,所以大概是個明白人。
可,有的人就摸錯了大腿,噁心了自己,也噁心了他人。比如,武則天在位期間,御史大夫魏元忠患病在家休養,眾多僚屬結伴登門探視。當大家向主人辭別後,右臺御史郭霸卻獨自留了下來,「憂形於色」。魏元忠問他還有什麼事沒有,郭霸說,我是來喝尿的,「驗疾之輕重」。
魏元忠開始表示強烈反對,但郭霸堅持己見,魏元忠無奈之下,只好撒了一泡尿。郭霸大喜,像啤酒一樣啜呷一口嘗嘗滋味,品味再三方才徐徐咽下,然後興高採烈向魏元忠匯報說:「大夫洩味甘,或難瘳;而今味苦矣,即日當愈。」說完便等著上司的誇獎,誰知魏元忠根本不吃這一套,「甚惡之」。
為了討領導歡心,尿都喝上了,這是得有多大的勇氣和智慧?歷史就是這麼神奇,有喝尿的,就有吃屎的。
《北齊書》記載,北齊奸臣和士開威權日盛的時候,很多利祿小人對他阿諛奉承。一次和士開患傷寒,醫生診斷後說只有喝「黃龍湯」才能夠痊癒,其實就是屎尿混合物。
和士開儘管權勢燻天,正對著一碗「黃龍湯」犯愁之際,恰好來了一位看望他的官員。這位官員問明情況後,對和士開說:「此物甚易與!王不須疑惑,請為王先嘗之。」說完「一舉便盡」,神色自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和士開還是硬著頭皮灌了一碗……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人愛被人奉承,那就有人溜須拍馬。應該說,拍馬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醜事,尤其是有求於人的時候,能屈能伸都不失為英雄本色,比如戚繼光對張居正。但要看為何事,求何人。再重複一邊,拍馬屁是門技術活,腦子活、臉皮厚還要口味重,祝君宜多加修煉,好自為之。
關注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時拾史事是今日頭條籤約作者
讀者群號 535858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