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仿生曲面剪切刀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0:26:56

本發明屬金屬切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仿生曲面剪切刀。
背景技術:
剪切機是現代工廠切斷裝置中的主要設備,其中龍門剪切機主要應用在廢鋼剪切、大尺寸切斷等方面。在鋼鐵行業中,使用剪切機的方面越來越多,並且更多的應用於重型切割。
剪切機的刀片是剪切機中最為關鍵的部件,它的性能關乎著整個設備的使用和效率,更和生產加工和經濟效益息息相關。目前工廠和廢鋼處理不能每年需要更換大量的刀片,不但刀片的費用增加,而且生產時間受限,大大降低了產值,影響整個加工效益。
刀片的主要失效模式是磨粒磨損,在切割過程中後刀面由於受到鋼材中的硬質點磨損而失效。因此,設計出具有低阻力、抗磨損的剪切機刀片,增加單個刀片的使用時間。對於降低能耗,提高整體生產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龍門剪切機刀片的作用機理,本發明對龍門剪切機刀片的結構進行了再設計,使其能夠提高剪切機刀片的剪切能力,提高刀片利用時間,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本發明利用獾牙齒曲面及曲線特徵進行剪切刀設計。
本發明包括刀基體、刀背、過渡段和刀尖;過渡段由仿生半圓柱體和三稜柱組成;基體、刀背、過渡段和刀尖組合作為剪切機上刀片,由剪切機液壓驅動,帶動整體剪切刀上下運動。
所述的刀基體為長方體結構,長l1為1015-2030mm,寬h1為200mm,厚度d2為12mm。刀基體承載刀背、過渡段和刀尖。
所述的刀背為長方體,刀背的長度與刀基體長度相同,為1015-2030mm,寬h2為140mm,厚度d1為10mm。刀背位於刀基體表面,刀背的底面與兩個側面均與刀基體的底面和側面重合。
所述的過渡段為仿生半圓柱體與三稜柱結構組合體,仿生半圓柱體的圓柱底面仿生圓弧曲線符合下列公式:
y=-0.008x+0.116x2-0.907x3+3.883x4+1.009x5
其中0≤x≤14.5。
所述的仿生半圓柱體的底邊直徑為14.5mm,並以剪切刀l1的方向緊密陣列排列,陣列個數為70-140個(排列個數視剪切刀整體長度而定,使圓柱體完全排列在刀背表面)。
所述的三稜柱的底部與刀後段的頂端重合,三稜柱底面的長和寬與刀後段相同。仿生線半圓柱體與直角三稜柱的高度h3均為30mm。直角三稜柱的斜面與刀基體的表面夾角α為32°。半仿生圓柱體的上部與三稜柱重合。
所述的刀尖為仿生曲面結構,寬l2為14.5mm,高d1為10mm,長h4為30mm;刀尖以剪切刀l1的方向緊密陣列排列,陣列個數為70-140個(排列個數視剪切刀整體長度而定,使圓柱體完全排列在刀背表面)。
刀尖的仿生曲面的符合下列公式:
z=2.013+6.838x+0.8x2-0.293x3+0.22x4
-0.529y-1.214y2+0.151y3+0.008y4-0.002y5
其中0≤x≤14.5,0≤y≤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利用獾牙齒曲面及曲線特徵,將剪切刀刀尖設計為仿生曲面組合結構,並添加過渡段平滑整體刀面,刀尖能夠有效的提高剪切刀的刺入特性,降低阻力;過渡段能夠減小摩擦力,降低磨損;整體提高刀片的使用次數,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底面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軸測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圖5為圖3中的a處放大圖。
圖6為仿生半圓柱體底邊圓弧部分的仿生曲線二維圖。
圖7為刀尖曲面的仿生曲面三維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刀基體1、刀背2、過渡段3和刀尖4,過渡段3由仿生半圓柱體5和三稜柱6組成,刀基體1作為整個仿生剪切刀的背面承載刀背2、過渡段3和刀尖4;刀背2位於刀基體1表面,刀背2底面與兩個側面均與刀基體1的底面和側面重合;過渡段3為仿生半圓柱體5與三稜柱6結構組合體,三稜柱6的底部與刀後段的頂端重合,底面長和寬與刀後段相同,半仿生圓柱體5的上部分與三稜柱體重合。
整體固接在一起作為剪切機上刀片,由剪切機液壓驅動,帶動整體剪切刀上下運動。
刀基體1為長方體結構,長l1為1015mm,寬h1為200mm,厚度d2為12mm。
刀背2為長方體,刀背2的長度與刀基體1長度相同,為1015mm,寬h2為140mm,厚度d1為10mm。
仿生半圓柱體5的圓柱底面仿生圓弧曲線為:
y=-0.008x+0.116x2-0.907x3+3.883x4+1.009x5
其中0≤x≤14.5
仿生半圓柱體5的底邊直徑為14.5mm,並以剪切刀l1的方向緊密陣列排列,陣列個數為70個。
仿生半圓柱體5與三稜柱6的高度h3均為30mm。直角三稜柱的斜面與刀基體的表面夾角α為32°。
刀尖4為仿生曲面結構,刀尖4的寬l2為14.5mm,高d1為10mm,長h4為30mm,刀尖4仿生曲面符合下列公式:
z=2.013+6.838x+0.8x2-0.293x3+0.22x4
-0.529y-1.214y2+0.151y3+0.008y4-0.002y5
其中0≤x≤14.5,0≤y≤8
實施例2:
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刀基體1、刀背2、過渡段3和刀尖4,過渡段3由仿生半圓柱體5和三稜柱6組成,刀基體1作為整個仿生剪切刀的背面承載刀背2、過渡段3和刀尖4;刀背2位於刀基體1表面,刀背2的底面與兩個側面均與刀基體1的底面和側面重合;過渡段3為仿生半圓柱體5與三稜柱6結構組合體,三稜柱6的底部與刀後段的頂端重合,三稜柱6底面長和寬與刀後段相同,半仿生圓柱體5的上部分與三稜柱體重合。
整體固接在一起作為剪切機上刀片,由剪切機液壓驅動,帶動整體剪切刀上下運動。
刀基體1為長方體結構,長l1為2030mm,寬h1為200mm,厚度d2為12mm。
刀背2為長方體,刀背2長與刀基體1長度相同,為1015mm,寬h2為140mm,厚度d1為10mm。
仿生曲線半圓柱體5的圓柱底面仿生圓弧曲線符合下列公式:
y=-0.008x+0.116x2-0.907x3+3.883x4+1.009x5
其中0≤x≤14.5
仿生半圓柱體5的底邊直徑為14.5mm,並以剪切刀l1的方向緊密陣列排列,陣列個數為140個。
仿生半圓柱體5與三稜柱6的高度h3均為30mm。直角三稜柱的斜面與刀基體的表面夾角α為32°。
刀尖4為仿生曲面結構,寬l2為14.5mm,高d1為10mm,長h4為30mm,刀尖仿生曲面符合下列公式:
z=2.013+6.838x+0.8x2-0.293x3+0.22x4
-0.529y-1.214y2+0.151y3+0.008y4-0.002y5
其中0≤x≤14.5,0≤y≤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