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0 03:24:21 2
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屬於冶金行業軋鋼設備【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包含主水管(1)、出水管(2)和噴嘴,出水管(2)與主水管(1)連通,出水管(2)末端連接噴嘴,所述噴嘴沿軋輥軸向呈拋物線分布,噴嘴呈上下兩排布置,上下兩排噴嘴之間的夾角α為15-35°,噴嘴與軋輥表面之間的距離為60-180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軋輥表面冷卻均勻,能夠形成良好的軋輥氧化膜,使軋輥表面光滑耐磨,減少軋輥磨損,延長軋輥使用壽命,保證產品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屬於冶金行業軋鋼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冶金行業軋鋼車間,尤其是熱軋窄帶鋼生產過程中,軋輥冷卻一般採取水管直接噴灑,冷卻水量、壓力及分布不均勻不穩定,冷卻效率低下。這對軋輥冷卻均勻性及軋輥溫度不能合理控制,造成軋輥表面不能形成氧化膜,造成軋輥極易產生裂紋,縮減軋輥的使用壽命,並影響產品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通過改進噴嘴的布置方式,保證軋輥冷卻速率,使軋輥表面形成良好的氧化膜,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包含主水管、出水管和噴嘴,出水管與主水管連通,出水管末端連接噴嘴,所述噴嘴沿軋輥軸向呈拋物線分布,噴嘴呈上下兩排布置,上下兩排噴嘴之間的夾角α為15-35°,噴嘴與軋輥表面之間的距離為60-180mm。
[0006]所述上下兩排噴嘴之間的夾角α為20-30°,噴嘴與軋輥表面之間的距離為100_150mm。
[0007]所述主水管與軟供水管連接,出水管長度與軋輥位置相匹配。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軋輥表面冷卻均勻,能夠形成良好的軋輥氧化膜,使軋棍表面光滑耐磨,減少軋棍磨損,延長軋棍使用壽命,保證產品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0011]圖中:主水管1、出水管2、噴嘴分布曲線3。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3]參照附圖1、2,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應用在熱軋窄帶鋼生產中,包含主水管1、出水管2和噴嘴,出水管2與主水管I連通,出水管2末端連接噴嘴,所述噴嘴沿軋輥軸向呈拋物線分布,噴嘴呈上下兩排布置,上下兩排噴嘴之間的夾角α為15-35°,噴嘴與軋輥表面之間的距離為60-180mm,將該裝置固定在軋機機架上,主水管I與軟供水管連接,根據軋輥的位置確定出水管2長度,保證軋輥冷卻達到一定的冷卻速率。
[0014]噴嘴分布曲線3為拋物線。[0015]按Wagne理論金屬鐵氧化膜增長符合拋物線生長規律,擴散阻力與氧化層厚度成正比生長規律,軋輥氧化膜控制形成模型如下:
[0016]
【權利要求】
1.一種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主水管(I)、出水管(2)和噴嘴,出水管(2)與主水管(I)連通,出水管(2)末端連接噴嘴,所述噴嘴沿軋輥軸向呈拋物線分布,噴嘴呈上下兩排布置,上下兩排噴嘴之間的夾角α為15-35°,噴嘴與軋輥表面之間的距離為60_18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兩排噴嘴之間的夾角α為20-30°,噴嘴與軋輥表面之間的距離為100-15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輥生成氧化膜的冷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水管(I)與軟供水管連接,出水管(2)長度與軋輥位置相匹配。
【文檔編號】B21B27/10GK203678851SQ201420075343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1日
【發明者】董雙鵬, 張永剛, 党進華, 張帆, 柴淑豔, 高影 申請人:唐山國豐鋼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