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線及其電下傾角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0:45:3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移動通信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站天線及其電下傾角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在移動通信網絡工程設計中,基站天線安裝完成後,還需要根據移動通信網絡的覆蓋要求、話務量分布的變化情況對基站天線的下傾角進行調整,以進一步調整基站天線輻射信號的覆蓋區域。
行業通用的天線下傾角調整方式主要有機械下傾和電調下傾兩種。機械下傾是通過調整安裝支架來改變天線的安裝角度,這種方式需上塔操作,施工和維護十分麻煩且調整精度較低。另外,調整時必須將基站系統停機,無法在調整過程中同時檢測覆蓋效果。電調下傾是通過改變共線陣天線振子的相位,改變輻射信號的垂直分量場強和水平分量場強的幅值大小,進而改變合成分量場強強度,從而使天線的垂直方向性圖下傾。
目前,電調下傾已成為基站天線設計的主流,採用電調下傾的天線通過驅動裝置帶動移相器改變各天線振子的相位,並通過顯示裝置顯示天線電下傾角。一種顯示裝置是採用帶刻度的標尺杆或類似部件以直線往復運動方式顯示電下傾角,但標尺杆伸出天線外殼外部較多,使得天線長度和總體包裝長度增加,給施工帶來不便,容易被刮碰導致損壞,還增加了運輸的費用。另一種顯示裝置採用安裝於天線外殼上的刻度盤和扣設於刻度盤上的指針盤來實現顯示下傾角,該方式中的指針盤和刻度盤極大地增加了天線的整體重量與安裝難度,且增加了材料損耗和製造成本。此外,已有顯示裝置的驅動機構安裝於天線外殼外,不利於天線產品的集成和小型化。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站天線及其電下傾角顯示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佔用體積小、集成度高、顯示效果好的基站天線及其電下傾角顯示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站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其包括:
指針,隨基站天線的驅動機構的運動而旋轉,所述驅動機構驅動移相器;
指示標識,配合於所述指針,並印製於基站天線外殼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指針設於基站天線外殼外或者基站天線外殼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基站天線,其包括單元振子、移相器、基站天線外殼、驅動機構以及前述的基站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基站天線外殼將單元振子和移相器罩蓋,驅動機構驅動移相器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的一種改進,所述驅動機構設於基站天線外殼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的一種改進,所述基站天線還包括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將驅動機構輸出的運動轉化為指針的旋轉運動和移相器的直線運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的一種改進,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減速箱,減速箱用於調節傳遞給指針的旋轉運動的角速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的一種改進,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與電機連接的螺杆、套設在螺杆上的螺母、連接螺母和移相器的拉杆,電機帶動螺杆旋轉。
作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的一種改進,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軸和齒輪,傳動機構通過齒輪將螺杆的旋轉運動傳遞至第一傳動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的一種改進,所述齒輪包括套設於螺杆上的主動齒輪和套設於第一傳動軸上的從動齒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的一種改進,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減速箱和第二傳動軸,減速箱將第一傳動軸的角速度減小後傳遞給第二傳動軸,進而傳遞給基站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的指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
第一,通過印製於下端蓋外側的錶盤指示標識顯示天線下傾角,無需延伸出天線外部的標尺杆,不佔用端蓋的縱向空間資源,顯著減小了天線包裝長度,節約了運輸成本,避免與工程施工的相互影響。
第二,將電機設於天線內部並採用減速箱進行軸系間的減速,避免電機佔用天線外部空間、避免多個減速齒輪的零散耦合,顯著提高了天線的集成度,符合天線的小型化發展方向。
第三,錶盤指示標識的所有刻度線及數值印製於下端蓋表面,避免扣設指針盤的方式造成天線重量、製造材料增加,降低了安裝難度,降低了製造成本,且顯示更直觀方便;此外,將指針設於下端蓋內,防止指針的運行受到天線外部風沙或其他雜物的影響,提高了顯示裝置的安全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所示的基站天線的另一狀態結構示意圖,其主要展示了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的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示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圖中相同的標號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術的詳細描述對於示出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不必要的,則將其省略。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包括:單元振子、移相器40、基站天線外殼、驅動機構、傳動機構、以及基站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100,其中,基站天線外殼將單元振子和移相器40罩蓋,驅動機構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移相器40和基站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100。
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100包括:指針31,隨驅動機構的運動而旋轉;指示標識32,配合於指針31,並印製於基站天線外殼上。
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1,驅動機構設於基站天線外殼內。傳動機構包括螺杆12、主動齒輪21、從動齒輪22、第一傳動軸23、減速箱24和第二傳動軸25。螺杆12與電機11相連接,電機11通過螺杆12輸出旋轉運動。螺杆12套設有螺母13,螺母13與拉杆14固定連接。拉杆14與螺杆12平行。主動齒輪21套設於螺杆12上並與螺杆12做同步旋轉運動。從動齒輪22套設於第一傳動軸23的一端,從動齒輪22的齒數不大於主動齒輪21。主動齒輪21與從動齒輪22相嚙合,並將旋轉運動通過從動齒輪22傳遞至第一傳動軸23。減速箱24的進端連接第一傳動軸23,減速箱24的出端連接第二傳動軸25,第一傳動軸24的旋轉運動經過減速箱24後傳遞給第二傳動軸25,第二傳動軸25的角速度小於第一傳動軸24的角速度。
請參閱圖1和圖2,指針31與第二傳動軸25的端部連接固定。基站天線外殼包括下端蓋50,在本實施例中,指示標識32印製於下端蓋50上,指示標識32為錶盤狀指示標識。第二傳動軸25帶動指針31轉動,指示標識32與指針31配合顯示對應的電下傾角數值。
需要說明的是,指針31可以設於下端蓋50的內側,也可以設於下端蓋50的外側。指示標識32可以印製於下端蓋50的內側,也可以印製於下端蓋50的外側。當指針31或指示標識32設於下端蓋50的內側時,下端蓋50的對應部分設置為透明材料。指針31設於下端蓋50的內側可以防止其運行受到天線外部風沙或其他雜物的影響。
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及基站天線電下傾角顯示裝置100的工作過程如下。
電機11通過螺杆12輸出旋轉運動。螺母13與螺杆12相配合,將螺杆12的旋轉運動轉化成螺母13沿螺杆12軸向的直線運動。同時,螺母13與拉杆14相連接,拉杆14與移相器40相連接,從而驅動移相器40移動。因此,螺杆12的旋轉圈數或旋轉角度可以間接反映移相器40的相位,即基站天線的電下傾角。
傳動機構通過各個齒輪、傳動軸和減速箱24的配合,將螺杆12的旋轉運動經減速後傳遞給指針31。對減速箱24的配置進行調節,即可調整指針31旋轉的角速度,最終通過指示標識32精確地顯示出天線的電下傾角數值。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基站天線及其電下傾角顯示裝置的有益技術效果包括但不限於:
第一,通過印製於下端蓋50外側的指示標識32顯示天線下傾角,無需延伸出天線外部的標尺杆,不佔用下端蓋50的縱向空間資源,顯著減小了天線包裝長度,節約了運輸成本,避免與工程施工的相互影響。
第二,將電機11設於天線內部並採用減速箱24進行軸系間的減速,避免電機佔用天線外部空間、避免多個減速齒輪的零散耦合,顯著提高了天線的集成度,符合天線的小型化發展方向。
第三,錶盤指示標識32的所有刻度線及數值印製於下端蓋50表面,避免扣設指針盤的方式造成天線重量、製造材料增加,降低了安裝難度,降低了製造成本,且顯示更直觀方便;此外,將指針31設於下端蓋50內,防止指針31的運行受到天線外部風沙或其他雜物的影響,提高了顯示裝置的安全可靠性。
雖然上面已經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或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示例性實施例做出改變,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