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幕牆的單掛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8:29:16 2
專利名稱:單元幕牆的單掛件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元幕牆的掛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單元幕牆的單掛件掛接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單元式幕牆一般都採用左右雙掛件方式連接,即在單元幕牆的左右豎框上分別設置一個掛件。在主體結構上還要設置一個轉接系統,當單元幕牆安裝時,通過單元幕牆框上的掛件與轉接系統連接,進而完成單元幕牆的安裝與調試。現有的單元幕牆雙掛件 掛接系統存在著安裝方式材料成本高、安裝工時長、安裝與調節需要分兩步完成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為了降低單元幕牆的整體造價並使安裝方便簡潔,提供了一種單元幕牆的單掛件掛接系統單,本實用新型的單元幕牆採用了單掛件形式,每樘單元幕牆在公框上安裝一個掛件,另一側靠單元插芯承擔總量,由於單元幕牆在廠內組裝是沒有掛件,在豎框上不用預先加工掛件安裝孔,掛接的安裝都由現場完成,不僅降低了成本,還使簡化了安裝工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種單元幕牆的單掛件掛接系統,包括有由埋件、轉接件、弧形墊框、擴張墊框、螺栓組件組成的掛件,其特點是只在單元一側的公豎框9上設置有掛件,其中弧形墊框6掛在轉接件5上,弧形墊框6靠緊單元幕牆的公豎框9,擴張墊框4設置在單元幕牆的公豎框9腔內側,通過螺栓組件7將幕牆公豎框9與轉接件5固定在一起,轉接件5再與預埋件8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單元幕牆的安裝,同時節約了造價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1-2是
圖1-1的背視圖。圖2-1是本實用新型的橫剖面的節點圖。圖2-2是本實用新型的豎剖面的節點圖。圖中序號1. 土建結構;2.單元下橫框;3.單元上橫框;4.擴張墊框;5.轉接件;
6.弧形墊框;7.螺栓組件;8.預埋件;9.單元公豎框;10.單元母豎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0013]如
圖1-1 圖2-2所示,該單元幕牆的單掛件掛接系統包括有由埋件、轉接件、弧形墊框、擴張墊框、螺栓組件組成的掛件,其中只在單元幕牆一側的單元公豎框9上設置有掛件,弧形墊框6掛在轉接件5上,弧形墊框6靠緊單元公豎框9,擴張墊框4設置在單元公豎框9腔內側,通過螺栓組件7將單元公豎框9與轉接件5固定在一起,轉接件5再與預埋件8連接。施工前在單元板塊的豎框上不必打孔,將擴張墊框4加工,將弧形墊框6加工,轉接件5與預埋件8連接用的孔要加工完畢。現場安裝時,先將單元板塊通過吊裝裝置吊起,在吊在空中的過程中將單元調整完畢,將弧形墊框6掛在轉接件上,弧形墊框6靠緊單元公豎框9,將擴張墊框4放置在單元公豎框9腔內側,配鑽螺栓孔,固定螺栓,安裝完畢後才能將吊具鬆開,一樘單元安裝完成。本實用新型的三維調整如下。進深方向通過轉接件5上的長條孔調節。·左右方向通過預埋件8調節。上下方向通過現在配鑽螺栓孔來確定上下位置。注意此結構單元板塊在吊裝完成後(即鬆開吊具後)便不能在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的適用範圍。I.適用於豎框為開腔的單元幕牆。2.適用於頂埋式結構。3.適用於豎框與主體結構邊緣距離較小的幕牆,且插接橫框與樓板面有足夠距離和操作空間。4.在單元的室內方有主體結構牆或柱的不適合此掛接形式。
權利要求1.單元幕牆的單掛件系統,包括有由預埋件、轉接件、弧形墊框、擴張墊框、螺栓組件組成的掛件,其特徵在於只在單元幕牆一側的單元公豎框上設置有掛件,其中弧形墊框掛在轉接件上,弧形墊框靠緊單元幕牆的公豎框,擴張墊框設置在單元幕牆的公豎框腔內側,通過螺栓組件將單元公豎框與轉接件固定在一起,轉接件再與預埋件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元幕牆的單掛件系統,包括有由埋件、轉接件、弧形墊框、擴張墊框、螺栓組件組成的掛件,其特點是只在單元一側的公豎框上設置有掛件,其中弧形墊框掛在轉接件上,弧形墊框靠緊單元幕牆的公豎框,擴張墊框設置在單元幕牆的公豎框腔內側,通過螺栓組件將幕牆公豎框與轉接件固定在一起,轉接件再與預埋件連接。本實用新型給出的單元幕牆由於採用了單掛件形式,每樘單元幕牆只在公豎框上設置有一個掛件,另一側靠單元插芯承擔總量,因而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單元幕牆的安裝,同時節約了造價成本。
文檔編號E04B2/88GK202519834SQ20122004685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4日
發明者孫剛, 王紹宏 申請人:瀋陽遠大鋁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