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合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0:41:46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治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貼合治具。
背景技術:
隨著IT技術的發展,各式各樣的移動便攜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可視電子設備採用觸控螢幕和液晶屏幕貼合的工藝。現有技術中,觸控螢幕(TP)和液晶屏幕(LCM)框貼治具採用的是簡易治具,一方面,簡易治具僅在X\Y平面內對TP和LCM進行限位,這樣會使得TP與LCM之間雙面泡棉膠的壓縮厚度無法控制,從而造成TP和LCM框貼件成品一致性差、良品率低;另一方面,簡易治具是手動將TP、LCM進行貼合,當手工貼合過緊時,就會引起TP按壓失效的問題,而當手工貼合過松時,又會引起TP鬆脫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貼合治具,使得TP與LCM之間雙面泡棉膠的壓縮厚度得以控制,且解決了TP出現失效和鬆脫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貼合治具,包括:基座,設置有壓合組件;具有第一預設深度的第一容納槽,用於放置第一貼合物;具有第二預設深度的第二容納槽,用於放置第二貼合物;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於基座中,第一貼合物與第二貼合物之間通過粘合部連接;其中,壓合組件包括壓合板,且對第一貼合物、第二貼合物施加預設壓力以控制粘合部的壓合厚度。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通過設置第一容納槽、第二容納槽的預設深度,對第一貼合物、第二貼合物以及中間的粘合部實現Z方向的限位,同時,通過壓合板對貼合物施加預設壓力實現控制第一貼合物和第二貼合物之間粘合部壓縮厚度的目的,解決了第一貼合物由於壓合過緊或過松出現的失效和鬆脫的問題,從而使得第一貼合物和第二貼合物框貼件成品一致性好,良品率高。
進一步地,壓合組件還包括用於驅動壓合板運動的驅動機構,以使壓合板對放置於容納槽的貼合物施加壓力。
更進一步地,驅動機構為氣動驅動機構,氣壓驅動機構成本便宜,且很容易就能實現低成本自動化的效果。
進一步地,第一貼合物為液晶顯示模組LCM;第一容納槽的尺寸為LCM的尺寸,以使第一容納槽放置液晶顯示模組LCM。
進一步地,第二貼合物為觸控螢幕TP;第二容納槽的尺寸為TP的尺寸,以使第二容納槽放置觸控螢幕TP。
進一步地,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為方形凹槽,以使第一容納槽、第二容納槽能夠放置方形貼合物。
更進一步地,方形凹槽的四角設置弧形缺口,以避免貼合過程中第一貼合物和第二貼合物的四個邊角與第一容納槽、第二容納槽摩擦碰撞。
更進一步地,第二容納槽的長邊側設置有與第二容納槽成一體結構的方形缺口,以使貼合好的組件方便取出。
進一步地,粘合部為雙面泡棉膠,泡棉雙面膠具有粘著力強、保持力佳、防水性能好、耐溫性強、防紫外線能力強的優點。
進一步地,貼合治具還包括緩衝槽,緩衝槽、第一容納槽以及第二容納槽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於基座中,緩衝槽可以對放置於第一容納槽的第一貼合 物起到緩衝作用,避免第一貼合物的破損。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貼合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基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容納槽的俯視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第二容納槽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於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貼合治具。如圖1所示,一種貼合治具,包括:基座1,基座1下方設置有墊塊1-1,基座上設置有壓合組件2;具有第一預設深度的第一容納槽3,用於放置第一貼合物;具有第二預設深度的第二容納槽4,用於放置第二貼合物;第一容納槽3和第二容納槽4為方形凹槽,且第一容納槽3和第二容納槽4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於基座1中,第一貼合物與第二貼合物之間通過粘合部(圖內未示出)連接。其中,壓合組件2包括壓合板2-1,壓合板2-1與第二貼合物接觸面設置保護第二貼合物的保護層2-1-1。在實際操作中,壓合板2-1對第一貼合物、第二貼合物施加預設壓力以控制粘合部的壓合厚度,墊塊1-1上固定設置有用於支撐壓合板2-1的支撐件1-1-1,此外,壓合組件2還包括用於驅動壓合板2-1向第一容 納槽3、第二容納槽4中的第一貼合物、第二貼合物施加預設壓力的驅動機構(圖內未示出)。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驅動機構優選為氣動驅動機構,氣壓驅動機構成本比較便宜,且很容易就能實現低成本自動化的效果。
在具體操作中,為了防止第一貼合物在壓合過程中出現破損,在第一容納槽3的下方設置一起緩衝作用的緩衝槽3-1,緩衝槽3-1、第一容納槽3以及第二容納槽4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於基座1中。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泡棉雙面膠具有粘著力強、保持力佳、防水性能好、耐溫性強、防紫外線能力強等優點,粘合部優選為雙面泡棉膠。
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方式僅以氣動驅動機構為例來進行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應以此驅動方式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置驅動機構的驅動方式,以便滿足實際需求。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第一貼合物可以為液晶顯示模組LCM,第一容納槽3的尺寸即為LCM的尺寸,上述第一預設深度可以根據放置於第一容納槽3中的LCM的厚度大小來設置,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預設深度可以設置成2.2mm。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貼合物可以為觸控螢幕TP,第二容納槽4的尺寸即為TP的尺寸,上述第二預設深度可以根據放置於第二容納槽4中的TP的厚度大小來設置,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預設深度可以設置成1mm。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方式僅以第一貼合物為液晶顯示模組LCM、第二貼合物為觸控螢幕TP為例來進行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應以此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擇第一貼合物和第二貼合物,以便滿足實際需求。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4所示,用於放置LCM的第一容納槽 3、用於放置TP的第二容納槽4的四個邊角分別設置弧形缺口3-2,以避免貼合過程中LCM和TP的四個邊角與第一容納槽3、第二容納槽4摩擦碰撞,另外,為使貼合好的組件方便取出,第二容納槽4的長邊側還設置一個與第二容納槽4成一體結構的方形缺口4-1。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方式僅以在第二容納槽4的長邊側設置一個與第二容納槽4成一體結構的方形的缺口4-1為例來進行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應以此個數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擇方形缺口4-1的個數,以便滿足實際需求。
本實施方式的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將LCM放置於貼合治具的第一容納槽3中,在LCM與TP連接的面上塗上雙面泡棉膠,接著把TP放置在貼合治具的第二容納槽4中,啟動氣動驅動機構,壓合板2-1在氣動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放置於第二容納槽4中的TP施加預設的壓力(該預設壓力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且該預設壓力的大小恰好保證LCM與TP之間的雙面泡棉膠的壓合厚度能達到設計值。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方式中,通過設置第一容納槽、第二容納槽的預設深度,對第一貼合物、第二貼合物以及中間的粘合部實現Z方向的限位,同時,通過壓合板對貼合物施加預設壓力實現控制第一貼合物和第二貼合物之間粘合部壓合厚度的目的,同時解決了第一貼合物由於壓合過緊或過松出現的失效和鬆脫的問題,使得第一貼合物和第二貼合物框貼件成品一致性好,良品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貼合治具。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區別之處在於:第一實施方式中,第二容納槽的其中一個長邊側設置一個與第二容納槽成一體結構的方形缺口,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第二容納槽的兩個長邊側分別設置2個與第二容納槽成一體結構的方形缺口,使得壓合完成的組件能從第二容納槽的兩邊取出,方便快捷,節約時 間。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