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之鴨頭丸貼
2023-07-05 06:54:34 2
據說上海博物館是一座極具現代化的博物館,先進的消防設施,先進的自動化文物圖書與樓房的自動化管理。那麼,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之王獻之《鴨頭丸貼》。
《鴨頭丸帖》
《鴨頭丸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唐代摹本,共有兩行15字,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這幅作品運筆非常熟練,筆畫勁利靈動,風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徵「筆鋒人紙靈巧而又變化多姿,方筆、圓筆、側鋒、藏鋒都有,如「鴨」、「當」兩字起筆處是順著筆鋒直接入筆,「故」字起筆是側鋒,「頭」、「不」等字與上一字相連,所以是逆鋒起筆,但也有以頓筆和藏鋒起筆的,如「明、君」等字。
該帖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連中有斷,如第一行「明當必」,第二行的「集當與」筆畫連綿,而「佳、明」,「與、君」等字之間重新起筆,調整筆鋒,但暗中還是有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
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
此帖原藏宋太宗秘閣,經宋徽宗宣和內府,宋亡後為元文宗藏,後賜柯九思,明重入內府,後又從內府散出,萬曆年間歸私人收藏家吳用卿,崇禎時入吳新宇家,清光緒時為徐叔鴻所得,民國時歸葉恭綽收藏。
此帖帖前,有明代進士王肯堂題籤:「晉尚書令王獻之鴨頭丸帖」。卷上鈐有宣和諸璽:「雙龍」「宣和」「政和」等。文後有「天曆之寶」大方印,印下有元代著名學者虞集題記云:「天曆三年(1330)正月十二日,敕賜柯九思,侍書學士臣虞集奉敕記。」以上印璽及款識均為真跡原配。
在其後又拼一紙,為宋高宗趙構贊語:「大令摛華,夐絕千古。遺蹤展玩,龍蟠鳳翥。藏諸巾襲,冠耀書府。紹興庚申歲復古殿書。」上鈐印「御書之寶」。再後為北宋人柳充、杜昱觀款,明王肯堂、董其昌題記,清周壽昌、江標等人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