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油底殼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4:57:51
專利名稱:一種發動機油底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柴油機的發動機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柴油機的發動機油底殼合件。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在現有柴油機的發動機技術中,油底殼作為薄壁件,設計放油螺塞位置僅考慮油底殼是否可以放乾淨機油,以及操作可行性,很少考慮振動,由於此處存在質量集中點,如果應變能也比較大,則導致振動烈度大,油底殼放油螺塞處容易開裂失效。同時, 由於油底殼剛度比較低,容易產生比較大的噪聲,相當發動機整體輻射噪聲的30%左右,噪音問題亟需得到解決。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減少油底殼開裂風險,並有效降低噪音的新型油底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放油螺塞,其中,放油螺塞的位置處於油底殼兩垂直壁的夾角處,放油螺塞的中心距離左豎直邊的距離a為111. 5至113. 5mm,距離上水平邊的距離b為沈4. 1至沈6. Imm ;油底殼左半邊區域設有3個加強肋,分別位於油底殼上水平邊的正下方區域、放油螺塞的正上方區域、放油螺塞與左豎直邊之間的區域。加強肋的深度為2至2. 5mm。通過CAE技術分析油底殼的約束模態,同時找出應變能最小區域設置放油螺塞孔的位置,通過CAE形貌優化方法,自由迭代,得到迭代的形狀和位置,最終確定加強肋的形狀和位置。更改後的油底殼,由於放油螺塞的位置避開了應變能較大區域,振動強度明顯下降,通過測量,豎直方向最大振動位移由以前的0. 06mm減小為0. 035mm,減小了 50%左右, 能夠有效較少油底殼開裂的問題,由於設置了加強肋,噪聲水平也得到一定改善。
圖1為現有的油底殼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油底殼(1),放油螺塞(2),加強肋(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一。一種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1)、放油螺塞(2),其特徵在於放油螺塞(2)的位置處於油底殼(1)兩垂直壁的夾角處,放油螺塞(2)的中心距離左豎直邊的距離a為111.5 mm,距離上水平邊的距離b為沈4. Imm ;油底殼(1)左半邊區域設有3個加強肋(3), 分別位於油底殼(1)上水平邊的正下方區域、放油螺塞(2)的正上方區域、放油螺塞(2)與左豎直邊之間的區域。加強肋(3)的深度為2謹。實施例二。放油螺塞(2)的中心距離左豎直邊的距離a為112. 5 mm,距離上水平邊的距離b 為沈5. 1 mm,加強肋(3)的深度為2. 2mm,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實施例三。放油螺塞(2)的中心距離左豎直邊的距離a為113. 5mm,距離上水平邊的距離b為 266. 1mm,加強肋(3)的深度為2. 5mm,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1)、放油螺塞(2),其特徵在於放油螺塞(2)的位置處於油底殼(1)兩垂直壁的夾角處,放油螺塞(2)的中心距離左豎直邊的距離a為111.5 至113. 5mm,距離上水平邊的距離1^為沈4. 1至沈6. Imm ;油底殼(1)左半邊區域設有3個加強肋(3),分別位於油底殼(1)上水平邊的正下方區域、放油螺塞(2)的正上方區域、放油螺塞(2)與左豎直邊之間的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動機油底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強肋(3)的深度為2 至 2. 5mm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柴油機的發動機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柴油機的發動機油底殼合件。一種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放油螺塞,其中,放油螺塞的位置處於油底殼兩垂直壁的夾角處,放油螺塞的中心距離左豎直邊的距離a為111.5至113.5mm,距離上水平邊的距離b為264.1至266.1mm;油底殼左半邊區域設有3個加強肋,分別位於油底殼上水平邊的正下方區域、放油螺塞的正上方區域、放油螺塞與左豎直邊之間的區域。更改後的油底殼,由於放油螺塞的位置避開了應變能較大區域,振動強度明顯下降,能夠有效較少油底殼開裂的問題,由於設置了加強肋,噪聲水平也得到一定改善。
文檔編號F01M11/00GK202209196SQ20112033258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6日
發明者盧川, 崔君梅, 袁曉軍, 陳劼 申請人: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