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9:07:11 4
專利名稱: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車載安全設備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車已經很普遍的進入廣大家庭中,為家庭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目前,車用頸枕一般採用填充棉支撐的骨頭狀結構,簡單的通過鬆緊帶的連接方式套在車輛座椅的頭枕處,對頸部起到支撐作用;但這種頸枕只能起到簡單支撐作用,不能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任何減速、加速、轉彎或者急剎車等車輛行駛狀態改變對乘客的安全起到防護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包括主支撐部分、頸部支撐部分、頭部支撐部分、前向彈性緩衝部分以及頭套。其中,主支撐部分為由頸部承重塊與頭部承重板構成的一體結構;頭部承重板豎直設置,一端與頸部承重塊頂面相連。頸部支撐部分包括頸部左支撐板與頸部右支撐板,分別對稱豎直設置在主支撐部分左右兩側,一端與頸部承重塊後部側面鉸接。頭部支撐部分包括頭部左支撐板與頭部右支撐板,分別對稱豎直設置在主支撐部分左右兩側,一端與頭部承重板中部鉸接。前向彈性緩衝部分同為板狀結構,水平設置,一端與頭部承重板板頂面鉸接;頭套鋪設於內部支撐骨架外表面;頭套內部填充有彈性材料。上述頭部承重板與頸部承重塊後側面上均設計有一個套環,掛帶穿過套環,且掛帶兩端穿過頭套上開有的套環出口,且掛帶與套環出口間固連。
·[0007]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本實用新型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可有效的對乘客頭部進行支撐,可有效減輕乘客在遇到車輛行駛過程中減速、加速、轉彎或者急剎車時頸椎受到的扭力,對乘客的安全起到防護作用;2、本實用新型車載安全防護頸枕,結構簡單、成本低,且使用方便舒適。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車載安全防護頸枕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車載安全防護頸枕中內部支撐骨架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車載安全防護頸枕中套環安裝位置示意圖。圖中:1-內部支撐骨架 2-頭套3-掛帶101-主支撐部分 IOla-頸部承重塊 IOlb-頭部承重板 103-套環102-頸部支撐部分 102a-頸部左支撐板102b_頸部右支撐板[0017]103-頭部支撐部分 103a-頭部左支撐板103b_頭部右支撐板104-前向彈性緩衝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如圖1所示,包括由主支撐部分101、頸部支撐部分102、頭部支撐部分103、前向彈性緩衝部分104構成的內部支撐骨架I以及頭套2。如圖2所示,其中,主支撐部分101用於連接頸部支撐部分102、頭部支撐部分103以及前向彈性緩衝部分104 ;同時還用來實現本實用新型安全防護頸枕與車輛座椅間的固定。主支撐部分101為由頸部承重塊IOla與頭部承重板IOlb構成的一體結構;其中,頭部承重板IOlb豎直設置,一端與頸部承重塊IOla頂面相連,具有朝向後方的弧度,弧度大小與人體頸部後方到頭部頂端的弧度匹配。由此通過頸部承重塊IOla與頭部承重板IOlb分別承受人體依靠座椅後頸部與頭部向後方施加的壓力;且頸部承重塊IOla前表面具有符合人體頸椎生理曲線的弧度,提高人體依靠座椅時的舒適度。所述頸部支撐部分102包括頸部左支撐板102a與頸部右支撐板102b,分別對稱豎直設置在主支撐部分101左右兩側,一端與頸部承重塊IOla後部側面鉸接,使頸部左支撐板102a與頸部右支撐板102b可以以鉸接處為軸橫向轉動;且頸部左支撐板102a與頸部右支撐板102b分別為具有朝向左方與右方的弧度,弧度大與人體頸部兩側周向弧度匹配;由此通過頸部左支撐板102a與頸部右支撐板102b實現在車輛進行轉彎時頸部的側向對人體頸部進行支撐,防止乘客頸椎受到損傷。所述頭部支撐部分103與頸部支撐部分102結構相同,安裝位置不同,具體包括頭部左支撐板103a與頭部右支撐板103b,分別對稱豎直設置在主支撐部分101左右兩側,一端與頭部承重板IOlb中部鉸 接,使頭部左支撐板103a與頭部右支撐板103b可以以鉸接處為軸橫向轉動;且頭部左支撐板103a與頭部右支撐板103b分別具有朝向左方與右方的弧度,弧度大小與人體頭部後方與額頭間橫向的弧度;由此通過上述頸部支撐於頭部支撐可實現在車輛進行轉彎時,人體頸部於頭部的側向支撐防護,防止乘客頸椎受到損傷。所述前向彈性緩衝部分104同為板狀結構,水平設置,一端與頭部承重板IOlb頂面鉸接,使前向彈性緩衝部分104可以以鉸接處為軸縱向轉動;且前向彈性緩衝板具有朝向上方的弧度,弧度大小與人體頭部頂端與額頭間縱向的弧度匹配;由此通過前向彈性緩衝部分104可實現在車輛進行減速或急停時對人體頭部進行支撐,防止乘客頸椎受到損傷。上述主支撐部分101、頸部支撐部分102、頭部支撐部分103、前向彈性緩衝部分104均採用具有一定剛度的碳纖維材料。所述頭套2採用柔性棉質材料製成,鋪設於整個內部支撐骨架I外表面;在頭套21內部:包括頭套2與內部支撐骨架I之間以及主支撐部分101、頸部支撐部分102、頭部支撐部分103、前向彈性緩衝部分104之間均填充有彈性材料,形成整體帽狀結構。為了防止內部支撐骨架I劃破外部包覆的棉質材料對人體造成損傷,因此內部支撐骨架I的邊緣處採用圓弧過渡。如圖3所示,上述頭部承重板IOlb與頸部承重塊IOla後側面上均設計有一個套環,掛帶3穿過套環,且兩端穿過頭套2上開有的套環出口後,使掛帶3與套環出口固連;由此通過掛帶3繫緊於車輛座椅的頭枕處,實現主支撐部分101與車輛座椅間的固定,進而實現車載安全防護頸枕與車輛座椅間的固定。通過上述結構,使用者將車載安全防護頸枕繫緊於車輛座椅的頭枕處後,將車載安全防護頸枕戴在頭上,由此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任何減速、加速、轉彎或者急剎車等車輛行駛狀態改變時,減少已系安全帶的乘客的身體和頭部位置發生突發性改變,起到對乘車者的安全防護 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其特徵在於:包括主支撐部分、頸部支撐部分、頭部支撐部分、前向彈性緩衝部分以及頭套; 其中,主支撐部分為由頸部承重塊與頭部承重板構成的一體結構;頭部承重板豎直設置,一端與頸部承重塊頂面相連;頸部支撐部分包括頸部左支撐板與頸部右支撐板,分別對稱豎直設置在主支撐部分左右兩側,一端與頸部承重塊後部側面鉸接;頭部支撐部分包括頭部左支撐板與頭部右支撐板,分別對稱豎直設置在主支撐部分左右兩側,一端與頭部承重板中部鉸接;前向彈性緩衝部分同為板狀結構,水平設置,一端與頭部承重板板頂面鉸接;頭套鋪設於內部支撐骨架外表面;頭套內部填充有彈性材料; 上述頭部承重板與頸部承重塊後側面上均設計有一個套環,掛帶穿過套環,且掛帶兩端穿過頭套上開有的套環出口,且掛帶與套環出口間固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其特徵在於:所述頭部承重板具有朝向後方的弧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其特徵在於:所述頸部左支撐板與頸部右支撐板分別為具有朝向左方與右方的弧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其特徵在於:所述頭部左支撐板與頭部右支撐板分別具有朝向左方與右方的弧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向彈性緩衝板具有朝向上方的弧度。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支撐部分、頸部支撐部分、頭部支撐部分、前向彈性緩衝部分均採用剛度的碳纖維材料。
7.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其特徵在於:所述頭套採用柔性棉質材料製成。
8.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其特徵在於:所述內部支撐骨架的邊緣處採用圓弧過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車載安全防護頸枕,包括頭套以及頭套內部的骨架;其中,骨架結構採用上中下三層支撐結構;其中,中層與下層左右側均設置有可左右擺動的支撐板,分別對人體頸部與頭部進行左右方向上的支撐;而上層則具有可上下擺動的支撐板,實現對人體頭部與頸部前後方向上的支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可有效的對乘客頭部進行支撐,減輕乘客在遇到車輛行駛過程中減速、加速、轉彎或者急剎車時頸椎受到的扭力,對乘客的安全起到防護作用。
文檔編號A47G9/10GK203106528SQ20132007267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8日
發明者劉正陽 申請人:劉正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