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6:16:41 1
專利名稱: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機銷軸潤滑裝置,特別是涉及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注塑機模具大都需要油缸通過活塞杆和連杆帶動動模板來完成開合模動作,而連杆與連杆之間需要通過安裝銷軸旋轉配合,由於銷軸與連杆之間會頻繁的旋轉摩擦,因此已有注塑機銷軸的潤滑裝置(如圖3所示)都會在連杆1'靠近銷軸2'部位開潤滑孔 3',在開孔處安裝進油接頭,進油接頭連接進油管,在進油管中輸入潤滑油,其存在的缺點是當注塑機上安有多副連杆時,每副連杆之間的銷軸都需要接一個進油接頭和進油管,造成注塑機上分布過多的管路,提高了整機製造成本,管路分布複雜,使整機看上去不整齊, 並且進油接頭設置在連杆正面,多副連杆排在一起時,機器的潤滑系統維護時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減少潤滑點和故障點,使整機管路分布整齊,機器的潤滑系統維護方便,降低整機製造成本的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本實用新型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前連杆和後連杆,在前連杆和後連杆中開有軸孔,軸孔中安裝銷軸,其特徵在於所述銷軸的圓心開有潤滑主流孔, 在潤滑主流孔的開口處安裝進油接頭,進油接頭通過進油管連接潤滑油桶,在銷軸與前、後連杆的接觸處開潤滑副流孔,潤滑副流孔與潤滑主流孔相通,潤滑主流孔中的潤滑油流到潤滑副流孔與前、後連杆的軸孔相接觸。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在銷軸的圓心開一足夠深的潤滑主流孔,在銷軸與前、後連杆的接觸處開潤滑副流孔,潤滑副流孔的一端與軸孔的內壁相接觸,另一端與潤滑主流孔相通,工作時,將潤滑油從進油接頭輸送到潤滑主流孔,再從潤滑主流孔流到各個潤滑副流孔,最後流到潤滑副流孔與軸孔內壁的接觸處,使軸孔內壁與銷軸得到潤滑,本方案一條進油管和一個進油接頭(即一個潤滑點)可同時對多副連杆進行潤滑,減少了進油管的分布,使整機看上去更加整齊,整機的製造成本也得到降低,而潤滑點設置在連杆的側面,更加利於對機器潤滑系統的維護。本實用新型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所述前、後連杆的軸孔中固定銷軸襯套,銷軸襯套與銷軸相配合。有了襯套與銷軸旋轉摩擦,提高連杆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的側向示意圖;圖3是已有注塑機銷軸潤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如圖1-圖2所示,包括前連杆1 和後連杆2,在前連杆和後連杆中開有軸孔3,軸孔中安裝銷軸4,其特徵在於所述銷軸4的圓心開有潤滑主流孔41,在潤滑主流孔41的開口處安裝進油接頭5,進油接頭通過進油管連接潤滑油桶,在銷軸4與前、後連杆1、2的接觸處開潤滑副流孔42,潤滑副流孔與潤滑主流孔相通,潤滑主流孔中的潤滑油流到潤滑副流孔與前、後連杆1、2的軸孔3相接觸。在銷軸4的圓心開一足夠深的潤滑主流孔41,在銷軸與前、後連杆1、2的接觸處開潤滑副流孔 42,潤滑副流孔的一端與軸孔3的內壁相接觸,另一端與潤滑主流孔41相通,工作時,將潤滑油從進油接頭5輸送到潤滑主流孔,再從潤滑主流孔流到各個潤滑副流孔42,最後流到潤滑副流孔與軸孔3內壁的接觸處,使軸孔內壁與銷軸4得到潤滑,本方案一條進油管和一個進油接頭5(即一個潤滑點)可同時對多副連杆進行潤滑,減少了進油管的分布,使整機看上去更加整齊,整機的製造成本也得到降低,而潤滑點設置在連杆的側面,更加利於對機器潤滑系統的維護。所述前、後連杆1、2的軸孔3中固定銷軸襯套6,銷軸襯套與銷軸4相配合。有了襯套6與銷軸4旋轉摩擦,提高連杆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包括前連杆(1)和後連杆O),在前連杆和後連杆中開有軸孔(3),軸孔中安裝銷軸,其特徵在於所述銷軸(4)的圓心開有潤滑主流孔(41),在潤滑主流孔Gl)的開口處安裝進油接頭(5),進油接頭通過進油管連接潤滑油桶,在銷軸(4) 與前、後連杆(1、幻的接觸處開潤滑副流孔(42),潤滑副流孔與潤滑主流孔相通,潤滑主流孔中的潤滑油流到潤滑副流孔與前、後連杆(1、2)的軸孔(3)相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後連杆(1、2)的軸孔(3)中固定銷軸襯套(6),銷軸襯套與銷軸(4)相配合。
專利摘要注塑機銷軸中心潤滑裝置,包括前連杆和後連杆,在前連杆和後連杆中開有軸孔,軸孔中安裝銷軸,其特徵在於所述銷軸的圓心開有潤滑主流孔,在潤滑主流孔的開口處安裝進油接頭,進油接頭通過進油管連接潤滑油桶,在銷軸與前、後連杆的接觸處開潤滑副流孔,潤滑副流孔與潤滑主流孔相通,潤滑主流孔中的潤滑油流到潤滑副流孔與前、後連杆的軸孔相接觸。本方案一條進油管和一個進油接頭(即一個潤滑點)可同時對多副連杆進行潤滑,減少了進油管的分布,使整機看上去更加整齊,整機的製造成本也得到降低,而潤滑點設置在連杆的側面,更加利於對機器潤滑系統的維護。
文檔編號B29C45/83GK202029366SQ20112002661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7日
發明者王巍植 申請人:浙江德瑪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