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LED光在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22:24:56 3
本發明屬於家蠶飼養與制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黃色LED光在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家蠶(Bombyx mori)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是蠶蛾的幼蟲,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
家蠶的蠶蛾產卵量收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家蠶蛾的成熟度及交配時間、家蠶蛾交配中和產卵中的明暗等等。且目前對於蠶蛾產卵量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尚十分不成熟,未能形成確認的結論,無法指導實際生產。如對於交配中和產卵中的明暗條件,蠶種生產者一般認為交配宜明,產卵宜暗。但是也有若干蠶種繁殖場的部分同志,根據工作中體會,存在不同的看法,以為暗交配寓對少,明產卵工作方便,而對產卵沒有不良影響;尤其在現時普遍採用平附種方式,為要產附整齊,須加強巡視,產卵全明就有其必要。但這些體會只是印象而已,並沒有精密調查。
因此,探索一種穩定、操作簡單、易實施的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的技術和方法,對於家蠶的養殖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對蠶蛾產卵量影響因素研究不足和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技術的缺乏,提供一種穩定、操作簡單、易實施的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的技術,將高光強黃色LED光應用於家蠶養殖,利用白天自然光與夜晚黃色LED燈結合進行補光,可以顯著的提升家蠶的產卵量,而且與常規光源相比,LED光源光電轉化效率高、光利用率高、可調控性高、壽命長,具有很高的節能效果。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黃色LED光在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中的應用。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一種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的方法。
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LED燈光在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中的應用。
LED燈色光在養蠶制種中的應用。
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黃色LED燈光、綠色LED燈光、藍色LED燈光或白色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黃色LED燈光或藍色LED燈光。
最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黃色LED燈光。
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20~16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70~16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80~15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90~13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100~12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因此,最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100~120Lux範圍內的黃色LED燈光。
一種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的方法,是在家蠶的養殖過程中,採用白天自然光與夜晚燈光補光結合的光照方案;所述夜晚燈光補光是指夜晚時利用LED燈光進行補光。
其中,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黃色LED燈光、綠色LED燈光、藍色LED燈光或白色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黃色LED燈光或藍色LED燈光。
最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黃色LED燈光。
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20~16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70~16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80~15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90~13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光為光照強度在100~120Lux範圍內的LED燈光。
作為一種優選的可實施方案,上述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的方法是在能夠使自然光透進的蠶房內進行家蠶的養殖,白天利用自然光進行補光,夜晚使用光照強度在20~160Lux範圍內的黃色LED燈進行補光;所述夜晚是指從18:00~19:00開始後的12~16小時(最優選為12~14小時)內。
優選地,所述LED燈進行補光是使得蠶體表面接觸的平均光照強度為20~160Lux。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進行補光是使得蠶體表面接觸的平均光照強度為70~160Lux。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進行補光是使得蠶體表面接觸的平均光照強度為80~150Lux。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進行補光是使得蠶體表面接觸的平均光照強度為90~130Lux。
更優選地,所述LED燈進行補光是使得蠶體表面接觸的平均光照強度為100~120Lux。
另外,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可根據所述蠶房的大小,在室內安裝有若干個黃色LED燈,若干個燈之間通過一個總開關進行控制。
更進一步地,可在蠶房內安裝一個紅外轉發器,並在遠程設備(如手機)上安裝相應的APP,通過APP控制LED燈的總開關,進而可以調節LED燈光的強弱。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蠶房自然光與黃色LED燈結合的補光方案,通過在蠶房內安裝適量的黃色LED燈,將LED燈的亮燈時長控制在合適範圍,將蠶體接觸的平均光照強度度控制在合適水平,促進家蠶對桑葉的消化和營養吸收,縮短家蠶生長周期,提高繭層率和產卵量。
在實際應用時,可在上述思想的範圍內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養殖方案;如以下所述的方案。
技術方案1:蠶種場的蠶房採用架子進行養殖,根據架子的長度與寬度在每一層架子的頂部安裝適量的黃色LED燈,使小蠶表面接觸的光照強度均勻,全部黃色LED燈為一個控制線路,並通過電線與可調節開光連接。在蠶房內安裝一個紅外轉發器,手機上安裝相應的APP,通過手機APP控制LED燈。
本發明研究發現,黃色光(尤其是光照強度在70~160Lux範圍內的黃色LED燈光)在提高家蠶產卵量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和應用前景,因此,黃色光(尤其是光照強度在70~160Lux範圍內的黃色LED燈光)以及上述提高家蠶蠶蛾產卵量的方法在養蠶制種中的應用,也應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蠶房自然光與黃色LED燈結合用於提高家蠶產卵量的方案,將蠶養殖在能進入自然光的蠶房內,並在蠶房內安裝黃色LED燈;在白天時,蠶在蠶房內通過透過窗戶的自然光進行補光,在夜晚時,即18:00~19:00之後開啟黃色LED燈,並通過開關調節LED燈光照度的強弱,使蠶體表面接觸的平均光照強度為20~160Lux,亮燈12~14小時。該養殖方案可顯著縮短家蠶的生長發育周期和提高蠶蛾的產卵量。而且,與常規光源相比,LED光源光電轉化效率高、光利用率高、可調控性高、壽命長,具有很高的節能效果,以LED光源取代傳統的白熾燈、日光燈進行補光,優勢更大。
該方案的主要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基於開放式的生產模式,白天利用自然光,不但可以節省能源,而且其條件更接近家蠶作為一種昆蟲的原始生活狀態,能使其更健康的生長發育。
(2)控制蠶體表面接觸的平均光照強度為20~160Lux,並設置12~16小時的補光時長,避免補光時長過短或過長造成的得病率高,生產效率低等問題,達到縮短生長周期,提高體增重,提高繭層率等目的。
(3)將黃光作為補光光色,提高家蠶的生長速率,縮短生長周期,加速熟蠶上蔟,提高繭層率,提高產卵量等,達到增產減排的效果。此外,黃光對人眼沒有刺激,不會對飼養員造成傷害。
(4)採用LED作為補光光源,不僅提高光電轉化率、光利用率及調控性,且因其壽命長,可以減少維修或更新替換費用,節約成本;而且LED燈的波長等性質非常適用於家蠶的養殖,對於生長速度具有明顯的影響。
(5)本方法非常適用於蠶種場。而且上述方案中,黃色LED燈開關由一個總開關進行控制,由手動開關或者通過手機APP進行控制,不僅可控制補光的均勻,更好的保持家蠶的生長均一性,更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實施例並不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別說明,本發明採用的試劑、方法和設備為本技術領域常規試劑、方法和設備。
除非特別說明,本發明所用試劑和材料均為市購。
本發明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黃色光(尤其是光照強度在70~160Lux範圍內的黃色LED燈光)對不同品種家蠶的產卵量具有很顯著的提高效果,以下實施例以LED燈為例進行說明。
實施例1 LED燈光對不同品種家蠶產卵量的影響
1、家蠶品種:中系原種(P1)芙蓉蟻蠶、中系原種(P1)932家蠶、四元一代雜交普通種(F1)7湘•9芙家蠶和日系二元雜交原種(P1)7532×湘暉(簡稱7•湘)家蠶。
2、家蠶養殖方法
將家蠶養殖在可進入自然光的蠶房內,並在蠶房內安裝黃色LED燈。在白天時,利用透過窗戶的自然光進行補光,在夜晚時,即18:00~19:00後開始亮燈,並將LED燈的光照強度調節到使蠶體表面接觸到光照強度為80~150Lux左右,亮燈12~14小時,黃色LED燈開光可通過手動或者手機APP進行控制。
分組:將收集到的家蠶分為五組,分別是黃色LED燈(585~590nm)組,綠色LED燈(520~525nm)組,藍色LED燈(465~470nm)組,白色LED燈(複合光)組,和自然條件組。
(1)在白天時:五組蟻蠶均放在架子上,利用透過窗戶的自然光進行補光。
(2)在夜晚時:將四組LED燈光組分別放在裝有黃色LED燈、綠色LED燈、藍色LED燈和白色LED燈的架子上,將LED燈的光照強度調節到使蠶體表面接觸到的光照強度為120Lux,18:00~19:00後開始亮燈12~14小時,LED燈開光可通過手動或者手機APP進行控制。自然條件組放在自然的環境下。每天五組餵食的桑葉量相同,溫度一致。每天觀察蠶的生長情況。
(3)當蠶生長到四齡起時,每組中隨機選取三小組作為平行實驗組,每組50條蠶進行養殖觀察,白天蠶都放在自然光照均勻的架子上,夜晚時將不同顏色的LED燈光組放在對應的裝有LED燈的架子上,將LED燈的光照強度調節到使蠶體表面接觸到的光照強度為120Lux,18:00~19:00後開始亮燈12~14小時,LED燈開光可通過手動或者手機APP進行控制。自然條件組放在自然環境下。每天蠶餵食的桑葉量相同,環境溫度控制在26±0.5℃。產卵時,全部在黑暗條件下產卵9h,最後統計不同燈光條件下蠶蛾的平均產卵量。
3、實驗結果
(1)LED燈光對中系家蠶原種芙蓉蟻蠶產卵量的影響
不同燈光條件下,蠶蛾的產卵量結果如表1所示,LED黃光組蛾的平均產卵量比綠光組多20粒,比藍光組多15粒,比白光組多12粒,比普通光照組多25粒,比自然條件組多31粒。產卵量比自然條件組多5.1%。
表1 各實驗組芙蓉品種蛾的產卵量
(2)LED燈光對中系家蠶原種932家蠶產卵量的影響
不同燈光條件下,蛾的產卵量結果如表2所示,LED黃光組蛾的平均產卵量比綠光組多17粒,比藍光組多15粒,比白光組多11粒,比普通光照組多18粒,比自然條件組多40粒,產卵量比自然條件組多9.1%,達到差異顯著水平。
表2 各實驗組932品種蛾的產卵量
註:同列數據肩標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 (p <0.01),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0.05),相同小寫字母或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 > 0.05)。
(3)LED燈光對一代四元雜交種(F1)7湘•9芙家蠶產卵量的影響
不同燈光條件下,蠶的產卵量結果如表3所示,LED黃光組蛾的平均產卵量比綠光組多38粒,比藍光組多15粒,比白光組多44粒,比普通光照組多32粒,比自然條件組多51粒,產卵量比自然條件組多8.6%,達到差異顯著水平。
表3 各實驗組一代四元雜交種7湘·9芙品種蛾的產卵量
註:同列數據肩標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 (p <0.01),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0.05),相同小寫字母或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 > 0.05)。
(4)LED燈光對日系家蠶雜交原種7532×湘暉母蛾產卵量的影響
不同燈光條件下,家蠶母蛾的產卵量結果如表4所示,LED黃光組蛾的平均產卵量比綠光組多14粒,比藍光組多7粒,比白光組多9粒,比普通光照組多23粒,比自然條件組多34粒,產卵量比自然條件組多5.8%,達到差異顯著水平。
表4 各實驗組日系家蠶雜交原種7湘品種蛾的產卵量
註:同列數據肩標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 (p <0.01),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0.05),相同小寫字母或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 >0.05)。
實施例2 LED黃光不同光照強度對家蠶蛾產卵量的影響
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研究不同光照強度的黃色LED燈光對家蠶蛾產卵量的影響。
結果如下表5所示,結果表明,黃色的LED燈光的光照範圍在80~150Lux時,對家蠶蛾產卵量的作用最為顯著。其中,更好的是光照強度在90~130Lux範圍內時,最好的是光照強度在100~120Lux範圍內時。
表5 各實驗組家蠶蛾的產卵量
實施例3 LED黃光不同光照時間對家蠶蛾產卵量的影響
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研究黃色LED燈光強為100Lux條件下不同光照時間對家蠶蛾產卵量的影響。
結果如下表6所示,結果表明,在光照時間為12~16h(最優選為12~14h)時,對家蠶蛾產卵量的作用最為顯著。
表6 各實驗組家蠶蛾的產卵量
註:同列數據肩標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 (p <0.01),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0.05),相同小寫字母或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