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腔二囊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0:26:21 5
專利名稱:四腔二囊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類,是對臨床所使用的三腔二囊管的一種改進。
在臨床上,對患肝硬化導致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病人,通常用三腔二囊管止血,三腔二囊管的結構包括胃腔、胃囊注氣腔、食道囊注氣腔、胃氣囊、食道氣囊,其經口或鼻腔插管進入胃後,充氣使管端的胃氣囊膨脹,向外牽引,氣囊即壓迫胃底的曲張靜脈,再充氣使位於食管的囊膨脹,壓迫食道的曲張靜脈,常可獲得止血效果。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點(1)放置三腔二囊管可引起食道內積血反流入氣管引起窒息;(2)胃和食道氣囊壓迫過久可致黏膜糜爛,引起再次出血,而壓迫時間短則止血效果差;(3)因這類病人常伴休克,不能口服藥液,若口服藥液易誤入氣管,藥量過少,不能到達出血部位;(4)胃腔注藥只能作用於胃內,對胃底、食道出血部位作用效果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止血效果好,不致引起病人窒息和縮短壓迫胃、食道黏膜時間的四腔二囊管。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由胃腔(1)、胃囊注氣腔(2)、食道囊注氣腔(3)、食道腔(4)、胃氣囊(5)、食道氣囊(6)所組成,在胃腔(1)的一側設置一比食道囊注氣腔(3)稍長的食道腔(4),且在食道腔(4)內接近食道氣囊(6)的遠近側各開一個食道腔近端孔(7)和食道腔遠端孔(8);食道腔近端孔(7)在食道氣囊(6)的近端,它有一內向辨膜(10),作用是使積血從管外向管內流,以便從食道腔(4)抽出積血;食道腔遠端孔(8)位於食道氣囊(6)與胃氣囊(5)之間,它有一外向瓣膜(9),其作用是使藥液向外流,而不向食管腔內倒流。
因本實用新型設置了食道腔(4),所以可從此腔發現食道內有無積血,因食道腔(4)有一個食道腔近端孔(7),它有一內向瓣膜(10),如積血能經食道腔抽出,提示食道內積血較多,應排血或抽血,避免了積血流入氣管而引起病人窒息;另也可經食道腔(4)向食道和胃底內注入少量止血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出血部位,食道氣囊和胃氣囊壓迫暨藥物的作用,可縮短置管時間,防止食道、胃底黏膜糜爛。
使用方法(1)將四腔二囊管插入胃內;(2)給胃氣囊充氣,向外拉管使胃氣囊壓迫胃底;(3)經食道腔抽吸,了解食道內有無較多積血,若有可抽出,也可向胃插管,使胃氣囊離開胃底,血流入胃內,再經胃腔抽出,若無血,經食道腔注入適量止血藥,再給食道氣囊充足氣體,壓迫食道,這樣止血藥就可被壓在胃底和食道壁黏膜上;(4)治療過程中可經食道腔間斷向內注入止血藥、潤滑劑(如石蠟油),經食道腔弱負壓吸引,經食道腔近端孔(7)了解食道內有無積血,並可抽出積血;(5)拔管前,經食道腔注入少量潤滑劑,避免氣囊壁與胃、食道黏膜粘連。
權利要求1.一種四腔二囊管,其特徵為其由胃腔(1)、胃囊注氣腔(2)、食道囊注氣腔(3),食道腔(4)、胃氣囊(5)、食道氣囊(6)所組成,在胃腔(1)的一側設置一比食道囊注氣腔(3)稍長的食道腔(4),且在食道腔(4)內接近食道氣囊(6)的遠近側各開一個食道腔近端孔(7)和食道腔遠端孔(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二囊管,其特徵為食道腔近端孔(7)在食道氣囊(6)的近端,它有一個內向瓣膜(10),食道腔遠端孔(8)位於食道氣囊(6)與胃氣囊(5)之間,它有一外向辨膜(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類,是對臨床使用的三腔二囊管的一種改進。其結構特徵是在胃腔的一側設置一食道腔,且在食道腔接近食道氣囊的遠近兩側各開一個食道腔近端孔和食道腔遠端孔;其優點為避免因食道內積血反流入氣管引起病人窒息,且可從食道腔注入止血藥,縮短置管時間,防止食道胃底黏膜糜爛。
文檔編號A61M29/00GK2087061SQ9120540
公開日1991年10月23日 申請日期1991年4月2日 優先權日1991年4月2日
發明者張愛民 申請人:張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