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刺組合刀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19:08:01 3
專利名稱:去毛刺組合刀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削刀具,特別是用於去除石油、天然氣鑽探用的鑽杆起始端的內螺紋毛刺。
石油工業中石油、天然氣鑽探所用的鑽杆是由鑽杆管體兩端磨擦焊焊接上內、外螺紋接頭後組成的,是油井管中生產難度大,技術含量高、重複使用率高的管種。根據API標準(即美國石油學會標準,為國際上通用的油管、套管及其它石油開採器材的使用和製造標準)規定在鑽杆接頭的加工中,除了車削內、外倒角、密封平面以及車削螺紋外,為確保螺紋加工質量和便於油田使用,還需去除螺紋起始端部的毛刺。現有技術中的螺紋配備的刀具如圖3示,其中2為鏜孔刀,3為倒角車端面刀,4為粗車刀,5為精車刀,均不具備車削毛刺的功能,而去除螺紋起始端部毛刺更加困難。中國專利申請97231182.3提供了一種「去毛刺多用途刀片」,是用於去除油、套管螺紋加工中由於其齒頂不完整部分造成的毛刺,不適合用於消除鑽杆內螺紋起始端的毛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得到一種去除螺紋毛刺的刀具,可以去除鑽杆起始端的內螺紋毛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去毛刺組合刀具,它包括至少有一個直邊切削刃的去毛刺刀片6,該去毛刺刀片6固定在車螺紋最後一道工序所用刀具5的固定頭上,去毛刺刀片6與刀具5的刀尖距離為1=0.65d~0.96d,d為內螺紋的最小孔徑,去毛刺刀片6的切削刃與工件軸線的夾角為α=β1+30°~β1+60°,β1為螺紋齒形側角。
去毛刺刀片6為對稱的四邊形。
去毛刺刀片6與刀具5的刀尖的連線通過被加工工件的圓心。
以下結合附圖和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敘述。
圖1為鑽杆的螺紋部分示意圖。
圖2為被切削螺紋及毛刺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螺紋加工的刀具布置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去毛刺刀片6形狀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去毛刺組合刀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
圖1中I去除毛刺後的局部放大圖。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所去除的毛刺位於內螺紋起始端,在螺紋齒壁面與倒角面的交線上(見
圖1、2),1為毛刺,β1、β2為螺紋齒形側角。由於現有的螺紋加工配備的刀具已佔用了僅有的四個刀位(如圖3),修毛刺刀具已無刀位供安裝,這樣,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是對車螺紋最後一道工序所用的精車刀5的鏜頭上進行改進,得到一個車絲與修毛刺兼顧的組合鏜頭,如圖4所示,修毛刺刀片6為夾角為75°的菱形刀片,該刀片的刀杆為一左偏刀杆,安裝在刀具5的鏜頭上,即將修毛刺刀片6與車絲鏜頭進行組合得到如圖5所示的去毛刺組合刀具,其中修毛刺刀片6的刀尖與車絲刀的刀尖距離為l=0.65d~0.96d,d為內螺紋的最小孔徑,去毛刺刀片6的切削刃與工件軸線的夾角為α=β1+30°-β1+60°,β1為螺紋齒形側角,如α<β1+30°,會將毛刺壓導,而沒有去除毛刺;如α>β1+60°,則會損傷孔口。
車削毛刺過程為用車絲刀5進行螺紋車削後,將主軸反轉,用修毛刺刀6的直邊切削刃沿毛刺存在的軌跡按毛刺的螺距進行反向螺紋倒角切削,即可快速、徹底地切除內螺紋起始端的毛刺,圖6為消除毛刺後
圖1中I的放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是將原來的單獨車絲鏜頭改造成鑲嵌式的車絲、修毛刺組合鏜頭,可以在不損壞完整螺紋的前提下用極短的時間徹底消除毛刺,大大提高了螺紋的加工質量。
權利要求1.一種去毛刺組合刀具,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至少有一個直邊切削刃的去毛刺刀片6,該去毛刺刀片6固定在車螺紋最後一道工序所用刀具5的固定頭上,去毛刺刀片6與刀具5的刀尖距離為1=0.65d~0.96d,d為內螺紋的最小孔徑,去毛刺刀片6的切削刃與工件軸線的夾角為α=β1+30°~β1+60°,β1為螺紋齒形側角。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毛刺組合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去毛刺刀片6為對稱的四邊形。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毛刺組合刀具,其特徵在於去毛刺刀片6與刀具5的刀尖的連線通過被加工工件的圓心。
專利摘要一種去毛刺組合刀具,它包括具有至少一個直邊切削刃的去毛刺刀片6,該去毛刺刀片6固定在車螺紋最後一道工序所用刀具5的固定頭上,去毛刺刀片6與刀具5的刀尖距離為1=0.65d~0.96d,d為內螺紋的最小孔徑,去毛刺刀片6的切削刃與工件軸線的夾角為α=β
文檔編號B23B5/16GK2347704SQ9820738
公開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31日
發明者金瑞庭, 周振雲, 朱盛林 申請人:寶山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