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隔音牆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4:53:41 1
專利名稱:複合隔音牆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複合隔音牆板,尤其是一種用於城市高架橋、高架路等兩側隔音的複合隔音牆板。
目前,上海、廣州等許多大中城市為減少車輛擁擠,廣泛採用高架橋、高架路,對減緩城市交通阻塞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因車速提高給兩側行人及居民帶來的噪音汙染也日益嚴重,各市政當局一般採用玻璃鋼板把整個路段兩側屏弊起來,雖然減少了兩側的噪音,但因玻璃鋼板只有反射功能,即只是改變噪音方向,而將噪音轉嫁給高層建築等處,並沒有從根本上化解這種噪音,尤其是因玻璃鋼較為堅硬,質密,有時產生共振,甚至加大了噪聲水平;同時,由於玻璃鋼所採用的聚酯等材料價格較貴,所以成本較高(每平米造價40元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消除共振並吸收化解噪音的複合隔音牆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複合隔音牆板,包括板體,其特點是,所述板體的斷面構造依次為由粗纖維構成的吸音層(表層);由非金屬硬質板構成的傳遞振蕩層(第二層);由軟墊構成的消音層(第三層);由非金屬硬質板構成的支持依託層(第四層)各層之間粘接固定。
所述粗纖維可採用腈綸或丙綸,所述吸音層表面為粗糙面,所述非金屬硬質板可採用廢紡織纖維粘接板;所述軟墊可採用聚氨脂泡沫或苯乙稀泡沫製成的軟墊;所述各層之間粘接固定可採用耐水性樹脂粘接固定。
使用時,將吸音層面向路面,板與板之間拼接以形成屏弊的複合隔音牆。
由於採用以上結構,本實用新型複合隔音牆板其吸音層(表層),將路面噪音吸收後,經傳遞振蕩層(第二層)傳遞給軟墊消音層(第三層),切實有效地化解了噪音,從根本上消除了共振,避免了噪聲汙染。依託支持層(第四層)保護了軟墊消音層,增強整個板的強度和耐用性。
同時,由於第二層和第四層採用廢纖維粘接板,大幅度降低了本隔音牆板成本(每平方米造價為20元)。還有由於採用廢纖維(紡織品垃圾)為原料,變廢為寶,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減少了環境汙染。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本複合隔音牆板斷面構造示意圖。
如圖所示,本複合隔音牆板板體1為四層構成,表層(朝向路面的這層)為由粗纖維構成的吸音層2(吸收層),其表面為粗糙面。粗纖維可採用腈綸或丙綸,一般採用腈綸地毯或丙綸地毯,也可採用毛巾毯、麻類等植物纖維或其他化學纖維等粗纖維,但從成本及耐用度看,最好採用腈淪或丙綸。第二層為由非金屬硬質板構成的傳遞振蕩層3(同時也起支持依託表層和第三層的作用),所述非金屬硬質板,本實施例採用廢紡織纖維粘接板,它是由報廢的紡織品如麻袋、破布、紗頭、毛毯等廢料,將其剪成小塊,用機器彈成纖維後,以耐水性樹脂(如水溶性脲醛)為粘接劑,壓接而成的成型板。也可採取其他非金屬硬質板,如鋸木、刨木渣等粘接的建材粘接板或由聚乙稀等化工材料製成的硬質板。但考慮到耐用,價廉,環保等因素,最好是採用廢紡織纖維粘接板。第三層為軟墊消音層4,由聚氨脂泡沫或苯乙稀泡沫(均為海綿狀,即一般軟墊沙發所用材料)製成。第四層為支持依託層5,其材料與第二層傳遞振蕩層3所用材料完全相同,故不再贅述。各層之間用耐水性樹脂(本實施例採用水溶性脲醛。還可採用水溶性酚醛等)一層復一層粘接固定。每一層的自身厚度要求厚薄均勻。四層之間相互比例可根據需要確定,本實施例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比例基本為1∶1∶1∶2。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隔音牆板,包括板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板體的斷面構造依次為由粗纖維構成的吸音層(2);由非金屬硬質板構成的傳遞振蕩層(3);由軟墊構成的消音層(4);由非金屬硬質板構成的支持依託層(5);各層之間粘接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隔音牆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粗纖維指腈綸或丙綸,所述吸音層(2)表面為粗糙面,所述非金屬硬質板指廢紡織纖維粘接板;所述軟墊指用聚氨脂泡沫或苯乙稀泡沫製成的軟墊;所述各層之間粘接固定指採用耐水性樹脂粘接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複合隔音牆板,其板體1的斷面構造依次為:由粗纖維構成的吸音層2;由廢紡織纖維板構成的傳遞振蕩層3;由泡沫軟墊構成的消音層4;由廢紡織纖維板構成的支持依託層5;各層之間用耐水性樹脂粘接固定。該隔音牆板消除了共振,化解了噪音。
文檔編號E04B1/84GK2439479SQ0022531
公開日2001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26日
發明者龔卓夫, 武娟華 申請人:龔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