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6:20:31 1
專利名稱: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震裝置。
在現有技術中對建築物和大型設備的減震方法是在建築物或設備的主體與基礎之間,使用橡膠或金屬及彈簧構成的減震墊層和裝置的滑動來削弱基礎傳遞來的震動能量,從而達到減輕強烈震動對建築物和設備的損壞。使用這類減震層的缺點是對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間作用的協調不夠合理。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減震抗震裝置,把它安置在建築物主體或設備與它們的基礎之間,把該裝置的底板固定聯接在基礎上,把該裝置的頂板和建築物主體或設備聯接,在頂板和底板之間設計一摩擦塊。當發生地震或有其它強烈震動從基礎傳來時,一部份震動能被底板和頂板吸收和減弱,另有一部分能量被墊層吸收,還有一部份能量被摩擦層轉化成熱能和其它形式的能量被釋放,從而大大削弱了地震或其它強烈震動對建築物或大型設備的破壞作用。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是把本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的底板用預埋地腳螺栓的形式固定在建築物或大型設備的基礎上,同樣用頂板上的固定螺栓把頂板固定在建築物的主體或大型設備上,在底板和頂板之間,用聚合物混凝土、剛性材料、彈性材料補強板、和承載纖維製成摩擦塊,把該摩擦塊封護在具有防腐能力的防護圈中,以防止隱花生物和昆蟲對摩擦層的損壞。
本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的優點是由於採用了吸能、轉換和釋放震動能量的原理,因而可以免除六度以上大地震對建築物的嚴重破壞,也可以防止強烈震動對大型設備產生不良影響。由於本裝置的摩擦塊採用的是多種材料的複合結構,因而避免了結構物可能產生的共振現象,本裝置在平時可承受正常的垂直荷載,當出現反向衝擊時,可產生有效的阻尼,在風載和較輕的震動出現時,本裝置處於停滯狀態,從而保證了建築物和大型設備的穩定性。本裝置結構科學合理,構造簡單,造價便宜,實用性強,使用安全可靠,使用範圍廣闊,可用於建築物,船塢和大型精密設備的抗震和減震。
附圖
為本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面說明1-底板,2-地腳螺栓,3-保護圈,4-摩擦塊,5-補強板,6-承載纖維,7-頂板,8-固定鋼筋,9-限位凸圈,10-摩擦付。
實施例附圖是本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用聚合物混凝土製成的底板1,使用地腳螺栓2固定在建築物或設備的基礎上,在底板1上有一個圓柱形的摩擦塊4,該摩擦塊是由多層補強板5,承載纖維6、剛性材料和彈性材料構成。該補強板可以用鋼板或複合材料做成,剛性材料可以是聚合物混凝土或鋼板,彈性材料是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橡膠。在摩擦塊外有用複合材料製成的保護圈3,複合材料可以是玻璃鋼或聚合物混凝土。在摩擦塊4上面是用聚合物混凝土製成的頂板7,該頂板使用固定鋼筋8,固定在建築物主體或設備上。在對多層建築物使用時,本裝置和現有技術常用的復位功能裝置配合使用,該復位功能裝置一般是預埋,有一部份暴露在基礎與主體之間。
權利要求1.一種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其特徵在於它是由同建築物或大型設備固定連接的頂板和同基礎固定連接的底板中間加摩擦塊構成。摩擦塊是由多層混凝土、補強板和承載纖維組成。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摩擦塊外有用複合材料製成的保護圈。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和頂板是用聚合物混凝土製成並用地腳螺栓或固定鋼筋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能減震減摩抗震裝置。本裝置安置在建築物主體或大型設備與基礎之間,其底板固定在基礎上,其頂板和建築物的主體或設備固定連接,底板和頂板用聚合物混凝土製成,在其中間有用聚合物混凝土,剛性材料、彈性材料、補強板和承載纖維構成的摩擦塊。當發生地震或有其它強烈震動時,震動能被吸收,被減弱和被轉化成熱能及其它形式的能量釋放,從而大大削弱地震或其它強烈震動對建築物或大型設備的破壞作用。
文檔編號E04B1/98GK2125044SQ92206278
公開日1992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1992年3月26日
發明者安英, 高秀峰 申請人: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