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自排氣滴鬥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0:29:21 3
專利名稱:醫用自排氣滴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適用於一次性輸液器的自排氣式滴鬥。
背景技術:
現有輸液器所用滴鬥,在輸液使用過程,醫護人員需要通過擠壓或掐彈的方式將氣泡進行排除,並需要倒置滴鬥排出滴鬥內多餘氣體。針對上述問題,專利號為201020641052. 4,名稱為防氣泡輸液器,公開了一種含有防氣泡管的輸液器。其中,防氣泡管的設有開槽,並且滴鬥為設有空氣過濾器的新式滴鬥,排氣管直接與滴鬥螺紋、卡接或嵌入式連接。
但是,由於其排氣管的開槽位置沒有明確,開槽過低可能導致液體張力不足達不到排氣效果,開槽過高導致滴鬥內空氣壓力過大,影響輸液的控制速度或造成不下液現象。由於普通輸液器本身就有空氣過濾器,滴鬥上再設空氣過濾器,現有滴鬥不能使用,需要重新購買模具,增加成本,而滴鬥上再設空氣過濾器,造成一隻輸液兩個空氣過濾器,會使整個輸液器內部氣壓幾乎與大氣壓持平,造成輸液時由於重力原因,藥液輸送速度過快對病人造成致命的傷害。排氣管直接與滴鬥螺紋、卡接或嵌入式連接。很容易造成連接處脫落,失去排氣效果O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醫用自排氣滴鬥,該自排氣滴鬥由進液管、滴鬥、排氣管、出液管組成。所述滴鬥在進液管出口端處軸向設有一個頂部封閉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具有四個沿其縱斷面設立的進液槽,所述進液槽設立在靠近排氣管的頂端位置,所述進液槽長度為排氣管總長度的3/4,當藥液沿進液管進入滴鬥後,滴在頂端封閉的排氣管上後沿排氣管四周流下,排氣管底端有1/4的位置為封閉段,藥液將在所述滴鬥內堆積,堆積過程中的藥液由於液體本身的張力自然將液體中的氣泡及滴鬥內的空氣通過上端的進液槽迅速通過出液管排出,當然所述滴鬥內的液體堆積高度達到進液槽時通過進液槽流出,自動完成輸液操作,安全有效。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瓶塞穿刺器插入輸液瓶自動控制滴鬥內液面高度、自動排除滴鬥內空氣及藥液中的氣泡,從而免除了醫護人員在將滴鬥倒置或捏壓以使藥液進入滴鬥內的操作,不但節省了醫護人員的時間,並且無氣泡產生,操作簡單,安全可靠。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滴鬥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排氣管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特徵及其它相關特徵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於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如圖1-2所示,標號分別表示進液管I、滴鬥2、排氣管3、進液槽31、排氣管主體32、螺旋接頭33、出液管4。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中滴鬥2由上端插入進液管1,滴鬥2下端插入出液管4,排氣管通過螺旋接頭33連接出液管4形成通道,排氣管3與進液管I設置在通軸向位置。當液體通過進液管I進入滴鬥2下滴到排氣管3上端封閉處時沿排氣管四周下流到滴鬥2與排氣管主體32形成的密閉空間並逐漸堆積,在堆積的過程由於液體面的上升形成的壓力將滴鬥2中的空氣通過進液槽31排出,而且由於液體表面張力在堆積過程自然的將液體內的氣泡排出。當液體堆積到排氣管1/4處時,由於滴鬥2內壓力及重力原因,液體通過進液 槽31流出出液管4完成輸液操作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醫用自排氣滴鬥,特別涉及一種一次性輸液器滴鬥,包括進液管、滴鬥、排氣管、出液管,其特徵在於所述滴鬥由上端插入進液管,滴鬥下端插入出液管,排氣管通過螺旋接頭連接出液管形成通道,排氣管與進液管設置在通軸向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醫用自排氣滴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滴鬥在進液管出口端處軸向設有一個頂部封閉的排氣管。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醫用自排氣滴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氣管具有四個沿其縱斷面設立的進液槽。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醫用自排氣滴鬥,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液槽設立在靠近排氣管的頂端位置,所述進液槽長度為排氣管總長度的3/4。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醫用自排氣滴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氣管的底端為螺旋式接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輸液器滴鬥,特別涉及一種醫用自排氣滴鬥,由進液管、滴鬥、排氣管、出液管組成。所述滴鬥在進液管出口端處軸向設有一個頂部封閉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具有四個沿其縱斷面設立的進液槽,所述進液槽設立在靠近排氣管的頂端位置,所述進液槽長度為排氣管總長度的3/4,當藥液沿進液管進入滴鬥後,滴在頂端封閉的排氣管上後沿排氣管四周流下,排氣管底端有1/4的位置為封閉段,藥液將在所述滴鬥內堆積,堆積過程中的藥液由於液體本身的張力自然將液體中的氣泡及滴鬥內的空氣通過上端的進液槽迅速通過出液管排出,當然所述滴鬥內的液體堆積高度達到進液槽時通過進液槽流出,自動完成輸液操作,安全有效。其優點是在瓶塞穿刺器插入輸液瓶自動控制滴鬥內液面高度、自動排除滴鬥內空氣和藥液內的氣泡,從而免除了醫護人員在將滴鬥倒置或捏壓操作,並提高了輸液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A61M5/36GK202569043SQ20122000013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3日
發明者鄒紹俊, 鄒小龍 申請人:上海寶舜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