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敗過的常遇春 常遇春為什麼叫「常十萬」?
2023-10-15 08:55:24 2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國名將才子輩出,本文的主角就是明朝開國將領常遇春就是其中一位。
常遇春將才無雙,跟隨朱元璋徵戰四方,是為朱元璋打下天下,立有汗馬功勞的人物。而且他還是朱元璋麾下一位從未打過敗仗的將領。常遇春在當時有個外號叫「常十萬」,因為他自己說只要給他十萬兵馬,就可以橫行天下。
這句話說的是十分霸氣,他是否真能帶領十萬兵馬就可以縱橫天下我不知道,但他作戰勇猛,履立大功卻是事實。看朱元璋最終一統天下的歷史,在許多重要節點中,都有常遇春的身影。
常遇春出身貧苦農民家庭,貧寒的家境不足以支撐他的學費。所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找些雜工以換取學習的機會。等到長大之後,又生的偉岸無雙,跑去學了武藝。他本人在這方面挺有天分,騎射雙全,武藝了得,精通各種兵器。
元末盜匪和義軍橫行,常遇春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去當了盜匪的。他投靠了綠林大盜劉聚,因為武功出眾,受到劉聚賞識,成為了一個小頭領。
最開始的盜匪生活,還是讓常遇春很滿足的。打家劫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完後還能分到不少的銀兩。但是很快新奇感過去後,常遇春就不滿足於現狀了。因為他覺得當盜匪沒有前途,除了搶劫還是搶劫,於是他開始另謀出路。
至正十五年,常遇春再一次跟隨劉聚劫掠的時候,正好遇到了朱元璋的隊伍。朱元璋但是名氣很大,常遇春早聽說朱元璋俠名,於是前往投靠。朱元璋見常遇春生的人高馬大,體魄健壯,就將他留了下來。
常遇春一生徵戰,以勇猛著名。跟隨朱元璋之後,每次有戰,必請為先鋒。就是靠著這股子蠻近,履立大功。
至正十五年,投靠朱元璋不久,常遇春就在采石磯戰役中立下奇功。面對元朝水軍元帥蠻子海牙的嚴密防守,朱元璋一部最開始無從下手。後來還是常遇春乘一小船,激流勇進,當先衝入敵軍中,大殺四方。
由常遇春打下突破口,朱元璋率軍登岸進攻,打的元軍是節節敗退,最終拿下太平以及集慶各地。
至正十九年,常遇春奉命攻打衢州。他一路殺氣騰騰,氣勢無匹,當先打下龍遊城,留下《龍遊道中》。「策蹇龍遊道,西風妒旅袍。紅添秋樹血,綠長旱池毛。比屋豪華歇,平原殺氣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鬢須搔」,十足霸氣。
後來進攻衢州城,受到伯顏不花的斤頑強抵抗。城池堅固,常遇春久攻不下。最後他大膽的率一隊精兵奇襲,最終打散了元軍士氣,拿下衢州城。
常遇春一生徵戰中,著名戰役就有與陳友諒對陣的幾場大戰。至正二十年,陳友諒兩次大軍殺來。常遇春兩次率伏兵衝擊,使得陳友諒敗退,而朱元璋的勢力進一步發展。
三年之後,陳友諒率所謂六十萬大軍傾巢而出。陳友諒部來勢洶洶,又有雄偉戰船,佔據優勢。朱元璋這邊暫處弱勢,在作戰中朱元璋所乘戰艦還一度遭到敵軍猛烈進攻。
常遇春面對危機毫不慌亂,先是利用自己的船撞擊朱元璋戰船,使朱元璋成功脫離混戰。隨即又積極組織火攻,放一把火將陳友諒船隊燒的是火焰沖天。陳友諒撤退之時,常遇春率軍追擊。最後陳友諒在混戰中被射殺,局勢瞬間逆轉。
一路打來,常遇春後來又跟隨徐達攻取元大都,軍功卓著。常遇春大名在當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惜的是他以四十歲之齡在軍中暴卒,英年早逝。
常遇春死後,朱元璋作詩悼之。「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並且還命人繪製常遇春穿龍袍的畫像,可以說是十分禮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