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結構強度展示包裝箱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12:00:3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箱,具體涉及一種高結構強度展示包裝箱。
背景技術:
傳統的包裝箱由紙張(通常是瓦楞紙)經摺疊後成型,包裝箱的側壁通過彎折或者膠水粘結固定。當遭遇包裝箱裝入質量或體積較大的物體、包裝箱頂部受壓等使用場景,側壁容易發生由內向外的變形,甚至出現側壁的交接處破裂、側壁潰縮等不良問題。現有技術一般通過增加側壁的厚度來提高側壁的強度,但由於缺乏限制相鄰兩個側壁之間的力量,上述的現有技術難以有效的消除側壁的交接處破裂、側壁向外彎曲的問題,限制包裝箱的適用範圍。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一種提高包裝箱結構強度、防止包裝箱向外彎曲變形的包裝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高結構強度展示包裝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包括底面以及環繞底面的、首尾相接的至少三個側壁,相鄰的兩個側壁其相接角位置設有補強塊,補強塊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相鄰的兩個側壁。
本實用新型特別在相鄰的側壁之間設置補強塊,當側壁受箱體內部或外部的應力向外膨脹、變形時,補強塊可以牽引側壁,與應力相抵消,防止側壁進一步變形。通過補強塊的設置,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結構強度展示包裝箱獲得較高的結構強度,不易受力變形,尤其適用於盛放重物、堆疊儲存,具有應用範圍廣泛、易於運輸、便於存儲等優點。
進一步的, 所述補強塊設置在箱體的頂端或底端。
補強塊設置在箱體的頂端,有利於節省箱體內的空間。此外,設置在箱體的頂端或底端的補強孔可以與兩個側壁一起構成一相對穩定的曲面,根據高斯定理,該曲面具有維持其曲率穩定的特性,從而可以有效抵抗外力變形的發生。
進一步的,所述補強塊為三角形,三角形的其中兩邊分別連接至相鄰的兩個側壁。
除了三角形以外,補強塊也可以是條狀、杆狀、梯形等形狀。但是三角形具有較高的抗壓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側壁的強度。
更進一步的,所述相鄰的兩個側壁中,其中一個側壁設有卡槽;所述補強塊從另一個側壁延伸出,並向設有卡槽的側壁彎折;所述補強塊對應所述設有卡槽的側壁的一邊設有卡扣,卡扣安裝在所述卡槽中。
補強塊與側壁一體成型,有利於節省原料、簡化加工時間。
更進一步的,所述箱體的頂部鏤空,形成由側壁頂端組成的展示口;所述補強塊設置在展示口的外側。
箱體的頂部鏤空,使側壁的頂部缺乏支撐而易於被撐開。因此只需要將補強塊設置在鏤空的展示口部位,即可有效提高箱體的強度。
優選的,底面的邊緣設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側壁的頂端設有多個位置與所述定位孔對應的、豎直向上的定位塊。
當需要儲藏箱體時,只需要將位於下方的箱體的定位塊插入上方箱體的定位孔中,即可限定兩個箱體的位置,防止滑動。
優選的,所述側壁的頂端還延伸出補強層,所述補強層由側壁的頂端向內彎折,與側壁重疊;所述卡槽設置在側壁與補強層之間。
補強層可以有效提高箱體側壁的強度。
優選的,所述箱體底部設有多個固定槽;所述補強層的末端設有多個固定孔,固定孔楔入所述固定槽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仰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側壁的剖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高結構強度展示包裝箱,如圖1,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包括底面1以及環繞底面1的、首尾相接的4個側壁2,相鄰的兩個側壁2其相接角位置設有補強塊3,補強塊3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相鄰的兩個側壁。
進一步的, 所述補強塊3設置在箱體的頂端。
進一步的,所述補強塊為三角形,三角形的其中兩邊分別連接至相鄰的兩個側壁。
更進一步的,所述相鄰的兩個側壁中,其中一個側壁設有卡槽4;所述補強塊3從另一個側壁延伸出,二者通過補強塊的其中一邊32連接;並向設有卡槽的側壁彎折;所述補強塊對應所述設有卡槽的側壁的一邊31卡扣33,卡扣安裝在所述卡槽中。
更進一步的,所述箱體的頂部鏤空,形成由側壁頂端組成的展示口;所述補強塊設置在展示口的外側。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高結構強度展示包裝箱,如圖2,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包括底面1以及環繞底面1的、首尾相接的4個側壁2,相鄰的兩個側壁2其相接角位置設有補強塊3,補強塊3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相鄰的兩個側壁。
進一步的, 所述補強塊3設置在箱體的頂端和底端,補強塊為條狀,通過膠水粘結在箱體上。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高結構強度展示包裝箱,其結構與實施例1一致。
特別的,如圖3和圖4,本實施例中,底面的邊緣設有多個定位孔51;所述側壁的頂端設有多個位置與所述定位孔對應的、豎直向上的定位塊52。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高結構強度展示包裝箱,其結構與實施例1一致。
特別的,如圖5和圖6,本實施例中所述側壁的頂端還延伸出補強層6,所述補強層6由側壁2的頂端向內彎折,與側壁2重疊;所述卡槽4設置在側壁2與補強層6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箱體底部設有多個固定槽61;所述補強層的末端設有多個固定塊62,固定塊62楔入所述固定槽61內。
特別的,本實施例其中兩個側壁其中部設有側展示窗7;所述側展示窗7由側壁2的中段向內側疊合而成。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具體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顯而易見的替換形式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