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相同步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02:51:40 4
專利名稱::單相同步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具體為一種單相同步發電機。
背景技術:
:與三相同步發電機相比,大功率的單相同步發電機設計的難點在於其電樞反應磁動勢為脈振磁動勢,它產生的負序磁場和諧波磁場會引起電壓波形畸變,為了抑制負序磁場和諧波磁場引起的電壓波形畸變,需對單相同步發電機的定子繞組進行特殊的設計。現有的單相同步發電機特別是大功率的單相同步發電機難以克服電壓波形畸變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單相同步發電機電壓波形畸變的問題,提供一種單相同步發電機。該單相同步發電機通過採取特殊電樞繞組結構,達到改善電壓波形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單相同步發電機,包括定子和定子繞組、定子繞組為72槽、6極的雙層迭繞組,所述的雙層迭繞組為雙層5/6短距線圈繞組,並且定子繞組在每磁極下的槽內採用以繞組線圈上層邊計的2/3槽嵌線,即每個繞組線圈以上層邊計,在每磁極下的12個槽內(72槽除以6極,每極下為12槽)的l-8槽內依次嵌有繞組線圈,每磁極下的各繞組線圈相互串聯而形成一個線圈組。由於上述的定子繞組採用了5/6短距線圈,因此每磁極下12個槽就形成了如下的繞組線圈具體排列形式l-6槽內即有線圈上層邊也有下層邊,7-8槽內只有上層邊,9-10槽為空槽,11-12槽內只有下層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單相同步發電機採用了特殊結構的定子繞組,其定子繞組為2/3嵌線,經計算,其定子繞組針對基波、3次諧波、5次諧波、7次諧波的分布係數分別為Kpl=0.829357,Kp3=0,Kp5=-0.1778,Kp7=0.13645,可以有效地消除3次諧波,減弱5、7次諧波;同時由於定子繞組採用了雙層短距(5/6短距)繞組,其繞組係數還要再乘以短距係數,在5/6短距時,繞組的短距係數為Kdl=sin(90°X5/6)=0.96593,Kd5=0.258819,Kd7=0.258819,所以定子繞組的繞組係數為Kdpb0.8011,Kdp3=0,Kdp5=-0.04602,Kdp7=0.03534。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單相同步發電機通過改進定子繞組的結構有效消除了電壓波形中的3次諧波,極大地減弱了5、7次諧波,因此極大地改善了電壓波形。同時,因每極下存在空槽,加大了定子鐵心的通風散熱面積,在提供一定通風量的前提下,通風效果加強。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單相同步發電機一對極下的定子繞組展開圖;具體實施方式單相同步發電機,包括定子和定子繞組,定子繞組為72槽、6極的雙層迭繞組,所述的雙層迭繞組為雙層5/6短距線圈繞組(所謂5/6短距線圈是指短距線圈節距是整距線圈節距的5/6,72槽、6極繞組的整距線圈的節距為72/6=12槽,5/6短距線圈的節距為10槽),並且定子繞組在每磁極下的槽內採用以繞組線圈上層邊計的2/3槽嵌線,即每個繞組線圈以上層邊計,在每磁極下的12個槽內(72槽除以6極,每極下為12槽)的l-8槽內依次嵌有繞組線圈,也即在每磁極下的12個槽中的1-8槽(即前8個槽)內嵌有繞組線圈的上層邊,各繞組線圈的下層邊按5/6短距嵌入相應槽內,每磁極下的各繞組線圈相互串聯而形成一個線圈組。這樣,一對極下繞組的具體排列方式如下表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23、24槽中只有下層邊。23、24號槽相當於每磁極下12個槽中的11-12槽。具體使用時,根據單相同步發電機輸出電壓的需要,每磁極下的各繞組線圈相互串聯形成各線圈組可相互並聯或串聯或兩兩並聯再串聯。權利要求1、一種單相同步發電機,包括定子和定子繞組,定子繞組為72槽、6極的雙層迭繞組,其特徵為所述的雙層迭繞組為雙層5/6短距線圈繞組,並且定子繞組在每磁極下的槽內採用以繞組線圈上層邊計的2/3槽嵌線,即每個繞組線圈以上層邊計,在每磁極下的12個槽內的1-8槽內依次嵌有繞組線圈,每磁極下的各繞組線圈相互串聯而形成一個線圈組。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具體為一種單相同步發電機。解決現有單相同步發電機電壓波形畸變的問題。包括定子和定子繞組,定子繞組為72槽、6極的雙層迭繞組,所述的雙層迭繞組為雙層5/6短距線圈繞組,並且定子繞組在每磁極下的槽內採用以繞組線圈上層邊計的2/3槽嵌線,即每個繞組線圈以上層邊計,在每磁極下的12個槽內的1-8槽內依次嵌有繞組線圈,每磁極下的各繞組線圈相互串聯而形成一個線圈組。每磁極下12個槽就形成了如下的繞組線圈具體排列形式1-6槽內即有線圈上層邊也有下層邊,7-8槽內只有上層邊,9-10槽為空槽,11-12槽內只有下層邊。本實用新型極大地改善了電壓波形。同時,因每極下存在空槽,加大了定子鐵心的通風散熱面積。文檔編號H02K3/12GK201388136SQ20092010244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申請日期2009年4月21日優先權日2009年4月21日發明者任延生,劉瑞強,賀志學,雷平振申請人: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