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0:28:35

本實用新型屬於有機固體廢棄物堆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尤其應用於動物糞便、垃圾中分揀出的有機質、秸稈等堆肥過程。
背景技術:
堆肥是指在一定的人工控制條件下,通過生物化學作用,使垃圾中的有機成分分解轉化為比較穩定的腐殖肥料的過程,肥料發酵好後對物料進行造粒、烘乾、篩分、包裝等。而現有堆肥工藝過程存在物料發酵緩慢、發酵不充分的問題。因此,研究設計一種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通過對物料自動曝氣,加速物料發酵,增加產量,且節能效果好、投資小,增加經濟效益,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通過對物料自動曝氣,加速物料發酵,增加產量,且節能效果好、投資小的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設計一種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包括進氣管、曝氣管及曝氣孔,所述曝氣管包括曝氣主管,以及設於曝氣主管兩端的曝氣彎支管,所述曝氣孔包括設於彎支管端部的主氣孔和沿曝氣主管路分布的支氣孔;還包括電控閥門、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和PLC控制器,其中電控閥門安裝在進氣管上,電控閥門與PLC控制器電連接,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與PLC控制器通信連接;使用時,將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的探頭伸入物料中,對物料中的壓力、溫溼度進行實時監測,探頭將採集到的數據傳輸給PLC控制器,根據探頭反饋回的數據,PLC控制器通過控制電控閥門開合來自動控制曝氣時間及次數。
優選地,在上述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中,所述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固定設置在曝氣主管上。
優選地,在上述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中,所述PLC控制器為外置。
優選地,在上述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中,所述曝氣主管與曝氣彎支管之間為圓弧過渡連接。
優選地,在上述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中,所述曝氣主管與曝氣彎支管中心軸線的夾角α為90°。
優選地,在上述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中,所述曝氣主管與曝氣彎支管中心軸線的夾角α範圍為90°<α<180°。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通過增設電控閥門、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和PLC控制器,使用時將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的探頭伸入物料中,對物料中的壓力、溫溼度進行實時監測,探頭將採集到的數據傳輸給PLC控制器,根據探頭反饋回的數據,PLC控制器通過控制電控閥門開合來自動控制曝氣時間及次數。從而可實現對物料自動曝氣,加速物料發酵,增加了產量。而且該裝置為自動控制,則節能效果好,又節約了人力成本,故投資小。
此外,氣體依次流經進氣管、曝氣主管和曝氣彎支管,並由主曝氣孔和支曝氣孔向物料傳輸,曝氣孔分布合理、全面,以便給物料提供充分的氧氣,從而加速物料發酵,增加了產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序號:1、進氣管,2、曝氣主管,3、曝氣彎支管,4、主曝氣孔,5、支曝氣孔,6、電控閥門,7、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8、PLC控制器,9、圓弧過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以下實施例只是用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並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在以下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儀器元件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儀器元件。
實施例一:
參見圖1,圖中,本實用新型肥料發酵自動曝氣系統,包括進氣管1、曝氣主管2、曝氣彎支管3、主曝氣孔4、支曝氣孔5、電控閥門6、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7和PLC控制器8。
其中,曝氣彎支管設於曝氣主管兩端,主曝氣孔設於曝氣彎支管端部,支曝氣孔有多個,且沿曝氣主管路均布;電控閥門安裝在進氣管上,電控閥門與外置PLC控制器電連接,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與外置PLC控制器通信連接。
具體使用時,將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的探頭伸入物料中,對物料中的壓力、溫溼度進行實時監測,探頭將採集到的數據傳輸給PLC控制器,根據探頭反饋回的數據,PLC控制器通過控制電控閥門開合來自動控制曝氣時間及次數。氣體依次流經進氣管、曝氣主管和曝氣彎支管,並由主曝氣孔和支曝氣孔向物料傳輸。通過對物料自動曝氣,加速物料發酵,增加產量,且節能效果好、投資小。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固定及監測,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固定設置在曝氣主管上,即壓力及溫溼度檢測傳感器與曝氣主管集於一體。為了氣體傳輸順暢,曝氣主管與曝氣彎支管之間為圓弧過渡9連接。曝氣主管與曝氣彎支管中心軸線的夾角α為90°。
實施例二:
參見圖2,圖中,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結構相似,圖中相同編號代表意義相同,在此不再重述,其區別在於:本實施例曝氣主管與曝氣彎支管中心軸線的夾角α範圍為90°<α<180°。該夾角範圍設置,則進一步有助於氣體傳輸順暢。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進行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是與其它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參照即可。
上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具體參數進行變更,形成多個具體的實施例,均為本實用新型的常見變化範圍,在此不再一一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