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荔枝果實貯藏保鮮方法
2023-09-15 23:51:00 1
專利名稱:一種荔枝果實貯藏保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水果保鮮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荔枝果實貯藏保鮮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蒸枝chinensis Sona )的主產國,栽培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來,荔枝生產發展迅速,荔枝種植已經成為我國華南地區廣大農村脫貧致富的經濟支柱之一,栽培面積逐年增加,加上豐產穩產技術的普及應用,荔枝產量迅速提高,到2005年我國荔枝種植面積近60萬公頃,總產量接近140萬噸。但是,荔枝是一種很難貯藏的水果,採後極易腐爛變褐變質。我國荔枝貯運保鮮技術的總體水平不高是影響荔枝產業持續高效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生產的荔枝主要在國內銷售,出口量不多。荔枝採收後大部分未經商品化處理,除少量的出口荔枝外,大部分荔枝採後只採用簡單的泡沫箱加冰方法就運輸到北方市場,以粗放的初級農產品的形式進入市場流通,導致荔枝果實品質下降和腐爛,嚴重影響荔枝的質量和銷售價格,果農的收入受到嚴重影響。
目前,荔枝的保鮮方法主要有(1)化學方法公開號為CN200710030209. 2、CN200610031878. 7、CN200610123793.1等中國專利申請採用二氧化硫燻蒸,或者採用果酸、檸檬酸、蘋果酸、富馬酸二甲酯等有機酸類及多菌靈、託布津、伊邁唑、施保功、施保克等化學殺菌劑配製成的保鮮液浸泡荔枝果實來抑制微生物病害。化學法雖可有效地減少荔枝採後腐爛和品質劣變,但卻會致使荔枝果實中SO2、農藥的殘留量超標,難以達到綠色食品的標準,也直接影響了荔枝的出口外銷;(2)物理方法公開號為CN02134343. 8、CN200810027727. 3、CN200510031646. 7等中國專利申請主要採用超聲波、熱處理、二氧化碳、隔絕空氣、高壓處理和保鮮袋等方法處理鮮食荔枝,這些方法不同程度存在處理成本高和抑菌效果低等缺點;(3)保鮮劑與物理方法結合公開號為CN02115089. 3、CN200510089015. O、CN00130815. 7、CN99116038. X等中國專利申請主要採冰晶致冷技術和納米銀離子殺菌等化學與物理方法相結合等方式處理鮮食荔枝,但生產成本過高,抑菌時間較短,且不易推廣應用;(4)天然產物保鮮處理主要採用天然產物浸泡荔枝殺菌,例如公開號為 CN200410055506. 9、CN200610084201. X、CN200710027902. 4 等中國專利申請,分別採用美人蕉與大蒜的乙醇提取液、葡萄柚、鮮松葉、甘草、鮮荔枝葉提取液、蕉芋粉、納米甲殼素等天然產物浸泡殺菌,天然產物的製備工藝較複雜,成本高且抑菌效果難以與化學殺菌劑相比。
一氧化氮(NO)是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和防禦反應的重要分子,NO對植物葉片衰老的誘導作用很早就有報導,其作用與乙烯作用相關,可延長貨架期並改善果蔬採後貯藏的品質。但由於植物不僅對外加NO作出反應,而且本身亦產生大量的內源NO,所以不同瓜果的NO處理技術方案並不相同且不具有參照性。
關於NO作為一種抑菌劑來進行水果採後病害的研究較少。關於採用NO對荔枝採後病害抑制的研究和保鮮作用至今鮮有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荔枝保鮮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綠色、安全、無殘留、保鮮效果好、操作簡便及易於推廣的荔枝果實貯藏保鮮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提供一種荔枝果實貯藏保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成熟度為7 9成的新鮮荔枝,剔除病蟲害果和機械損傷果;
(2)將荔枝密閉在含有濃度為50 120u L/L的NO氣體的容器,處理時間為2 3小時。NO氣體處理果實後,用保鮮袋包裝,貯藏。
優選地,步驟(I)中所述的新鮮荔枝的成熟度為7 8成;最優選為8成成熟。
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的NO氣體的純度為大於或等於99. 9% ;
步驟(2)中所述的NO氣體的濃度優選為70 120 u L/L,步驟(2)中所述的NO氣體的濃度最優選為70 uL/L0
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的保鮮袋優選為厚度為0. 03mm的聚乙烯防霧保鮮袋。
步驟(2)中所述的貯藏,優選的貯藏條件為溫度3 4°C,相對溫度為90 95%。
本發明同時提供了所述荔枝保鮮方法在妃子笑、懷枝或糯米餈等品種的新鮮荔枝方面的保鮮應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荔枝保鮮方法,採用NO氣體對採後新鮮荔枝保鮮處理,一是可克服硫燻及其它化學殺菌劑處理導致的荔枝果肉SO2和農藥殘留量超標、果肉易產生異味等缺點,可延長荔枝的保鮮期,綠色、安全、無殘留、保鮮效果好,二是可以達到荔枝出口歐美發達國家的衛生和檢疫要求。
荔枝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熱帶水果,荔枝採收時炭疽病菌潛伏侵染率可達70% 90%,採收後很容易變褐腐爛,保鮮難度非常高。荔枝具有特殊的果皮結構,保鮮的技術方案需要結合其果皮結構;荔枝新鮮時果肉白色和剔透晶瑩,鮮美可口,一旦保鮮處理不當,一天之後,品質開始嚴重劣變和腐爛。所以對荔枝採後病害抑制的研究必須特別考慮對於果肉口感的影響作用。
本發明綜合分析總結荔枝的特點,不斷進行實驗研究,找到荔枝鮮果對NO作出反應與其本身產生的內源NO的平衡點,針對性地提供保鮮處理過程中使用的NO氣體50 u L/L 120 u L/L,獲得顯著的技術效果,尤其是當NO濃度達到70 u L/L時就能明顯抑制荔枝衰老及腐敗,有效延緩荔枝果實貯藏過程的衰老和品質劣變,延長貯藏期,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保持荔枝果肉本身的鮮香脆甜口感。
由於荔枝鮮果的特殊性,本發明進一步總結出優選的針對處理的荔枝品種,以及荔枝果實成熟度與處理效果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優選完整系統的優選技術方案。
本發明操作簡便,易於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但實施例本身並不對發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實施例1採收約8成熟的新鮮荔枝(品種「妃子笑」),先剔除病蟲害果,選擇大小均勻、成熟度一致、無機械損傷的果實,並清洗果實,分為8組,均置於密閉容器內第一組為對照,其它7組容器內充入純度為99. 9%的NO氣體使容器內一氧化氮(NO)濃度分別為50 uL/L,60 U I/L,70 u L/L, 80 u L/L, 90 u L/L, 100 u L/L, 120 U L/L,處理時間均為 2 小時,果實處理後均裝入厚度為0. 03 mm聚乙烯防霧保鮮袋中密封,置於室溫條件下貯藏,定期統計「妃子笑」荔枝的發病率。結果表明,在20°C條件下,採用NO處理「妃子笑」荔枝,可顯著抑制果實貯藏期間的採後病害,對照處理第15天發病率為93. 21%,70uL/L NO處理髮病率只有36. 5%。對照的發病率是70 uL/L NO處理的2. 55倍。試驗結果表明,NO處理可以顯著降低貯藏過程中荔枝果實的發病率。
表I 為 50 u L/L,60 u L/L, 80 u L/L, 90 u L/L, 100 u L/L, 120 U L/L 發病率
實驗結果。
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荔枝保鮮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挑選成熟度為7 9成的新鮮荔枝,剔除病蟲害果和機械損傷果; (2)將荔枝密閉在含有濃度為50 120u L/L的一氧化氮氣體的容器內,處理時間為2 3小時,處理完後,荔枝果實用保鮮袋包裝,貯藏。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荔枝保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I)中所述的新鮮荔枝的成熟度為8成熟。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荔枝保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的NO氣體的純度為大於或等於99. 9%。
4.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荔枝保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的NO氣體的濃度為 70 120 u 1/L。
5.根據權利要求
1或4所述荔枝保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NO氣體的濃度為70Ul/L0
6.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荔枝保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的保鮮袋為厚度為0.03 mm的聚乙烯防霧保鮮袋。
7.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荔枝保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貯藏的溫度為3 4。。。
8.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荔枝保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貯藏的相對溼度為90 95%。
9.一種權利要求
1、2、3、4、6、7或8所述荔枝保鮮方法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應用於妃子笑、懷枝或糯米餈荔枝品種的保鮮方面。
10.一種權利要求
9所述荔枝保鮮方法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應用於妃子笑、懷枝或糯米餈荔枝品種的保鮮方面。
專利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荔枝保鮮方法。挑選成熟度為7~9成的新鮮荔枝,剔除病蟲害果和機械損傷果後,將荔枝果實密閉於含有濃度為50~120μL/L的NO氣體的容器內,處理時間為2~3小時,NO氣體處理果實後用保鮮袋包裝、貯藏。經上述方法處理可顯著降低荔枝採後的腐爛率,並較好地保持果肉風味,克服燻硫保鮮方法和其它化學殺菌劑處理可能導致的荔枝果肉SO2和農藥殘留量超標、果肉易產生異味等缺點,提高荔枝貯運保鮮的食品安全性。
文檔編號A23B7/152GKCN103053680SQ20121033153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發明者李雪萍, 吳斌, 宋敏, 陳維信, 吳振先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