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門抗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3:59:45 2
專利名稱:一種車門抗凹裝置的製作方法
一種車門抗凹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技術方案涉及汽車車門製造領域。背景技術:
汽車工業的發展對汽車車身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車外覆蓋件的使用性能更受到關 注,對於車門來說,抗凹剛度是反映其使用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車門外板受外力作用,抵 抗凹陷撓曲,保持形狀穩定性的能力是體現其表面質量、保證剛度和降低汽車運行時產生 的噪音的重要體現。汽車製造廠對一定作用力下車門外板指定部位剛度的高低和發生永久 性變形的大小已經納入設計指標。在車門輕量化的前提下,車門抗凹剛度不足已經是汽車 製造廠在設計製造過程中必然遇到的問題之一。申請號為200820127933的一份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車門外板局部加強 裝置,該汽車車門外板局部加強裝置的特徵如下所述加強裝置位於門內板的缺口處,一端 與門外板採用結構膠連接,結構膠的布滿整個膠槽,形成有效的連接,另一端與門內板衝壓 成一體,並採用圓角過渡。為了解決汽車車門外板抗凹剛度不足問題,本發明提供另外一種車門抗凹裝置。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汽車車門外板抗凹剛度不足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車門抗凹裝置。本發明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包括截 面形狀為「弓」字形的抗凹加強板,所述抗凹加強板兩端與車門內板連接,中間通過膠與車 門外板粘連。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抗凹加強板與車門外板粘連所用的膠為膨脹膠, 所述抗凹加強板上設有用於塗膨脹膠的凹坑。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用於塗膨脹膠的凹坑至少為兩個且均勻設置,所 述抗凹加強板上用於塗膨脹膠的凹坑至少呈兩行分布。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用於塗膨脹膠的凹坑一面朝向車門外板。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抗凹加強板與車門內板連接方式為焊接。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抗凹加強板與車門外板之間留有間隙。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增加汽車車門抗凹加強板,與 車門外板貼合,達到提高車門抗凹剛度的效果。本發明解決汽車車門外板抗凹剛度不足問題,且生產工藝簡單,造價低,適應性 強,能夠在多種車型上通用。車門抗凹加強板與外板之間留有間隙,不會跟外板幹涉,影響車門外表面。
圖1為本發明一種車門抗凹裝置結構示意圖。
3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發明一種車門抗凹裝置與車門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A-A面的截面圖。圖5為圖3中的B-B面的截面圖。圖中各部件名稱如下抗凹加強板1,車門外板2,膨脹膠3,凹坑4。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展開說明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包括車門抗凹加強板;車門抗凹加強板截面形狀為近「弓」字 形結構。車門抗凹加強板兩端焊接在內板上,設計時,車門抗凹加強板與外板之間留有一定 間隙,不會跟外板幹涉,影響車門外表面;車門抗凹加強板上有若干凹坑,可以塗膨脹膠,經 過塗裝烘烤,膨脹膠膨脹,使得車門外板與車門抗凹加強板粘接;車門外板抗凹剛度增大很 多。以某車型為例沒有車門抗凹加強板之前,車門抗凹剛度凹陷,甚至汽車行使時車門有 噪音產生,增加車門抗凹加強板後,車門抗凹剛度明顯增強,汽車行駛時沒有噪音,使用者 感知效果好。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技術方案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 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的 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截面形狀為「弓」字形的抗凹加強板(1),所述抗凹加強板(1)兩端與車門內板連接,中間通過膠與車門外板(2)粘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抗凹加強板(1)與車門外板(2)粘連所用的膠為膨脹膠(3),所述抗凹加強板(1)上設有用於塗膨脹膠(3)的凹坑⑷。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塗膨脹膠(3)的凹 坑(4)至少為兩個且均勻設置,所述抗凹加強板(1)上用於塗膨脹膠(3)的凹坑(4)至少 呈兩行分布。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塗膨脹膠(3)的凹 坑⑷一面朝向車門外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抗凹加強板(1)與車門 內板連接方式為焊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抗凹加強板(1)與車門 外板(2)之間留有間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其包括截面形狀為「弓」字形的抗凹加強板,所述抗凹加強板兩端與車門內板連接,中間通過膠與車門外板粘連。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車門抗凹裝置增加汽車車門抗凹加強板,與車門外板貼合,達到提高車門抗凹剛度的效果。本發明解決汽車車門外板抗凹剛度不足問題,且生產工藝簡單,造價低,適應性強,能夠在多種車型上通用。車門抗凹加強板與外板之間留有間隙,不會跟外板幹涉,影響車門外表面。
文檔編號B60J5/04GK101934709SQ20091011433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1日
發明者曹德樂, 董寧偉, 郭潔平 申請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