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選擇式防偽圖標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9:50:3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選擇式防偽圖標。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現有的產品包裝表面都會設置一定的防偽標,是能粘貼、印刷、轉移在標的物表面、或標的物包裝、或標的物附屬物(如商品掛牌、名片以及防偽證卡)上,具有防偽作用的標識。防偽標籤的防偽特徵以及識別的方法是防偽標籤的靈魂,防偽是對那些以欺騙為目的且未經所有權人準許,而進行仿製或複製的活動所採取的防止措施。但是現有的防偽標貼在同樣的產品表面是相同的,信息量較小,極易被大量的仿製。現有技術急需一種信息量較大,不易被仿製的選擇式防偽圖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信息量較大,不易被仿製的選擇式防偽圖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選擇式防偽圖標,包括基層,所述基層上表面印刷有防偽二維碼底圖,所述防偽二維碼底圖上表面設置有透光選擇膜,所述透光選擇膜從上至下由上邊膜、第一拼接膜、中間拼接膜和下邊膜依次拼接組合而成;所述上邊膜、第一拼接膜和下邊膜為長條矩形膜且相互平行設置,所述中間拼接膜包括分別位於左右兩側的左中間拼接膜和右中間拼接膜;
所述第一拼接膜上設有第一信息重合點,所述左中間拼接膜上設有第二信息重合點,所述右中間拼接膜上設有第三信息重合點;所述第一信息重合點、第二信息重合點和第三信息重合點與防偽二維碼底圖重合疊加構成防偽二維碼組合圖;
所述第一信息重合點、第二信息重合點和第三信息重合點中的任意一個和防偽二維碼底圖重合疊加構成防偽二維碼選擇圖。
在使用時,通過使用智慧型手機掃描防偽二維碼組合圖獲得第一組防偽數據,然後根據廠商的提示信息,將第一拼接膜、左中間拼接膜和右中間拼接膜中的任意兩個膜揭起,獲得防偽二維碼選擇圖;這樣可以獲得兩個不同的防偽信息,這樣的防偽信息量是較大的,且通過手機掃描即可獲取,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防偽效果,不易被仿製。
作為優選的,所述透光選擇膜與基層粘接或者靜電吸附。這樣的設計使得透光選擇膜與基層連接較為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於:在使用時,通過使用智慧型手機掃描防偽二維碼組合圖獲得第一組防偽數據,然後根據廠商的提示信息,將第一拼接膜、左中間拼接膜和右中間拼接膜中的任意兩個膜揭起,獲得防偽二維碼選擇圖;這樣可以獲得兩個不同的防偽信息,這樣的防偽信息量是較大的,且通過手機掃描即可獲取,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防偽效果,不易被仿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防偽二維碼組合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防偽二維碼選擇圖形成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層;2、防偽二維碼底圖;3、上邊膜;4、第一拼接膜;5、左中間拼接膜;6、右中間拼接膜;7、下邊膜;8、第一信息重合點;9、第二信息重合點;10、第三信息重合點;11、防偽二維碼組合圖;12、防偽二維碼選擇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選擇式防偽圖標,包括基層1,所述基層1上表面印刷有防偽二維碼底圖2,所述防偽二維碼底圖2上表面設置有透光選擇膜,所述透光選擇膜從上至下由上邊膜3、第一拼接膜4、中間拼接膜和下邊膜7依次拼接組合而成;所述上邊膜3、第一拼接膜4和下邊膜7為長條矩形膜且相互平行設置,所述中間拼接膜包括分別位於左右兩側的左中間拼接膜5和右中間拼接膜6;
所述第一拼接膜4上設有第一信息重合點8,所述左中間拼接膜5上設有第二信息重合點9,所述右中間拼接膜6上設有第三信息重合點10;所述第一信息重合點8、第二信息重合點9和第三信息重合點10與防偽二維碼底圖2重合疊加構成防偽二維碼組合圖11;
所述第一信息重合點8、第二信息重合點9和第三信息重合點10中的任意一個和防偽二維碼底圖2重合疊加構成防偽二維碼選擇圖12。上述信息重合點可以是多個點的組合也可以為單個點。
所述透光選擇膜與基層1粘接或者靜電吸附。
在使用時,通過使用智慧型手機掃描防偽二維碼組合圖11獲得第一組防偽數據,然後根據廠商的提示信息,將第一拼接膜4、左中間拼接膜5和右中間拼接膜6中的任意兩個膜揭起,獲得防偽二維碼選擇圖12,再次對產品的真實性進行檢驗。這樣的防偽操作中,防偽二維碼選擇圖12的獲取是動態的,是在多組數據中根據生產商的現場回饋而獲得的,具有不易被仿製的特點。
廠商的提示信息的獲取可以直接通過電話獲取或者通過第一次掃描同時獲取,一般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對防偽二維碼組合圖11掃描後會獲得一個回饋信息,所述回饋信息裡面除了對產品的真實性進行說明之外還可以附有廠商的提示信息,比如通過圖形告知消費者將第一拼接膜4、左中間拼接膜5和右中間拼接膜6中的哪兩個膜揭起,圖2中以將第一拼接膜4和左中間拼接膜5揭起為例,將右中間拼接膜6保留,將第三信息重合點10與防偽二維碼底圖2重合疊加構成防偽二維碼選擇圖12。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