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潤滑軸承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20:57:55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潤滑軸承。
背景技術: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係數,並保證其迴轉精度,目前現有的軸承,一般不具有自動潤滑功能,在使用時間長了會出現缺油狀況,如果操作人員不能及時加油就會增加軸承的摩擦,降低其使用壽命,所以操作人員會經常給軸承加油,增加軸承的潤滑效果,給操作人員帶來極大的不便,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自潤滑軸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潤滑軸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不具有自動潤滑功能,給操作人員帶來極大不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潤滑軸承,包括內軸圈和外軸圈,所述內軸圈位於外軸圈的內腔,所述內軸圈與外軸圈之間均勻設置有滾珠,所述外軸圈的內壁設置有兩組外擋架,且兩組外擋架分別位於滾珠的前後兩側,所述內軸圈的外壁設置有兩組內擋架,且兩組內擋架分別位於滾珠的前後兩側,所述內軸圈的內腔開設有儲油槽,所述儲油槽的外壁開設有加油口,所述內軸圈的底部開設有滴油口,且滴油口與儲油槽連通,所述滾珠的內腔開設有存油腔,所述滾珠的頂部開設有滲油口,且滲油口與存油腔連通。
優選的,所述外擋架和內擋架與滾珠的接觸面均開設有倒角。
優選的,所述加油口的表面配設有塞蓋。
優選的,所述內軸圈為高碳鋼GCr15內軸圈,所述外軸圈為高碳鋼GCr15外軸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儲油槽和加油口的設置,可以對軸承進行加油存儲,通過滴油口的設置,可以對軸承進行自動緩慢加油,使軸承始終保持潤滑效果,通過存油腔和滲油口的設置,可以對軸承內多餘的油進行存儲,並且在軸承無油情況下能夠排出潤滑,增加軸承的潤滑時間和使用壽命,不需要操作人員經常加油,給操作人員帶來很多便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滾珠結構示意圖。
圖中:1內軸圈、2外軸圈、3滾珠、4外擋架、5內擋架、6儲油槽、7加油口、8滴油口、9存油腔、10滲油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潤滑軸承,包括內軸圈1和外軸圈2,所述內軸圈1位於外軸圈2的內腔,所述內軸圈1與外軸圈2之間均勻設置有滾珠3,所述外軸圈2的內壁設置有兩組外擋架4,且兩組外擋架4分別位於滾珠3的前後兩側,所述內軸圈1的外壁設置有兩組內擋架5,且兩組內擋架5分別位於滾珠3的前後兩側,所述內軸圈1的內腔開設有儲油槽6,所述儲油槽6的外壁開設有加油口7,所述內軸圈1的底部開設有滴油口8,且滴油口8與儲油槽6連通,所述滾珠3的內腔開設有存油腔9,所述滾珠3的頂部開設有滲油口10,且滲油口10與存油腔9連通。
其中,所述外擋架4和內擋架5與滾珠3的接觸面均開設有倒角,減少阻力,方便滾珠3的滾動,所述加油口7的表面配設有塞蓋,既可以防止儲油槽6內腔被汙染,又可以防止油的外漏,起密封作用,所述內軸圈1為高碳鋼GCr15內軸圈,所述外軸圈2為高碳鋼GCr15外軸圈,硬度高,耐磨性好,增加內軸圈1和外軸圈2的使用壽命。
工作原理:將油通過加油口7注入儲油槽6的內腔,並蓋好塞蓋,軸承轉動時,滾珠3跟隨轉動,內軸圈1或外軸圈2會跟隨機械旋轉體一起轉動,儲油槽6內腔的油會隨著滴油口8慢慢滴出,對軸承起潤滑作用,如果軸承內腔油不慎過多時,由於滾珠3的轉動,油會通過滲油口10流入存油腔9的內腔進行存儲,當存油腔9內腔油存滿時,由於沒有空氣的介入,軸承內腔油會將滲油口10密封,當軸承內腔無油時,會存有空氣,空氣進入存油腔9的內腔,使油慢慢流出,對軸承起潤滑作用,使軸承能夠自動潤滑,增加軸承的使用壽命。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