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爐爐口護板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03:35:2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感應爐爐口護板,屬於冶金行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感應爐廣泛的用於金屬冶煉中,使用最為頻繁的是中頻感應爐。其工作原理:利用交變電磁場在金屬中形成渦流,並利用渦流加熱來熔煉或加熱金屬,從而實現金屬的熔煉或者熱加工處理,其中交變電磁場是通過感應線圈實現的。
在中頻感應爐中,位於感應圈與被加熱熔化的金屬之間的填充物稱為爐襯,爐襯由耐火材料、隔熱層和絕緣層組成,其中感應爐爐口是感應爐的重要組成部分,爐口在冶煉過程中主要起進料、出料、排放爐內產生的煙塵煙氣,在加料的過程中爐口處爐襯極容易因為機械衝擊力造成損壞,造成沙粒脫落汙染鐵水,形成潛在質量隱患,甚至會影響爐襯的安全使用以及澆築過程中鐵水的流速,但是在以往感應爐設計中不太注重爐口位置爐襯的防護,或者是整體預製磚塊或者分塊式護板等簡單的防護,這就會造強度不足、防護不到位等弊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感應爐爐口護板,採用了整體式結構設計,消除了以往設計中強度不足、防護不到位等弊端,並且安裝方便,結構簡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感應爐爐口護板,其特徵在於:包括護板本體及均勻設置於護板本體外側圓周上若干個安裝臺,所述護板本體為厚度為a的環形圓盤,環狀圓盤上設置V形開口,其開口的大小與感應爐的爐嘴相配合,開口角度為α,所述安裝臺的中間位置設置螺栓孔,用於與感應爐外壁的安裝架相固定。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護板靠近感應爐爐口處厚度大於護板邊緣處厚度。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護板本體外側圓周上均勻設置若干個吊裝把。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護板本體上表面均勻設置若干個吊耳,吊裝把位於同一圓周上。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於:吊裝把的個數至少為2個。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護板厚度值a介於45~55mm。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於:開口角度α介於40°~50°之間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於:安裝臺的個數至少為3個。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感應爐爐口護板,採用整體式鑄造,消除以往分體式護板設計以及整體預製磚塊設計中強度不足,防護不到位的弊端,並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對護板本體的厚度進行了合理化的設計,使之處於45~55mm之間,同時,優選為50mm,這樣既保證了爐口護板的強度,同時避免設計厚度過大,造成生產工藝複雜,造型困難,澆注參數難以控制等缺陷,若厚度過小,可能會強度不夠,成型模具設計複雜,澆注過程中爐口護板表面的平直度難以控制。
環狀圓盤上設置V形開口,其開口的大小與感應爐的爐嘴相配合,開口角度為α,開口角度α介於40°~50°之間,如果開口過大,需要用爐襯或者其他高溫材料將兩者之間的空隙填滿,這無疑會造成防護程度不高,如果開口角度過小,與感應爐的澆口的尺寸不相匹配,還需後續的加工,加重人力物力的投入,增加了生產成本。
護板靠近感應爐爐口處厚度大於護板邊緣處厚度,可以防止護板上鐵屑或者雜質在清理過程進入爐內,造成鐵液化學成分的變化以及流入不必要的雜質,造成鑄件出現夾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其中,1、護板本體,2、安裝臺,3、吊裝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感應爐爐口護板,用於冶金行業中感應爐的爐口防護,目的是保護爐口部分爐襯,便於出爐前對鐵屑碎料等的清理,防止出爐時損壞爐襯與清理不乾淨的碎料對鐵水造成汙染。其中感應爐爐口護板,包括護板本體1及均勻設置於護板本體外側圓周上若干個安裝臺2,護板本體1為厚度為45~55mm的環形圓盤,其製造方法採用澆注工藝,依據普通碳素結構鋼材質設計成分,並按照感應爐爐口的實際尺寸製作相應的砂型,嚴格控制澆注速度與澆注溫度,得到整體式爐口護板,消除以往設計中的分體式設置中存在的強度不足、防護不到位等弊端,便於清理與防護,其中對護板本體1的厚度進行了合理化的設計,使之處於45~55mm之間,同時,優選為50mm,這樣既保證了爐口護板的強度,同時避免設計厚度過大,造成生產工藝複雜,造型困難,澆注參數難以控制等缺陷,若厚度過小,可能會強度不夠,成型模具難以控制,澆注過程中爐口護板表面的平直度難以控制。
同時,環狀圓盤上設置V形開口,其開口的大小與感應爐的爐嘴相配合,開口角度為β,開口角度β介於40°~50°之間,如果開口過大,需要用爐襯或者其他高溫材料將兩者之間的空隙填滿,這無疑會造成防護程度不高,如果開口角度過小,與感應爐的澆口的尺寸不相匹配,還需後續的加工,加重人力物力的投入,增加了生產成本。
護板本體1外側圓周上若干個安裝臺2,安裝臺2的中間位置設置螺栓孔,用於與感應爐外壁的安裝架相固定,安裝臺與安裝架之間採用螺栓固定,防止護板在使用過程位置的偏移,增加了安全使用性,其中安裝臺2的個數至少為3個。
護板本體靠近感應爐爐口處厚度大於護板本體邊緣處厚度,可以防止護板上鐵屑或者雜質在清理過程進入爐內,造成鐵液化學成分的變化以及流入不必要的雜質,造成鑄件出現夾渣。
為了便於爐口護板的安裝方便,在爐口護板上設置吊裝把3,可以設置於護板本體1外側圓周,至少設置兩個吊裝把3,保證吊裝把的對稱性,提高吊裝的安全性。為了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方案,將吊裝把3均勻設置於護板本體1上表面,如圖2所示,吊裝把位於同一圓周上,保證吊裝的對稱性,一方面解決了吊裝的方便性,另一方面,為冶煉工人的操作提供了方便,避免不必要的剮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