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鎖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02:03:1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鎖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氣動鎖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自鎖設備在各行各業中都有應用,已成為人們常用的設備之一。現有的可以實現自鎖的結構都是人工實現的,一旦被鎖緊的物體施加給起到自鎖作用的零件上的力過大時,人工去手動解鎖就需要克服施加在起到自鎖作用零件上的力,一來需要操作人員施加很大的外力,二來容易對操作人員的手造成傷害,嚴重時更無法實現解鎖。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人工操作的自鎖結構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氣動鎖解裝置。該氣動鎖解裝置的自鎖、解鎖均是自動完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端蓋、鎖杆、回位彈簧、調整螺杆及調整螺母,其中殼體與所述端蓋螺紋連接,並通過該端蓋安裝在需要進行自鎖的物體上,所述鎖杆與殼體密封連接,該鎖杆的一端位於殼體內,另一端由所述端蓋穿出、並與該端蓋密封連接,所述鎖杆的一端上套有回位彈簧,該回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鎖杆相連,另一端連接於所述殼體內部的底面,所述調整螺杆的一端由殼體底部穿入,與所述鎖杆的一端螺紋連接,該調整螺杆的另一端位於所述殼體外部,並螺紋連接有調整鎖杆行程的調整螺母;所述殼體內部由鎖杆分為獨立的兩個腔室,所述回位彈簧容置於靠近殼體底部的一個腔室內,另一個靠近端蓋的腔室側壁上開有進出氣口,該進出氣口與氣源相連通;所述鎖杆通過回位彈簧的彈力實現自動自鎖,並通過由所述進出氣口進氣作用於鎖杆上使該鎖杆縮回實現解鎖;
其中:所述鎖杆呈柱狀,中間沿徑向向外延伸形成活塞,即該鎖杆的軸向截面為「十」字形,所述活塞的外圓周表面通過活塞油封與殼體的內壁密封接觸;所述回位彈簧位於活塞與殼體的底部之間,該回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活塞相連;
所述鎖杆位於端蓋外的另一端設有滾珠,該鎖杆位於所述殼體內的一端端部設有與調整螺杆螺紋連接的螺紋孔;
所述調整螺杆上分別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及調整螺母,該鎖緊螺母位於所述殼體內、與所述鎖杆一端的端部抵接,所述調整螺母位於殼體外、與該殼體底部抵接;
所述殼體為一端開口的筒狀結構,開口端與所述端蓋螺紋連接,底部開有供所述調整螺杆穿過的光孔;
所述端蓋的邊緣沿圓周方向均布有多個用於與進行自鎖物體連接的固定螺孔,該端蓋通過油封及密封圈與所述鎖杆密封連接;
所述鎖杆、殼體、端蓋及調整螺杆的軸向中心線共線,且與所述進出氣口的軸向中心線相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通過回位彈簧或注入的氣體分別作用於鎖杆,使鎖杆沿軸向移動,自動實現自鎖或解鎖,無需再由人工操作。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拆裝方便。
3.本實用新型自動自鎖後,回位彈簧始終作用於鎖杆,自鎖狀態穩定。
4.本實用新型鎖杆一端設置了滾珠,在進行自鎖物體相對移動時,鎖杆的弧面與物體表面之間摩擦力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其中:1為鎖杆,2為油封,3為固定螺孔,4為進出氣口,5為殼體,6為活塞,7為活塞油封,8為回位彈簧,9為鎖緊螺母,10為調整螺杆,11為調整螺母,12為端蓋,13為密封圈,14為滾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5、端蓋12、鎖杆1、回位彈簧8及調整螺杆10,其中殼體5為一端開口的筒狀結構,開口端的內壁制有內螺紋,底部開有供調整螺杆10穿過的光孔。端蓋12與殼體5的開口端螺紋連接,在端蓋12的中間開有供鎖杆1穿出的通孔,並在通孔的孔壁上沿徑向設有多個凹槽,該凹槽內分別容置有油封2及密封圈13;端蓋12的邊緣沿圓周方向均布有多個用於安裝在進行自鎖物體上的固定螺孔3,每個固定螺孔3內均插有螺栓,通過螺栓固接在進行自鎖的物體上。
鎖杆1呈柱狀,中間沿徑向向外延伸形成活塞6,即該鎖杆1的軸向截面為「十」字形。鎖杆1的一端及活塞6均位於殼體5內,另一端由端蓋12上的通孔穿出、並通過油封2及密封圈13與端蓋12密封連接。活塞6的外圓周表面通過活塞油封7與殼體5的內壁密封接觸。鎖杆1位於端蓋12外的另一端設有滾珠14,該鎖杆1位於殼體5內的一端端部設有與調整螺杆10螺紋連接的螺紋孔。殼體5的內部由鎖杆1上的活塞6分為獨立的兩個腔室,其中靠近殼體5底部的一個腔室(即活塞6與殼體5底部之間的腔室)內容置有回位彈簧8,該回位彈簧8套在鎖杆1的一端上,一端與活塞6相連,另一端連接於殼體5內部的底面。在靠近端蓋12的腔室(即活塞6與端蓋12之間的腔室)側壁上開有進出氣口4,該進出氣口4與氣源相連通。
調整螺杆10的一端由殼體5底部的光孔穿入,與鎖杆1一端端部的螺紋孔螺紋連接,該調整螺杆10的另一端位於殼體5外部;調整螺杆10上分別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9及調整螺母11,鎖緊螺母9位於殼體5內、與鎖杆1一端的端部抵接,防止調整螺杆10脫離鎖杆1;調整螺母11位於殼體5外、與殼體5底部抵接,通過調整調整螺杆10露出殼體5的長度來調整鎖杆1的行程。
本實用新型的鎖杆1、殼體5、端蓋12及調整螺杆10的軸向中心線共線,且與進出氣口4的軸向中心線相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本實用新型可應用於兩個相對伸縮物體之間的自鎖與解鎖,如可伸縮機動車的伸縮車架之上。以安裝在可伸縮機動車的伸縮車架上為例:
自鎖:整個裝置通過端蓋12固接在伸縮車架上,鎖杆1上的活塞6在回位彈簧8的彈力作用下始終使鎖杆1的一端抵接於伸縮車架的表面;鎖杆1的一端設有滾珠14,與伸縮車架表面滾動接觸,可減小與伸縮車架表面的摩擦,便於伸縮車架的伸縮。當內外兩個伸縮車架上的鎖孔重合時,鎖杆1的一端在回位彈簧8的彈力作用下由活塞6帶動、自動插入鎖孔內,實現自動自鎖。
解鎖:需要解鎖時,機動車上的氣源通過進出氣口4向殼體內注入氣體(氣壓可為8個大氣壓),通過注入的氣體對鎖杆1上的活塞6施加壓力,進而通過活塞6沿軸向壓縮回位彈簧8,帶動鎖杆1縮回,鎖杆1的一端由內外兩個伸縮車架上的鎖孔抽出,內外兩個伸縮車架可相對伸縮,兩個鎖孔相互錯開,實現自動解鎖。解鎖後,停止注入氣體,活塞6在回位彈簧8的彈力作用下使鎖杆1一端的滾珠14抵接於伸縮車架表面,一旦兩鎖孔再次重合,鎖杆1在回位彈簧8的彈力作用下自動插入鎖孔內,實現自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