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心臟按摩復甦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1:09:30
專利名稱:胸外心臟按摩復甦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胸外心臟按摩復甦器。
全國每年因突發性心跳停止而死亡的病人佔死亡人數比例非常大,而目前最適用的急救方法之一就是採用傳統手掌根部按壓胸骨下段的方法,即胸外心臟按壓法,本方法最大的缺陷一是具有費力、效差、不能形成負壓,不能使周圍血液回流至心腔,復甦成功率低;二是要求操作人員肘關節伸直,手掌根部按壓,否則效果不佳,如操作者手、肘不能正確進行,則可延誤搶救;三是雙手胸外按壓時,操作者之壓力不均衡,不易掌握壓力(易出現壓力過大或過小),影響心臟復甦成功率;四是如操作者手指及手掌一齊按壓易造成肋骨骨折、氣胸、肝破裂等併發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根據上述之不足,設計出了一種可提高心臟復甦成功率,減少病死率,而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胸外心臟按摩復甦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方案實現,它主要由橡皮碗和操作手柄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橡皮碗內壁為園球面,外壁頂端隆起部分有一園形凹槽,操作手柄結構與汽車方向盤相似,手柄中心處由筋板連接一外園直徑與凹槽直徑相同的空心柱,並與凹槽為緊配合,從而使手柄與橡皮碗二者聯為一體,空心立柱上部直徑大於下部,成一園臺狀。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一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於推廣;二是在使用中能形成足夠的負壓,可使胸腔擴張,促進周圍血液(上、下腔靜脈血)流入心腔,有利於心臟復甦,提高了復甦成功率;三是壓力均衡,易於掌握,避免了傳統人工按壓壓力不均衡之弊端。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操作手柄A向視圖。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橡皮碗(1)和操作手柄(2)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橡皮碗內壁為園球面,外壁頂端隆起部分(3)中間有一園形凹槽,操作手柄(2)的結構與汽車方向盤相似(如圖2所示),手柄(2)的中心處由筋板(4)連接一外園直徑與凹槽直徑相同的空心立柱(5),且與凹槽為緊配合,從而使手柄(2)與橡皮碗(1)相配為一體,立柱上部(6)的直徑大於立柱下部,成一園臺狀,以使立柱定位,本實用新型可製成大、中、小三種型號,其橡皮碗(1)的直徑在5-10cm之間,其中大型號按摩復甦器,可在操作手柄(2)的兩邊裝有可摺疊式耳板(7),以便在急救時雙手握住耳板進行操作;以上所述的操作手柄(2)、筋板(4)、空心立柱(5)所用材料為硬質非金屬材料,在加工時鑄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操作者手握按摩復甦器柄端將按摩器放置於病人胸骨下端,有節奏地向下按壓,成人頻率60-80次/分,兒童100次/分左右。
權利要求1.一種胸外心臟按摩復甦器,其特徵在於它的結構主要由橡皮碗(1)和操作手柄(2)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橡皮碗(1)的內壁為園球面,外壁頂端隆起部分(3)中間有一園形凹槽,操作手柄(2)的結構與汽車方向盤相似,操作手柄(2)的中心處由筋板(4)連接一外園直徑與凹槽直徑相同的空心立柱(5),且與凹槽為緊配合,從而使操作手柄(2)與橡皮碗(1)緊配為一體,空心立柱(5)上部(6)的直徑大於空心立柱的下部,成一園臺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心臟按摩復甦器,其特徵在於橡皮碗(1)的直徑在5-10cm之間可製成大、中、小三種型號,其中在大型號中,操作手柄(2)的兩邊還裝有可摺疊式耳板(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心臟按摩復甦器,其特徵在於操作手柄(2)、筋板(4)和空心立柱(5)在加工時鑄為一體,所用材料為硬質非金屬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胸外心臟按摩復甦器。它主要由橡皮碗和操作手柄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橡皮碗內壁為圓球面,外壁頂端有一帶有圓形凹槽的隆起部分,操作手柄的結構與汽車方向盤相似,它包括手柄、筋板和空心立柱三部分,操作手柄與橡皮碗由空心立柱和凹槽之間的緊配合聯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復甦成功率高等特點,是醫療單位臨床使用中極佳的急救設備。
文檔編號A61H13/00GK2202529SQ9421679
公開日1995年7月5日 申請日期1994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1994年7月11日
發明者焦富勇, 高德義, 王寶璋 申請人:焦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