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吸盤式胸外心臟復甦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1:05:10 1
專利名稱:雙向吸盤式胸外心臟復甦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它適用於心臟驟停時進行胸外心臟復甦術。
現有專利申請號為93214271.0的槓桿吸盤式胸外心臟按壓器,背部無吸盤固定,在提拉時軀幹被提起,是靠重力使胸廓復張,但胸腔容積增大仍不充分,而且由於提拉幅度大,前胸吸盤附著處軟組織易損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靠許多吸盤固定背部,前胸吸盤下壓上提時幅度減小,使胸廓縮張更有效的心臟復甦器械產品。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利用鋼材零件通過連接實現了由託板(1)、立杆(2)、橫杆(3)構成槓桿機構系統。託板(1)上面附著許多小橡膠吸盤(5)。橡膠吸盤(7)通過調位滑套(11)和活動節(6)與橫杆(3)相連。「U」型行程標尺立杆(4)上設有決定橡膠吸盤(7)升降幅度的定位銷釘(10)穿過的定位孔(13)。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出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參照
圖1,立杆(2)通過析疊關節(8)與託板(1)固定連接,立杆(2)與橫杆(3)由銷軸連接,調位滑套(11)套於橫杆(3)上,活動節(6)的凹槽座嵌入橡膠吸盤(7)內,活動節(6)的頭部與調位滑套(11)固定連接,「U」型行程標尺立杆(4)通過摺疊關節(9)與託板(1)固定連接,固定手柄(12)與託板(1)固定連接,定位銷釘(10)插入定位孔(13)中,小橡膠吸盤(5)固定於託板(1)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向吸盤式胸外心臟復甦器,使用時,將託板(1)置於仰臥病人背下,小橡膠吸盤(5)吸附住背部皮膚使軀幹固定,將橡膠吸盤(7)吸附於胸骨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的體表位置上,橫杆(3)置於兩定位銷釘(10)之間,調整兩定位銷釘(10)的位置確定所需的下壓與上提幅度,一手握住手柄(12)固定託板(1),另一手握住橫杆(3),下壓時心臟泵血,提拉時胸腔容積快速增大,胸腔負壓增大使回心血量增加,提高心輸出量,利於心臟復甦。該裝置由於設置了小橡膠吸盤(5)可以更有效地改變胸腔容積大小,通過「胸泵」原理建立人工循環,同時也可產生一定的肺通氣量,提高血氧,排出二氧化碳。「U」型行程標尺立杆(4)上的定位銷釘(10)可以更有效更準確地控制下壓和提拉幅度。手柄(12)使裝置穩定,避免裝置搖擺影響下壓與提拉效果。活動節(6)保證了橡膠吸盤(7)的垂直運行狀態。該裝置可摺疊,操作方便迅捷,可明顯提高心臟復甦的成功率。
權利要求1.一種雙向吸盤式胸外心臟復甦器,其特徵在於立杆(2)通過摺疊關節(8)與託板(1)固定連接,立杆(2)與橫杆(3)由銷軸連接,調位滑套(11)套於橫杆(3)上,活動節(6)的凹槽座嵌入橡膠吸盤(7)內,活動節(6)的頭部與調位滑套(11)固定連接,「U」型行程標尺立杆(4)通過摺疊關節(9)與託板(1)固定連接,固定手柄(12)與託板(1)固定連接,定位銷釘(10)插入定位孔(13)中,小橡膠吸盤(5)固定於託板(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心臟驟停時進行胸外心臟復甦的雙向吸盤式胸外心臟復甦器。其特點是由託板(1)、立杆(2)、橫杆(3)構成槓桿機構系統,託板(1)上附有小橡膠吸盤(5),橫杆(3)上設有橡膠吸盤(7)。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心臟驟停急救時,通過下壓橡膠吸盤(7)使心臟泵血,提拉時,胸腔負壓增大,回心血量增加,建立更有效的人工循環,同時也可產生一定的肺通氣量,可以明顯提高心臟復甦的成功率。
文檔編號A61H31/00GK2155215SQ9321963
公開日1994年2月9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27日
發明者周曉光, 周秋連, 王立祥, 汪琪, 張健鵬 申請人:北京北大方正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