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腰椎牽引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1:19:05
專利名稱:一種腰椎牽引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領域的理療裝置,尤其涉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腰椎牽引治療儀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普遍採用牽引的方法,以鬆弛腰椎間盤的壓力,使之有效復位,從而緩解症狀,達到治癒的目的。目前醫院常用的治療腰椎病的牽引床體積較大,操作複雜,費用高,也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避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腰椎牽引治療儀,病人無須到醫院去,也無須他人幫助就可以完成對自己的牽引。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腰椎牽引治療儀,包括上牽引帶、下牽引帶、左右對稱的外拉杆、內拉杆、棘輪、手柄;上牽引帶固定在外拉杆上部,下牽引帶固定在內拉杆下部;外拉杆上部有腋託中間空心且下部有開口,內拉杆從外拉杆的下部開口伸入其內並與之形成滑配合,棘輪位於外拉杆上,棘輪的一部分伸入該外拉杆並緊壓在內拉杆的棘齒條上,棘輪連接手柄。
同現有水平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使用方法簡單,病人無須到醫院去,也無須他人幫助,躺在床上或站著、坐著都可以完成對自己的牽引;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治療費用低廉。
圖1是本實用新型腰椎牽引治療儀的示意圖;圖2是圖1中C-C的剖視圖;圖3是圖1中A點的放大圖;圖4是圖3中B-B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各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圖2所示的腰椎牽引治療儀,包括上牽引帶5,下牽引帶6,左右對稱的外拉杆31和32,腋託21和22,內拉杆38和39、棘輪41和42、手柄11和12。外拉杆31和32中間空心且下部有開口,內拉杆38和39分別從外拉杆31和32的下部開口伸入其內並與之形成滑配合。棘輪41和42位於外拉杆31和32上,所述棘輪41和42的一部分伸入該外拉杆31和32並緊壓在內拉杆38和39上,手柄11和12與棘輪41和42連接。如圖3、圖4所示,腰椎牽引治療儀的內拉杆38和39上有棘齒條,棘輪41和42嵌入所述棘齒條鎖住內拉杆38和39,使之不能回縮。
使用時病人將上牽引帶5在胸部紮緊,將下牽引帶6在腰部紮緊,將左右對稱的外拉杆31、32和內拉杆38、39分別紮緊在上牽引帶5和下牽引帶6上,雙手反覆扳動手柄11、12,這時棘輪41、42就推動內拉杆38、39上的棘齒條,使得內拉杆38、39從外拉杆31、32中向外延伸,從而使得上牽引帶5和下牽引帶6之間的距離張大,腰椎也就得到了牽引。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運用手柄11、12扳動安裝在外拉杆31、32上的棘輪41、42,進而產生對內拉杆38、39上的棘齒條單向推動的力來達到牽引的目的,病人無論是躺著、站著或坐著都可以完成對自己的牽引。
所述腰椎牽引治療儀可以用來治療腰酸背疼、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疼等多種疾病。
權利要求1.一種腰椎牽引治療儀,包括上牽引帶(5),下牽引帶(6),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左右對稱的外拉杆(31、32),腋託(21、22),內拉杆(38、39)、棘輪(41、42)、手柄(11、12),外拉杆(31、32)中間空心且下部有開口,內拉杆(38、39)分別從外拉杆(31、32)的下部開口伸入其內並與之形成滑配合,棘輪(41、42)位於外拉杆(31、32)上,所述棘輪(41、42)的一部分伸入該外拉杆(31、32)並緊壓在內拉杆(38、39)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牽引治療儀,其特徵在於內拉杆(38、39)上有棘齒條,棘輪(41、42)的一部分嵌入所述棘齒條,使之只能單向運動不能回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腰椎牽引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11、12)與棘輪(41、42)相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腰椎牽引治療儀,包括上牽引帶、下牽引帶、左右對稱的外拉杆、內拉杆、棘輪、手柄;上牽引帶固定在外拉杆上部,下牽引帶固定在內拉杆下部;外拉杆上部有腋託中間空心且下部有開口,內拉杆從外拉杆的下部開口伸入其內並與之形成滑配合,棘輪位於外拉杆上,棘輪的一部分伸入該外拉杆並緊壓在內拉杆的棘齒條上,棘輪連接手柄。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使用方法簡單,病人無須到醫院去,也無須他人幫助,躺在床上或站著、坐著都可以完成對自己的牽引;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治療費用低廉。
文檔編號A61F5/048GK2676868SQ20032012889
公開日2005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28日
發明者徐安順, 徐溢清 申請人:徐安順, 徐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