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英音叉諧振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1:48:40
專利名稱:一種石英音叉諧振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諧振器,尤其涉及一種石英音叉諧振器。
背景技術:
石英晶片在微觀組成上是指氧和矽的原子相互牽連交錯地排列而成, 一般 的石英晶片叫做俗稱水晶,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它具有壓電效應,交變力作用
下,石英的兩個面產生交變的電荷;在交變電場的作用下,石英晶片產生形變 振動,機械應力壓電晶體產生電極化叫壓電正效應,結晶體在電場中形變叫逆 效應,並且石英晶片的彈性振蕩幅度與晶體中產生的交流電壓大小是相吻合的。 採用音叉方式的諧振器在現有的同類產品中,由於其兩端的音叉臂振動部分相 互影響較大,產品的耐衝擊性差、使用壽命短;此外,還存在著體積較大,功 耗高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石英音叉諧振器,以克服現有產品的元件之間相 互影響、耐沖擊性較差、功耗較多、使用壽命較短的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石英音叉諧振器,包括石英晶片、外殼、焊錫絲、可伐圈、引線、玻 璃珠及兩個音叉臂,所述的外殼由鋅白銅材料製成,所述的音叉臂置於外殼的 內部,所述的兩個音叉臂上分別設有均勻分布的石英晶片,兩個音叉臂的中間 連接處為半圓弧形狀;音叉臂下部的音叉底部的中心位置嵌有焊錫絲,焊接絲 的下端連接引線;音叉底部與下側的玻璃珠之間設有可伐圈,玻璃珠套於可伐 圈內,可伐圈的側面緊貼外殼;與焊錫絲連接的引線依次穿過可伐圈與玻璃珠 並引出至外殼的外部。
本發明所述的石英音叉諧振器的有益效果為將振動部分結合在一起各自 互不影響,可滿足使用者對頻率的需要;採用石英晶片使得整個諧振器的穩定
性增強、防振性能好、使用壽命強;振動頻率更低、加強了產品的耐衝擊性, 具有較小的體積、功耗較多。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石英音叉諧振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石英晶片;2、外殼;3、焊錫絲;4、可伐圈;5、引線;6、玻璃珠;7、 音叉臂;8、音叉底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石英音叉諧振器,包括石英晶片1、外 殼2、焊錫絲3、可伐圏4、引線5、玻璃珠6及兩個音叉臂7,外殼2由鋅白 銅材料製成,音叉臂7置於外殼2的內部,兩個音叉臂7上分別設有均勻分布 的石英晶片1,兩個音叉臂7的中間連接處為半圓弧形狀;音叉臂7下部的音 叉底部8的中心位置嵌有焊錫絲3,焊接絲3的下端連接引線5,引線5連接外 部裝置即可驅動整個諧振器的諧振工作;音叉底部8與下側的玻璃珠6之間設 有可伐圈4,玻璃珠6套於可伐圈4內,可伐圈4的側面緊貼外殼2,具有增強 密封性的作用;與焊錫絲3連接的引線5依次穿過可伐圈4與玻璃珠6,從而 引出至外殼2的外部。
權利要求
1、一種石英音叉諧振器,包括石英晶片、外殼、焊錫絲、可伐圈、引線、玻璃珠及兩個音叉臂,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殼由鋅白銅材料製成,所述的兩個音叉臂置於外殼內部,所述的兩個音叉臂上分別設有均勻分布的石英晶片,兩個音叉臂的中間連接處為半圓弧形狀;音叉臂下部的音叉底部的中心位置嵌有焊錫絲,焊接絲的下端連接引線;音叉底部與下側的玻璃珠之間設有可伐圈,玻踽珠套於可伐圈內,可伐圈的側面緊貼外殼;與焊錫絲連接的引線依次穿過可伐圈與玻璃珠並引出至外殼的外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英音叉諧振器,包括石英晶片、外殼、焊錫絲、可伐圈、引線、玻璃珠及音叉臂,其特徵在於整個外殼由鋅白銅材料製成,整個音叉置於其內部,兩個音叉臂上分別設有均勻分布的石英晶片,兩個音叉臂的中間連接處為半圓弧形狀;在音叉底部的中心位置嵌有焊錫絲,焊接絲的下端連接引線。音叉底部與下側的玻璃珠之間設有可伐圈,玻璃珠套於可伐圈內,可伐圈的側面緊貼外殼;與焊錫絲連接的引線依次穿過可伐圈與玻璃珠,引出至外殼的外部。本發明有益效果為將振動部分結合在一起各自互不影響,採用石英晶片使得整個諧振器的穩定性增強、防振性能好、使用壽命強;振動頻率更低、耐衝擊性增強,具有較小的體積、功耗較多。
文檔編號H03H9/00GK101364798SQ20071014311
公開日2009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6日
發明者衛 陳 申請人:台州雅晶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