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鋁合金浮筒艇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19:57:5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浮筒艇,具體為一種小型鋁合金浮筒艇。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已有各式各樣的浮筒艇,用於人們潛水、釣魚、家庭娛樂等活動。現有的浮筒艇通常由玻璃鋼製成,製作美觀大方,深得消費者的喜愛。
然而,使用玻璃鋼製成的浮筒艇重量大,不利於對其進行運輸。並且,在玻璃鋼浮筒艇使用過程中,船身容易損耗,且結構強度不高。
現在市面上也出現一些採用木板制的船底及甲板,雖然木板制的船底及甲板質量輕,便於使用者的搬運,然而由於浮筒艇長時間在水面上,容易腐蝕,使用壽命不長。並且,木質的船底容易因受風浪的衝擊而發生解體,從而影響用戶的體驗效果。
雖然可以採用橡膠底來減緩船底被海水腐蝕,然而橡膠船底結構強度也不高。現有浮筒艇結構強度不高、易腐蝕且質重,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小型鋁合金浮筒艇,該鋁合金浮筒艇具有重量輕、結構強度高、耐耗以及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小型鋁合金浮筒艇,包括與水面接觸的底板、甲板、艉板、龍骨以及使浮筒艇漂浮的中空的浮筒,所述底板、甲板、艉板以及浮筒圍合成供使用者活動的空間,龍骨夾設於底板與甲板之間,所述底板、甲板、艉板、浮筒以及龍骨均採用鋁合金材質;浮筒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線一側逐漸向船頭內側彎曲,所述船頭處的浮筒向上翹起,所述浮筒為封閉的筒形拉擠型材。
浮筒包括一級筒、二級筒、三級筒、四級筒,一級筒位於甲板的兩側,二級筒、三級筒、四級筒位於船頭處的甲板兩側,一級筒、二級筒、三級筒以及四級筒依次固定連接,所述一級筒、二級筒、三級筒、四級筒均為封閉的筒形拉擠型材。
作為優選,所述浮筒呈「U」型,二級筒、三級筒、四級筒依次連接呈「V」型。浮筒整體呈「U」型,二級筒、三級筒、四級筒依次連接呈「V」,使得船頭部位受到風的阻力減小,使得浮筒艇的航速得到顯著的提升。
作為優選,所述一級筒、二級筒、三級筒以及四級筒之間均採用焊接。一級筒、二級筒、三級筒之間可以採用結構膠粘接或者焊接,優選為焊接,焊接的結構強度更高,避免浮筒艇因長時間受到海浪的衝擊而發生解體。
作為優選,浮筒表面設有與橡膠套配合以保護船身的橡膠套固定板。橡膠套套設在橡膠套固定板上,使得當浮筒艇在停靠岸邊的過程中,避免因觸碰而損壞浮筒,從而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底板、甲板、艉板、浮筒以及龍骨均採用鋁合金材質。使用鋁合金作為上述結構的材質使得浮筒艇整體重量更加輕,方便用戶的搬運。並且鋁合金的耐耗性高,大大延長了浮筒艇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所述艉板設有加強艉板與浮筒之間連接強度的加強板。加強板的設計使得艉板和浮筒之間的連接強度更高,在面對海浪時,不會發生解體。
作為優選,所述浮筒內壁設有凸部,凸部等距排列。凸部的數量為多個,等距排列的凸部可以加強浮筒的結構強度,使其在面對海浪的衝擊時,不易發生形變。由於凸部的設置,使浮筒的壁厚延其周向呈現為厚薄相間的狀態尤其是在承受軸向力和側向力彎曲力時,其抗變形抗彎能力更強。
作為優選,底板設有導流凸肋,導流凸肋沿船尾至船頭縱向設置。導流凸肋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使得船頭部位在航行過程中,可以筆直前進,不易偏航。轉向時,航行更加平穩,方便使用者控制浮筒艇的行駛方向。
並且,導流凸肋也有助於提高高速航行的浮筒艇的穩定性,使其更加便於控制方向,避免了在高速航行變向時,浮筒艇發生側翻。
作為優選,所述導流凸肋的厚度由船尾至船頭逐漸減小。位於船頭部位的導流凸肋的厚度小於船尾的導流凸肋的厚度,使得船頭部位的導流凸肋與水的接觸面積更小,所以受到水的阻力更小,有利於提高航行速度。
作為優選,浮筒位於船身兩側的外壁由上至下梯度遞減。浮筒位於船身兩側的外壁由上至下分3個梯度依次遞減。當浮筒艇高速航行時,光滑側面的浮筒艇容易受到風力的影響,一旦浮筒左側和右側受到的風的阻力不均勻,極可能發生側翻的狀況,因此浮筒分3個梯度依次遞減,使得浮筒側面產生有3個豎直面,更加有利於船身的平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在本實用新型中,浮筒、底板、甲板以及艉板均採用鋁合金材質製成,不僅結構強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其不易損耗,適應長時間在水上使用,也使得該浮筒艇重量更輕,便於使用者的搬運。
(2)採用鋁合金材質,其次可以使得整個浮筒艇的耐候性得到加強,鋁合金本身在氧化時會形成緻密的氧化膜,可抵抗海水腐蝕。
(3)在本實用新型中,浮筒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線一側逐漸向船頭內側彎曲,船頭處的浮筒向上翹起,使得該浮筒艇在使用過程中受到風和水的阻力減少,航速更高,用戶的體驗效果更好;其次,船頭在前進時被海水向上抬起,在移動時與船尾保持平衡,使船艇在前進時不易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中一種小型鋁合金浮筒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一種小型鋁合金浮筒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一種小型鋁合金浮筒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施例中浮筒的結構示意圖(為固定連接狀態);
圖5為本實施例中浮筒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一級筒,2、二級筒,3、三級筒,4、四級筒,5、底板,51、甲板,6、艉板,7、加強板,8、橡膠套固定板,81、凸部,9、浮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如圖1和圖4所示,一種小型鋁合金浮筒艇,包括與水面接觸的底板5、甲板51、艉板6、龍骨以及使浮筒艇漂浮的中空的浮筒9,底板5、甲板51、艉板6以及浮筒9圍合成供使用者活動的空間,龍骨夾設於底板5與甲板51之間,底板5、甲板51、艉板6、浮筒9以及龍骨均採用金屬材質;
浮筒9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線一側逐漸向船頭內側彎曲,船頭處的浮筒9向上翹起,浮筒9包括一級筒1、二級筒2、三級筒3、四級筒4,一級筒1位於甲板51的兩側,二級筒2、三級筒3、四級筒4位於船頭處的甲板51兩側,一級筒1、二級筒2、三級筒3以及四級筒4依次固定連接,一級筒1、二級筒2、三級筒3、四級筒4均為封閉的筒形拉擠型材。
船身兩側的一級筒1和二級筒2之間夾設並焊接固定有第一隔板11,兩個四級筒4之間也夾設並焊接固定第二隔板12,該設計防止浮筒漏水後發生串水,使得整個浮筒即使發生漏水,水也只能在一級筒1上或二級筒2、三級筒3、四級筒3上,不會使得整個浮筒充滿水,使得用戶使用時更加安全。
在本實施例中,浮筒9、底板5、甲板51以及艉板6均採用金屬材質製成,不僅結構強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其不易損耗,適應長時間在水上使用,也使得該浮筒艇重量更輕,便於使用者的搬運。
在本實施例中,浮筒9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線一側逐漸向船頭內側彎曲,船頭處的浮筒9向上翹起,使得該浮筒艇在使用過程中受到風和水的阻力減少,航速更高,用戶的體驗效果更好。
如圖4所示,浮筒9整體呈「U」型,二級筒2、三級筒3、四級筒4依次連接呈「V」,使得船頭部位受到風的阻力減小,使得浮筒艇的航速得到顯著的提升。
如圖1所示,一級筒1、二級筒2、三級筒3之間可以採用結構膠粘接或者焊接,優選為焊接,焊接的結構強度更高,避免浮筒艇因長時間受到海浪的衝擊而發生解體。
如圖5所示,橡膠套套設在橡膠套固定板8上,使得當浮筒艇在停靠岸邊的過程中,避免因觸碰而損壞浮筒9,從而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鋁合金作為上述結構的材質使得浮筒艇整體重量更加輕,方便用戶的搬運。並且鋁合金的耐耗性高,大大延長了浮筒艇的使用壽命。
如圖1所示,加強板7的設計使得艉板6和浮筒9之間的連接強度更高,在面對海浪時,不會發生解體。
如圖5所示,凸部81的數量為多個,等距排列的凸部81可以加強浮筒9的結構強度,使其在面對海浪的衝擊時,不易發生形變。由於凸部的設置,使浮筒的壁厚延其周向呈現為厚薄相間的狀態尤其是在承受軸向力和側向力彎曲力時,其抗變形抗彎能力更強。
為了加強浮筒的結構強度,製作該浮筒時,通常的做法是採用厚的鋁合金材料,但是這種做法會增加浮筒艇整體的重量,不易使用者的搬運,也增加了成本。因而,本實施例中採用等距排列相間的凸部,既增加了浮筒的結構強度也減輕了船身整體的重量,易於對浮筒艇進行搬運。
在本實施例中,導流凸肋10起到一個疏水的作用,使得船頭部位在航行過程中,受到水的阻力減小,加快了浮筒艇的航行速度。
並且,導流凸肋10也有助於提高高速航行的浮筒艇的穩定性,使其更加便於控制方向,避免了在高速航行變向時,浮筒艇發生側翻。
同時,位於船頭部位的導流凸肋10的厚度小於船尾的導流凸肋10的厚度,使得船頭部位的導流凸肋10與水的接觸面積更小,所以受到水的阻力更小,有利於提高航行速度。
如圖5所示,浮筒位於船身兩側的外壁由上至下分3個梯度依次遞減。當浮筒艇高速航行時,光滑側面的浮筒艇容易受到風力的影響,一旦浮筒9左側和右側受到的風的阻力不均勻,極可能發生側翻的狀況,因此浮筒9分3個梯度依次遞減,使得浮筒9側面產生有3個豎直面,更加有利於船身的平穩。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