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高壓平板閘閥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0:07:15 2
氣動高壓平板閘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介質為水或蒸汽管道上進行開啟或關閉的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氣動高壓平板閘閥,本實用新型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提供一種可快速開啟和關閉;包括閥體、閥杆和控制器,閥體的內部設置有閥腔,閥體上設置有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閥腔內設置有閥芯,控制器包括氣泵、氣動杆、下壓蓋、上壓蓋、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彈簧、套筒、連接盤、上連接架和下連接架。
【專利說明】氣動高壓平板閘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介質為水或蒸汽管道上進行開啟或關閉的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氣動高壓平板閘閥。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平板閘閥是一種關閉件為平行閘板的滑動閥,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而氣動高壓平板閘閥是平板閘閥中的一種;現有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採用薄膜式或活塞式汽缸。通過一定壓力的氣源,控制氣缸帶動閥門進行開啟和關閉動作;薄膜式汽缸存在行程小、內部薄膜易損壞,而普通活塞汽缸也存在推力不夠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快速開啟和關閉的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
[0004]本實用新型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包括閥體、閥杆和控制器,所述閥體的內部設置有閥腔,所述閥體上設置有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均與閥腔連通,所述閥腔內設置有閥芯,所述閥杆的底端穿過閥體並伸入至閥腔內與閥芯連接;所述控制器包括氣泵、氣動杆、下壓蓋、上壓蓋、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彈簧、套筒、連接盤、上連接架和下連接架,所述套筒的頂端與上壓蓋連接,所述套筒的底端與下壓蓋連接,所述連接盤安裝在所述套筒內,並且所述連接盤的左端和右端均伸出至套筒外,所述下連接架的頂端與下壓蓋連接,所述下連接架的底端與閥體連接,所述上連接架的底端與上壓蓋連接,所述氣動杆的底端與閥杆連接,所述氣動杆的頂端伸出至上連接架的外部,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安裝在所述氣動杆上,並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位於套筒內部,所述第一活塞位於下壓蓋與連接盤之間,所述第二活塞位於上壓蓋與連接盤之間,並且彈簧的頂端與上連接架的內頂壁連接,彈簧的底端與第二活塞連接;所述第一活塞與下壓蓋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活塞與連接盤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活塞與連接盤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三腔室,所述第二活塞與上壓蓋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四腔室,所述連接盤和下壓蓋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所述連接盤上設置有出氣口,所述第一進氣口的一端與氣泵連通,所述第一進氣口的另一端與第三腔室連通,所述第二進氣口的一端與氣泵連通,所述第二進氣口的另一端與第一腔室連通,所述出氣口的一端與第二腔室連通,所述出氣口的另一端與外界相通。
[0005]本實用新型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所述氣動杆的底端與閥杆之間通過連接塊連接
在一起。
[0006]本實用新型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所述上壓蓋與下壓蓋均通過螺絲與套筒固定。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同時動作,推理更大,氣泵開啟時,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同時進氣,克服彈簧的彈力,驅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同時向上運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帶動氣動杆的同時帶動閥杆克服閥瓣密封面的摩擦力以及閥杆與填料間的摩擦力,使閥門開啟;關閉時,通過出氣口排出氣體,在彈簧的作用力下閥門迅速關閉,實現快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包括閥體1、閥杆2和控制器,閥體的內部設置有閥腔,閥體上設置有流入通道3和流出通道4,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均與閥腔連通,閥腔內設置有閥芯5,閥杆的底端穿過閥體並伸入至閥腔內與閥芯連接;控制器包括氣泵、氣動杆6、下壓蓋7、上壓蓋8、第一活塞9、第二活塞10、彈簧11、套筒12、連接盤13、上連接架14和下連接架15,套筒的頂端與上壓蓋連接,套筒的底端與下壓蓋連接,連接盤安裝在套筒內,並且連接盤的左端和右端均伸出至套筒外,下連接架的頂端與下壓蓋連接,下連接架的底端與閥體連接,上連接架的底端與上壓蓋連接,氣動杆的底端與閥杆連接,氣動杆的頂端伸出至上連接架的外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安裝在氣動杆上,並且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位於套筒內部,第一活塞位於下壓蓋與連接盤之間,第二活塞位於上壓蓋與連接盤之間,並且彈簧的頂端與上連接架的內頂壁連接,彈簧的底端與第二活塞連接;第一活塞與下壓蓋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一腔室16,第一活塞與連接盤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二腔室17,第二活塞與連接盤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三腔室18,第二活塞與上壓蓋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四腔室19,連接盤和下壓蓋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 21,連接盤上設置有出氣口 22,第一進氣口的一端與氣泵連通,第一進氣口的另一端與第三腔室連通,第二進氣口的一端與氣泵連通,第二進氣口的另一端與第一腔室連通,出氣口的一端與第二腔室連通,出氣口的另一端與外界相通;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同時動作,推理更大,氣泵開啟時,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同時進氣,克服彈簧的彈力,驅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同時向上運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帶動氣動杆的同時帶動閥杆克服閥瓣密封面的摩擦力以及閥杆與填料間的摩擦力,使閥門開啟;關閉時,通過出氣口排出氣體,在彈簧的作用力下閥門迅速關閉,實現快關。
[0011]本實用新型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氣動杆的底端與閥杆之間通過連接塊23連接
在一起。
[0012]本實用新型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上壓蓋與下壓蓋均通過螺絲與套筒固定。
[001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動高壓平板閘閥,包括閥體、閥杆和控制器,所述閥體的內部設置有閥腔,所述閥體上設置有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均與閥腔連通,所述閥腔內設置有閥芯,所述閥杆的底端穿過閥體並伸入至閥腔內與閥芯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器包括氣泵、氣動杆、下壓蓋、上壓蓋、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彈簧、套筒、連接盤、上連接架和下連接架,所述套筒的頂端與上壓蓋連接,所述套筒的底端與下壓蓋連接,所述連接盤安裝在所述套筒內,並且所述連接盤的左端和右端均伸出至套筒外,所述下連接架的頂端與下壓蓋連接,所述下連接架的底端與閥體連接,所述上連接架的底端與上壓蓋連接,所述氣動杆的底端與閥杆連接,所述氣動杆的頂端伸出至上連接架的外部,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安裝在所述氣動杆上,並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位於套筒內部,所述第一活塞位於下壓蓋與連接盤之間,所述第二活塞位於上壓蓋與連接盤之間,並且彈簧的頂端與上連接架的內頂壁連接,彈簧的底端與第二活塞連接;所述第一活塞與下壓蓋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活塞與連接盤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活塞與連接盤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三腔室,所述第二活塞與上壓蓋和套筒內壁之間形成第四腔室,所述連接盤和下壓蓋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所述連接盤上設置有出氣口,所述第一進氣口的一端與氣泵連通,所述第一進氣口的另一端與第三腔室連通,所述第二進氣口的一端與氣泵連通,所述第二進氣口的另一端與第一腔室連通,所述出氣口的一端與第二腔室連通,所述出氣口的另一端與外界相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動杆的底端與閥杆之間通過連接塊連接在一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高壓平板閘閥,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壓蓋與下壓蓋均通過螺絲與套筒固定。
【文檔編號】F16K31/122GK203717986SQ201420023690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5日
【發明者】張志 , 羅勁松, 何戰, 陳瑜章 申請人:武漢希爾閥門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