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井泵底座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0:20:40 1
專利名稱:鑽井泵底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及天然氣鑽井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鑽井泵底座。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及天然氣開採發展,鑽井深度不斷加深,對鑽機的「心臟」設備一鑽井泵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要求鑽井泵功率越來越大,還要求鑽井泵重量越來越輕,體積越來越小,從而方便進行運輸,同時降低生產成本。現在常用的鑽井泵的底座包括兩支撐板及至少兩個支撐件,各個支撐件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兩支撐板固定連接;其中,一個支撐板固定立於地面上,整個鑽井泵承載於底座上,也即是底座用以承載整個鑽井泵,以協助鑽井泵正常穩定地工作。眾所周知地,鑽井泵體積大而重,相應地用於承載鑽井泵的底座的體積也較大,使得底座的兩支撐板之間具有較大的空間。在現有技術中,底座僅用來承載鑽井泵,而兩支撐板之間的空間未被利用,浪費了底座上的空閒空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充分利用底座空閒空間的底座,以進一步減小整個鑽井泵的體積與重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鑽井泵底座,該底座可有效地利用其第一蓋板與第二蓋板之間的空間並設置為油箱,節約了所述鑽井泵布置油箱的空間,減小了整個鑽井泵的體
積與重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鑽井泵底座,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及至少一個支撐件,所述支撐件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固定連接,所述鑽井泵承載於所述底座上,其中,還包括至少兩個側板,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連接,且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圍成一具有封閉空間的油箱。較佳地,所述鑽井泵底座還包括至少兩個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裝於所述第一蓋板與第二蓋板上,且所述隔板將所述油箱分隔成至少兩個小腔。較佳地,相鄰所述隔板分別交錯固定於所述第一蓋板或第二蓋板上,且相鄰兩個所述小腔相對所述第一蓋板與第二蓋板上下交錯連通。較佳地,所述支撐件為矩管,且所述第一蓋板相應所述矩管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承載板,所述第二蓋板相應所述矩管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承載板,所述第一承載板與第二承載板分別焊接於所述矩管的上端與下端。較佳地,部分所述第一承載板上開設有第一螺孔。較佳地,部分所述第二承載板的邊沿向外延伸,並伸出於所述第二蓋板的邊緣形成固定部,且所述固定部上開設有第二螺孔。較佳地,各個所述隔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於相鄰的兩所述矩管。較佳地,所述鑽井泵底座還包括一加熱器,所述加熱器固定安裝於所述油箱內。較佳地,所述鑽井泵底座還包括一油位顯示管,所述油位顯示管固定安裝於所述
3側板上,且所述油位顯示管的下端與所述油箱連通。
較佳地,至少一個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可拆卸地連接。
較佳地,所述鑽井泵底座還包括至少兩個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固定安裝於所述油箱上,且所述呼吸器連通所述油箱與大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鑽井泵底座,通過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圍成一具有封閉空間的油箱,使得所述鑽井泵不用另外設置油箱,減小了製造油箱所用的材料,減小了整個鑽井泵的重量,且所述鑽井泵不需設置空間安裝所述油箱,減小了整個鑽井泵的體積;另,通過將油箱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增大了油箱的容積,可減小潤滑油在所述油箱內的流動速度,有效沉澱潤滑油中可能存在的雜質,提高了潤滑油的清潔度,而且大容積的油箱還增大了整個油箱的散熱面積,有效提高了潤滑油在油箱內的散熱能力,保證了潤滑油良好的潤滑性能。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鑽井泵底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圖1所示的主視圖。
圖4為圖1所示的仰視圖。
圖5為潤滑油在油箱內流動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考圖1與圖2,如圖所示,所述鑽井泵底座包括第一蓋板110、第二蓋板120、 至少兩個側板130及至少一個支撐件200 ;所述第二蓋板120承放於地面或其它支撐承載物上,各個所述支撐件200的下端與所述第二蓋板12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蓋板110固定安裝於所述支撐件200的上端,從而所述第二蓋板120與第一蓋板110將各個所述支撐件 200連接為一體,增大了各個所述支撐件200的支撐力度,當所述鑽井泵承載於所述底座上時,所述底座可穩固地支撐承載所述鑽井泵。所述側板130與所述第一蓋板110及第二蓋板120連接,且所述側板130與所述第一蓋板110及第二蓋板120圍成一具有封閉空間的油箱300,以存放鑽井泵需使用的潤滑油,從而不需在所述鑽井泵上佔用另外的空間安裝油箱,減小了整個鑽井泵的體積,同時也減小了製造所述油箱300的材料,減小了整個鑽井泵的重量;通過在所述底座上設置所述油箱300,增大了所述油箱300的容積,可減小潤滑油在所述油箱300內的流動速度,有效沉澱潤滑油中可能存在的雜質,提高了潤滑油的清潔度,而且大容積的油箱還增大了整個油箱的散熱面積,有效提高了潤滑油在油箱內的散熱能力,保證了潤滑油良好的潤滑性能;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底座設置為長方體形,相應地所述側板130設置為四個,但並不限於此方式。請再結合參考圖3至圖5,所述支撐件200為矩管,所述矩管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蓋板110及第二蓋板120固定連接,用以支撐承載放置於所述第一蓋板110上的鑽井泵。所述第一蓋板110相應所述矩管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承載板111,所述第二蓋板120相應所述矩管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承載板121,所述第一承載板111與第二承載板121分別焊接於所述矩管的上端與下端,以使所述矩管與所述第一蓋板110與第二蓋板120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一承載板111與第二承載板121相互正對,從而可更直接地地承受來自所述鑽井泵的壓力,以防止鑽井泵壓壞所述第一蓋板110 ;其中,所述第一承載板111與第二承載板121具有較好的剛性,可承受較大的壓力,同時只相應所述矩管而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承載板111與第二承載板121,在確保所述底座的支撐承載能力的同時,還有效地節約了製造承載板的材料,減小了整個鑽井泵的生產成本;部分所述第一承載板111上開設有第一螺孔112,所述第一螺孔112可與吊環螺釘配合連接,而方便安裝鑽井泵的機架或起吊所述底座;另外,部分所述第二承載板121的邊沿向外延伸,並伸出於所述第二蓋板120的邊緣形成固定部122 (見圖4),且所述固定部122上開設有第二螺孔123,地腳螺釘(圖未示)穿過所述第二螺孔123而將所述第二蓋板120固定於地面或其它承載物上,以更一步地穩固支撐承載所述鑽井泵。所述油箱300內還設置有至少兩個隔板140,所述隔板140固定安裝於所述第一蓋板110或第二蓋板120上,且將所述油箱300分隔成至少兩個小腔310 (見圖2);相鄰所述隔板140錯開固定安裝於所述第一蓋板110或第二蓋板120上,具體地,所述隔板140a的上端與所述第一蓋板110固定連接,其下端與所述第二蓋板120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相應地,所述隔板140b的下端與所述第二蓋板120固定連接,其上端與所述第一蓋板110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從而所述隔板140的設置使得相鄰所述小腔310之間相互上下錯開連通; 另,潤滑油從進油口 311進入至從出油口 312吸出的過程中,或潤滑沒從回油口(圖未示)流回所述油箱300至從出油口 312再被吸出的過程中,在各小腔310內的流動路徑具體見圖 5,圖中箭頭所示為潤滑油的流動方向,如此,潤滑油在所述油箱300內流動的過程,大大延長了所述油箱300內潤滑油的流動路徑,也減小了潤滑油在所述油箱300內流動的速度,可有效自然沉澱潤滑油內的雜質,確保了潤滑油的清潔衛生;而且各個所述隔板140的設置還增大了潤滑油的散熱表面積,加快了潤滑油的散熱速度,使潤滑油在自然狀態下就可保持較低的溫度,以更好地配合所述鑽井泵工作。另,各個所述隔板140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於相鄰的兩所述矩管,以將各個所述矩管連接為一整體,從而有效地增大了所述矩管對第一蓋板110的支撐力度,以更穩固地承載支撐所述鑽井泵。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油箱 300內固定安裝有一加熱器(圖未示),當所述鑽井泵在較為寒冷的環境下工作時,通過開啟所述加熱器可使所述油箱300內的潤滑油迅速的提高溫度,從而使所述鑽井泵的使用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擴大了所述鑽井泵的使用範圍與使用的靈活性。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至少一個所述側板130與所述第一蓋板110 及第二蓋板120可拆卸地連接,使得該側板130可方便地拆卸或安裝於所述底座上;從而在所述底座的使用過程中,可通過拆卸所述側板130而方便簡捷地對所述油箱300進行清理,
5清理潤滑油中沉澱的雜質,以確保潤滑油的清潔度。另外,在一個所述側板130上固定安裝油位顯示管301 (見圖3),且所述油位顯示管301的下端與所述油箱300連通,所述油位顯示管301可實時地顯示所述油箱300內的潤滑油的油量,從而在所述鑽井泵的使用過程中, 操作者可通過所述油位顯示管301實時地監測油箱300內的油量,以適時地向所述油箱300 添加潤滑油,保證鑽井泵的正常工作。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為確保所述潤滑油可順暢地從其出油口 312吸出,以供所述鑽井泵工作使用,在所述油箱300上還設置有至少兩個呼吸器302,所述呼吸器302的兩端分別連通油箱300與大氣;從而通過大氣壓力的配合,使潤滑油更易從所述油箱300內吸出,提高了吸油效率。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徵,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徵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徵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徵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權利要求
1.一種鑽井泵底座,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及至少一個支撐件,所述支撐件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固定連接,鑽井泵承載於所述底座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至少兩個側板,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連接,且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圍成一具有封閉空間的油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至少兩個隔板,各個所述隔板固定安裝於所述第一蓋板或第二蓋板上,且所述隔板將所述油箱分隔成至少兩個小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相鄰所述隔板分別交錯固定於所述第一蓋板或第二蓋板上,且相鄰兩個所述小腔相對所述第一蓋板與第二蓋板上下交錯連通。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件為矩管,且所述第一蓋板相應所述矩管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承載板,所述第二蓋板相應所述矩管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承載板,所述第一承載板與第二承載板分別焊接於所述矩管的上端與下端。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部分所述第一承載板上開設有第一螺孔。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部分所述第二承載板的邊沿向外延伸,並伸出於所述第二蓋板的邊緣形成固定部,且所述固定部上開設有第二螺孔。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各個所述隔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於相鄰的兩所述矩管。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加熱器,所述加熱器固定安裝於所述油箱內。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油位顯示管,所述油位顯示管固定安裝於所述側板上,且所述油位顯示管的下端與所述油箱連通。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個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可拆卸地連接。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鑽井泵底座,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至少兩個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固定安裝於所述油箱上,且所述呼吸器連通所述油箱與大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鑽井泵底座,該底座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及至少一個支撐件,所述支撐件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固定連接,所述鑽井泵承載於所述底座上,其中,還包括至少兩個側板,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固定連接,且所述側板與所述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圍成一具有封閉空間的油箱。本發明的鑽井泵底座可有效地利用其第一蓋板與第二蓋板之間的空間並設置為油箱,節約了所述鑽井泵布置油箱的空間,減小了整個鑽井泵的體積與重量。
文檔編號F04B53/00GK102536783SQ20121009063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
發明者黃順俊 申請人:四川宏華石油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