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
2023-09-19 14:49:10 3
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這個方法整個培養過程需4年完成,從櫻桃種植的第3年或第4年起作為培養的第1年,第1年,從結果母枝上發出結果枝,使結果枝均勻分布在結果母枝兩側,結果母枝單側結果枝之間的距離為60-80cm,讓結果枝充分受光。通過該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不需疏果、摘葉,能生產果型大、著色好、糖度高的優質櫻桃,實現櫻桃省力化栽培;該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冬季通過結果枝的不斷修剪,促發新枝;發芽、髮根都好,養分吸收也好,根系活力強,肥料用量少;通過該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結果枝有序分布,大部分結果枝受光好,病蟲害發生少,打藥容易,農藥使用量也少。
【專利說明】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櫻桃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櫻桃面積的不斷擴大,勞動成本不斷增加,再加上櫻桃疏果、摘葉等管理作業集中,目前的栽培管理已很難生產優質櫻桃,另外摘葉會使樹勢衰弱,貯藏養分減少,影響花芽分化,不適合優質櫻桃的標準化生產。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
[0004]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這個方法整個培養過程需4年完成,從櫻桃種植的第3年或第4年起作為培養的第I年,第I年,從結果母枝上發出結果枝,使結果枝均勻分布在結果母枝兩側,結果母枝單側與結果枝之間的距離為60-80cm,讓結果枝充分受光。
[0005]第2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向前生長,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該結果枝中下部形成花束狀短果枝,修剪後的2年生枝成獨杆形。
[0006]第3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
[0007]第4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對4年生的獨杆形結果枝進行更新,培養新的I年生結果枝。
[0008]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這個方法整個培養過程需4年完成,從櫻桃種植的第3年或第4年起作為培養的第I年,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第I年,從結果母枝上發出結果枝,使結果枝均勻分布在結果母枝兩側,結果母枝單側與結果枝之間的距離為60-80cm,讓結果枝充分受光;
2)第2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向前生長,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該結果枝中下部形成花束狀短果枝,修剪後的2年生枝成獨杆形;
3)第3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
4)第4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對4年生的獨杆形結果枝進行更新,培養新的I年生結果枝。
[0009]有益效果:本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具備以下優點: 1)通過該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不需疏果、摘葉,能生產果型大、著色好、糖度高的優質櫻桃,實現櫻桃省力化栽培;
2)該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冬季通過結果枝的不斷修剪,促發新枝,發芽、髮根都好,養分吸收也好,根系活力強,肥料用量少;
3)通過該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結果枝有序分布,大部分結果枝受光好,病蟲害發生少,打藥容易,農藥使用量也少。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11]實施例1:
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這個方法整個培養過程需4年完成,從櫻桃種植的第3年或第4年起作為培養的第I年,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第I年,從結果母枝上發出結果枝,使結果枝均勻分布在結果母枝兩側,結果母枝單側與結果枝之間的距離為60cm,讓結果枝充分受光;
2)第2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向前生長,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該結果枝中下部形成花束狀短果枝,修剪後的2年生枝成獨杆形;
3)第3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
4)第4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對4年生的獨杆形結果枝進行更新,培養新的I年生結果枝。
[0012]實施例2:
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這個方法整個培養過程需4年完成,從櫻桃種植的第3年或第4年起作為培養的第I年,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第I年,從結果母枝上發出結果枝,使結果枝均勻分布在結果母枝兩側,結果母枝單側與結果枝之間的距離為80cm,讓結果枝充分受光;
2)第2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向前生長,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該結果枝中下部形成花束狀短果枝,修剪後的2年生枝成獨杆形;
3)第3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
4)第4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對4年生的獨杆形結果枝進行更新,培養新的I年生結果枝。
[0013]實施例3:
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這個方法整個培養過程需4年完成,從櫻桃種植的第3年或第4年起作為培養的第I年,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第I年,從結果母枝上發出結果枝,使結果枝均勻分布在結果母枝兩側,結果母枝單側與結果枝之間的距離為70cm,讓結果枝充分受光;
2)第2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向前生長,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該結果枝中下部形成花束狀短果枝,修剪後的2年生枝成獨杆形;
3)第3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
4)第4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對4年生的獨杆形結果枝進行更新,培養新的I年生結果枝。
[0014]在目前櫻桃的栽培管理中,通過疏果、摘葉等管理作業,促進櫻桃果實膨大、提高著色度,這種栽培管理,既增加了勞動成本,又很難達到生產優質櫻桃的目的,生產的櫻桃果實I級品佔20%,櫻桃果實著色度60%,櫻桃果實平均糖度15度,而本發明採用實施例f 3的方法,生產的櫻桃果實I級品佔90%,櫻桃果實著色度95%,櫻桃果實平均糖度18度。
[0015]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這個方法整個培養過程需4年完成,從櫻桃種植的第3年或第4年起作為培養的第I年,第I年,從結果母枝上發出結果枝,使結果枝均勻分布在結果母枝兩側,結果母枝單側與結果枝之間的距離為60-80cm,讓結果枝充分受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第2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向前生長,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該結果枝中下部形成花束狀短果枝,修剪後的2年生枝成獨杆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第3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第4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對4年生的獨杆形結果枝進行更新,培養新的I年生結果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櫻桃結果枝的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這個方法整個培養過程需4年完成,從櫻桃種植的第3年或第4年起作為培養的第I年,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第I年,從結果母枝上發出結果枝,使結果枝均勻分布在結果母枝兩側,結果母枝單側與結果枝之間的距離為60-80cm,讓結果枝充分受光; 2)第2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向前生長,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該結果枝中下部形成花束狀短果枝,修剪後的2年生枝成獨杆形; 3)第3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除了延長枝,其它I年生枝,不留葉芽只留基部花芽後短截; 4)第4年,所述結果枝頂芽發芽後作為延長枝再向前生長,花束狀短果枝結果,其餘芽發芽後不斷生長,冬季修剪時對4年生的獨杆形結果枝進行更新,培養新的I年生結果枝。
【文檔編號】A01G7/06GK104255365SQ201410445053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日
【發明者】芮東明, 郭建, 劉亞柏, 毛妮妮, 劉吉祥, 魯群 申請人:鎮江萬山紅遍農業園, 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