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包湍流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5:47:50
專利名稱:中間包湍流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中間包湍流器。
背景技術:
連鑄中間包作為當今國際鋼鐵業普遍採用的高效連鑄工藝技術一個重要的關鍵 設備,對穩定連鑄生產和提高連鑄坯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連鑄在鋼水注入中間包的過程中,中間包內鋼水的流動湍急且不平穩,會造成中 間包渣捲入鋼液、鋼液二次氧化,其流動由三部分組成,即活塞流、全混流和滯流區(死 區),其中活塞流和全混流統稱為活化區,其中,鋼水滯流區佔整個中間包容積的30-50%, 中間包內鋼水混合效果較差,不利於穩定鋼水供給、滿足鋼水成分和溫度均勻、有效促進夾 雜物排除等功能的實現;同時,在連鑄過程中,鋼包中的鋼水不斷的流入中間包內,由於鋼 液的動能作用,鋼包水口區域的鋼水流動相當不穩定,鋼渣往往被捲入鋼水中,造成連鑄坯 內部質量缺陷。為解決上述問題,一般使用中間包湍流器。但是,現有技術中的中間包湍流器具有使用壽命低的缺點,其使用壽命普遍在 20-36小時之間,且在使用過程中易受高溫鋼水衝刷侵蝕,從而造成湍流器破碎而發生漂浮 的現象;此外,在使用後期,湍流器的底部容易被穿透從而造成穿包事故,導致損壞設備、影 響生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使用過程中不易受鋼水衝刷侵蝕、使 用後期底部不易穿透從而造成穿包事故的中間包湍流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中間包湍流器,包括本 體,所述本體為立方體形;所述本體具有敞口的空心內腔,所述空心內腔包括開口部和位於 所述開口部的下方與開口部連通的腔體部;所述開口部和腔體部都是圓形或橢圓形的柱形 空腔,且所述開口部和腔體部的兩個柱形空腔之間通過光滑的過渡部;所述腔體部的底部 還設置有導流防濺紋。所述防濺紋能減緩鋼水流入湍流器後的衝擊力,從而減少鋼水漩渦所引起的湍流 器上部和直角拐角部位的開裂、使鋼水流向合理,並可有效防止鋼水飛濺、使鋼水有序流 動,因此能降低湍流器消耗,延長中間包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中間包湍流器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中間包湍流器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0011]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中間包湍流器包括本體1和基座2,所述的本體1與基 座2 —體形成,且所述基座2具有突出於所述本體1的外輪廓的邊沿。優選地,所述本體1 和基座2為立方體形。所述本體1 具有敞口的空心內腔,所述空心內腔包括開口部3和腔體部4 ;所述開 口部3形成為將所述本體1的上表面的圓形或橢圓形曲線沿所述本體1的垂直於基座2的 方向向下移動而形成的柱形體除去後所形成的一個空腔,所述開口部3具有側壁5 ;所述腔 體部4由形成於所述本體1內部的、且位於所述開口部3下方、與形成所述開口部3的柱形 體同軸的圓形或橢圓形柱形體所形成的空腔,所述腔體部具有側壁7 ;特別地,當所述腔 體部4是橢圓形空腔時,形成所述腔體部4的橢圓形柱體的橢圓和形成所述開口部3的橢 圓形柱體的橢圓的長軸和短軸的方向一致。優選地,所述開口部3和所述腔體部4之間通 過一圓弧面6過渡,從而形成過渡部,且所述圓弧面6的曲率半徑為50mm。在所述腔體部的側壁7上,形成有多個將所述腔體部4與本體1的外部相貫通的 導流通孔11,優選地,所述導流通孔11為圓孔,其孔徑為20-50mm,優選為40mm。所述導流 通孔11的數量為2-6個,優選地,其數量為4個,且所述4個導流通孔11分成兩組、對稱地 設置於所述本體1的兩個相對的側壁7上,進一步,所述導流通孔是以垂直於所述側壁1的 方向設置的。在所述腔體部4的底部設有導流防濺紋8,所述防濺紋8是由多組相互光滑連接的 半圓弧部9、10而構成的曲面,優選地,所述曲面分布於所述整個底部上。優選地,所述半圓 弧部的圓弧半徑為25-35mm。所述防濺紋8能減緩鋼水流入湍流器後的衝擊力,從而減少鋼水漩渦所引起的湍 流器上部和直角拐角部位的開裂、使鋼水流向合理,並可有效防止鋼水飛濺、使鋼水有序流 動,因此能降低湍流器消耗,延長中間包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中間包湍流器,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為立方體形;所述本體(1)具有敞 口的空心內腔,所述空心內腔包括開口部(3)和位於所述開口部(3)的下方與開口部(3) 連通的腔體部;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口部(3)和腔體部(4)都是圓形或橢圓形的柱形空 腔,且所述開口部( 和腔體部(4)的兩個柱形空腔之間通過光滑的過渡部過渡;所述腔體 部的底部還設置有導流防濺紋(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濺紋(8)是由多組相互光滑連接 的半圓弧部(9、10)而構成的曲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半圓弧部的圓弧半徑為25-35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渡部具有圓弧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弧面的曲率半徑為50mm。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腔體部(4)所形成的側 壁上,形成有多個將所述腔體部(4)與本體(1)的外部相貫通的導流通孔(11)。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通孔(11)為圓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孔的孔徑為20-50mm。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通孔(11)的數量為2-6個。
10.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湍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通孔(11)的數量為4個, 且所述4個導流通孔(11)分成兩組、對稱地設置於所述本體(1)的兩個相對的側壁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間包湍流器,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為立方體形;所述本體(1)具有敞口的空心內腔,所述空心內腔包括開口部(3)和位於所述開口部(3)的下方與開口部(3)連通的腔體部(4);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口部(3)和腔體部(4)都是圓形或橢圓形的柱形空腔,且所述開口部(3)和腔體部(4)的兩個柱形空腔之間通過光滑的過渡部過渡。所述防濺紋能減緩鋼水流入湍流器後的衝擊力,從而減少鋼水漩渦所引起的湍流器上部和直角拐角部位的開裂、使鋼水流向合理,並可有效防止鋼水飛濺、使鋼水有序流動,因此能降低湍流器消耗,延長中間包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2D11/10GK201848513SQ201020126178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8日
發明者張炳, 沈明科, 王明松 申請人:浙江自立股份有限公司, 王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