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5:40:50 1
一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能夠連接電動式注氣泵,亦可進行手動充氣,根據病人的舒適程度需要及骨骼癒合、傷口癒合的位置需要進行調節,應用於院內救治病人和院前搶救病人之中,根據環境的特殊性進行無菌環境的置放和運輸環境的置放。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簡單,便於攜帶,加工成本低,適用於各種環境,減少病人的疼痛,提高護理質量,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專利說明】—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材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
【背景技術】
[0002]創傷病人中,下肢骨折,肌肉、韌帶及皮膚軟組織損傷佔70%以上,這些受傷病人在轉運和就診檢查過程中,由於顛簸振動和體位的變化,導致骨折部位、傷口疼痛加重,甚至出現血管扎傷、扎破,加劇組織損傷、出血增加、休克等併發症的出現。而在手術後由於體位不恰當也可導致複合骨折固定位置的移動,骨痂連接不好,甚至發生錯位,需進行二次手術。對於傷口,也由於不恰當位置變化導致傷口裂開、感染,給病人造成精神傷害和經濟損失,也為醫患糾紛埋下隱患。
[0003]在現有技術中,為了減少這些併發症的發生經常採取自製沙袋或用枕頭、布卷塞墊的方法進行解決。但這些物品為固定形狀,往往對病人產生一種被動欠滿意的舒適感,不能很好地滿足病人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操作簡單,便於攜帶,加工成本低,適用於各種環境,減少病人的疼痛,提高護理質量,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其特徵在於:包括充氣囊和壓粘三角式充氣輸入軟管,所述充氣囊外部套有防汙染一次性無菌無紡布袋,所述壓粘三角式充氣輸入軟管分為充氣輸入上軟管和充氣輸入下軟管,所述充氣輸入上軟管前端插入所述充氣囊內部,所述充氣輸入上軟管後端粘接充氣軟管連接平臺,所述充氣軟管連接平臺上設有標記面板,所述標記面板分為標記左側面板和標記右側面板,所述標記左側面板上設有氣體控制閥進程左指示標記,所述標記右側面板上設有氣體控制閥進程右指示標記,所述標記面板中央位置上設有充氣量調節開關,所述充氣量調節開關上方設有充氣量調節卡槽,所述充氣軟管連接平臺後端與所述充氣輸入下軟管相連,所述充氣輸入下軟管後端連接可用止血鉗夾閉軟管一端,所述可用止血鉗夾閉軟管另一端連接充氣位置墊。
[0006]優選地,所述充氣囊上膨脹面上設有充氣囊上膨脹面皺摺,所述充氣囊前膨脹面上設有充氣囊前膨脹面皺摺。
[0007]優選地,所述防汙染一次性無菌無紡布袋下面設有固定繩。
[0008]優選地,所述充氣位置墊上設有連接注氣泵管平臺。
[0009]優選地,所述連接注氣泵管平臺下方設有連接注氣泵管卡口環狀紋。
[0010]優選地,所述連接注氣泵管卡口環狀紋數量不少於2個。
[0011 ] 優選地,所述充氣位置墊後端設有注氣泵注入氣體口。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該氣壓式調節墊操作簡單,便於攜帶,加工成本低,可以連接電動式注氣泵,亦可進行手動充氣,可靈活地應用於院內病人和院前搶救病人之用,在應用時可根據環境的特殊性進行無菌環境的置放和運輸環境的置放。這種氣壓式調節墊可以根據病人的舒適程度需要及骨骼癒合、傷口癒合的位置需要進行調節,根據病人體位變化、生理需求、病種需要的智能化隨機調節之目的,消除固定墊式簡易的老式方法產生的弊端,同時也將過去那種醫療現場保存一堆舊墊的不衛生、與現代醫院不協調的場景,進行一種新的改革,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病人的疼痛,提高護理質量,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
[0015]1、充氣囊2、防汙染一次性無菌3、壓粘三角式充氣輸無紡布袋入軟管
[0016]4、充氣輸入上軟管5、充氣輸入下軟管6、充氣軟管連接平臺
[0017]7、標記左側面板8、標記右側面板9、氣體控制閥進程左指示標記
[0018]10、氣體控制閥進程右指11、充氣量調節開關12、充氣量調節卡槽示標記
[0019]13、可用止血鉗夾閉軟管14、充氣位置墊15、充氣囊上膨脹面皺摺
[0020]16、充氣囊前膨脹面皺摺17、固定繩18、連接注氣泵管平臺
[0021]19、注氣泵管卡口環狀紋20、注氣泵注入氣體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包括充氣囊I和壓粘三角式充氣輸入軟管3,充氣囊I外部套有防汙染一次性無菌無紡布袋2,壓粘三角式充氣輸入軟管3分為充氣輸入上軟管4和充氣輸入下軟管5,充氣輸入上軟管4前端插入充氣囊I內部,充氣輸入上軟管4後端粘接充氣軟管連接平臺6,充氣軟管連接平臺6上設有標記面板,所述標記面板分為標記左側面板7和標記右側面板8,標記左側面板7上設有氣體控制閥進程左指示標記9,標記右側面板8上設有氣體控制閥進程右指示標記10,所述標記面板中央位置上設有充氣量調節開關11,充氣量調節開關11上方設有充氣量調節卡槽12,充氣軟管連接平臺6後端與充氣輸入下軟管5相連,充氣輸入下軟管5後端連接可用止血鉗夾閉軟管13 —端,可用止血鉗夾閉軟管13另一端連接充氣位置墊14。
[0024]進一步地,充氣囊I上膨脹面上設有充氣囊上膨脹面皺摺15,充氣囊I前膨脹面上設有充氣囊前膨脹面皺摺16。
[0025]防汙染一次性無菌無紡布袋2下面設有固定繩17。
[0026]充氣位置墊14上設有連接注氣泵管平臺18,連接注氣泵管平臺18下方設有連接注氣泵管卡口環狀紋19,連接注氣泵管卡口環狀紋19數量不少於2個,防止漏氣,充氣位置墊14後端設有注氣泵注入氣體口 20,方便注氣。
[0027]本實例的工作過程:在病人身體合適臥姿後,將防汙染一次性無菌無紡布袋2套在充氣囊I外,拉緊防汙染一次性無菌無紡布外袋2下面固定繩17後,將充氣位置墊14墊在病人患肢適當位置,開啟注氣泵或手握充入氣囊,氣體由注氣泵注入氣體口 20進入,通過連接在連接注氣泵管卡口環狀紋19,進而通過連接注氣泵管平臺18,到達充氣輸入下軟管5。此時,打開所述標記面板中央位置上的充氣量調節開關11,使充氣量調節卡槽12放鬆,在調節充氣量調節開關11時,注意按氣體控制閥進程右指示標記10、氣體控制閥進程左指示標記9進行放開調節,使充入氣體無阻力進入到充氣輸入上軟管4,從而使壓粘三角式充氣輸入軟管3注入氣體。隨著氣量的增加,充氣囊上膨脹面皺摺15和充氣囊前膨脹面皺摺16漸漸消失,氣量的大小產生充氣墊支撐面高低變化的效果,亦可病人自身在意識清醒狀態下進行自控性舒適度調節。
[0028]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其特徵在於:包括充氣囊和壓粘三角式充氣輸入軟管,所述充氣囊外部套有防汙染一次性無菌無紡布袋,所述壓粘三角式充氣輸入軟管分為充氣輸入上軟管和充氣輸入下軟管,所述充氣輸入上軟管前端插入所述充氣囊內部,所述充氣輸入上軟管後端粘接充氣軟管連接平臺,所述充氣軟管連接平臺上設有標記面板,所述標記面板分為標記左側面板和標記右側面板,所述標記左側面板上設有氣體控制閥進程左指示標記,所述標記右側面板上設有氣體控制閥進程右指示標記,所述標記面板中央位置上設有充氣量調節開關,所述充氣量調節開關上方設有充氣量調節卡槽,所述充氣軟管連接平臺後端與所述充氣輸入下軟管相連,所述充氣輸入下軟管後端連接可用止血鉗夾閉軟管一端,所述可用止血鉗夾閉軟管另一端連接充氣位置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其特徵在於:所述充氣囊上膨脹面上設有充氣囊上膨脹面皺摺,所述充氣囊前膨脹面上設有充氣囊前膨脹面皺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汙染一次性無菌無紡布袋下面設有固定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其特徵在於:所述充氣位置墊上設有連接注氣泵管平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注氣泵管平臺下方設有連接注氣泵管卡口環狀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注氣泵管卡口環狀紋數量不少於2個。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可控式氣壓位置護理墊,其特徵在於:所述充氣位置墊後端設有注氣泵注入氣體口。
【文檔編號】A61G7/075GK203852519SQ201420144969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唐鳴, 李菁 申請人:唐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