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管柱錨定洩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9:02:45 3
專利名稱:抽油管柱錨定洩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油田抽油井用的井下工具,是一種抽油管柱錨定洩油裝置。
背景技術:
有的油管錨沒有洩油功能,如專利號為01266815. χ可旋轉油管錨,沒有洩油功能。有的洩油器沒有錨定功能。有的工具有洩油功能和錨定功能,但結構複雜,操作不方便,如專利號為02230995. 0 一種油管錨定及洩油裝置,它的密封部位多,可靠性差,洩油時需要尋找管柱中合點才能轉動油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抽油管柱錨定洩油裝置,使其能錨定管柱,並在旋轉油管時洩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錨體、錐體、卡瓦、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密封筒,錐體螺紋旋入錨體的螺紋上,密封筒套裝在錨體外部,錨體有聯通孔,聯通孔之上的錨體外徑小,聯通孔之下的錨體外徑大,使錨體在聯通孔之下有變徑臺肩,上密封圈處於聯通孔之上的錨體與密封筒之間,下密封圈處於聯通孔之下的錨體與密封筒之間,錐體與密封筒之間有卡瓦,卡瓦一部分在錐體裡,卡瓦一部分在密封筒裡,密封筒(7)上有洩油孔 (8),洩油孔(8)處於下密封圈(5)之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油時錨體內壓力升高,密封筒上升,卡瓦錨定在井筒上,錨定簡便,旋轉錨體時,錐體上升,實現解錨並使錨體上的聯通孔聯通,實現洩油。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如圖所示,包括錨體1、錐體2、卡瓦3、上密封圈4、下密封圈5、密封筒7。錐體2 螺紋旋入錨體1的螺紋上,密封筒7套裝在錨體1外部,錨體1有聯通孔6,聯通孔6之上的錨體1外徑小,聯通孔6之下的錨體1外徑大,使錨體1在聯通孔6之下有變徑臺肩,上密封圈4處於聯通孔6之上的錨體1與密封筒7之間,下密封圈5處於聯通孔6之下的錨體 1與密封筒7之間,錐體2與密封筒7之間有卡瓦3,卡瓦3 —部分在錐體2裡,卡瓦3 —部分在密封筒7裡。密封筒7上有洩油孔8,洩油孔8處於下密封圈5之下。本實用新型隨油管下井後抽油時,錨體1內壓力升高,液壓從錨體1內傳入上密封圈4、下密封圈5之間的環形空間內,使密封筒7產生向上推力,上推力大於固定銷釘8的承受能力時,固定銷釘8被剪斷,密封筒7上行,錐體2與密封筒7之間的距離縮短,卡瓦3在錐體2作用下張開錨定在套管上,使抽油管柱被錨定。當油井作業提油管時,旋轉油管,使
3錨體1旋轉,在卡瓦3作用下,錐體2不旋轉,在錨體1與錐體2的螺紋作用下,使錐體2與錨體1之間產生相對運動,在錨體1內的液壓作用下,密封筒7隨之上行,當密封筒7上行一定高度後,密封筒7上的洩油孔8或密封筒7的下端面升高至下密封圈5之上,使錨體1 與套管聯通,從而實現洩油。洩油後,油管、套管壓力平衡,密封筒7不再上行,卡瓦3離開套管收回,實現解錨,油管可以順利提出。防止密封筒7、卡瓦3在下井時不活動的辦法除採用固定銷釘外,還可採取其它多種辦法,如採用彈簧等。為減少加工難度和節約材料,錨體1可採用多零件組合成一體。
權利要求1. 一種抽油管柱錨定洩油裝置,包括錨體(1)、錐體O)、卡瓦(3)、上密封圈、下密封圈(5)、密封筒(7),其特徵是錐體( 螺紋旋入錨體(1)的螺紋上,密封筒(7)套裝在錨體⑴外部,錨體⑴有聯通孔(6),聯通孔(6)之上的錨體⑴外徑小,聯通孔(6)之下的錨體(1)外徑大,使錨體(1)在聯通孔(6)之下有變徑臺肩,上密封圈(4)處於聯通孔 (6)之上的錨體(1)與密封筒(7)之間,下密封圈( 處於聯通孔(6)之下的錨體(1)與密封筒(7)之間,錐體(2)與密封筒(7)之間有卡瓦(3),卡瓦(3) —部分在錐體(2)裡,卡瓦 (3) —部分在密封筒(7)裡,密封筒(7)上有洩油孔(8),洩油孔(8)處於下密封圈(5)之下。
專利摘要一種抽油管柱錨定洩油裝置,包括錨體、錐體、卡瓦、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密封筒,錐體螺紋旋入錨體的螺紋上,密封筒套裝在錨體外部,錨體有聯通孔,聯通孔之上的錨體外徑小,聯通孔之下的錨體外徑大,使錨體在聯通孔之下有變徑臺肩,上密封圈處於聯通孔之上的錨體與密封筒之間,下密封圈處於聯通孔之下的錨體與密封筒之間,錐體與密封筒之間有卡瓦,卡瓦一部分在錐體裡,卡瓦一部分在密封筒裡。錨體內壓力升高,密封筒上行,錐體與密封筒之間的距離縮短,使抽油管柱被錨定。旋轉錨體,在錨體與錐體的螺紋和液壓作用下,密封筒上行使錨體與套管聯通,從而實現洩油、解錨,油管可以順利提出。
文檔編號E21B23/01GK202202831SQ201120330729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8日
發明者劉文國, 張小勇, 李新芝, 李獻州, 樊玉寧, 王靜, 金英, 陳洪磊, 魯東利 申請人:李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