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劑卡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7:55:25
專利名稱:試劑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試劑卡。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試劑卡只適用於對一項試劑條進行實驗,效率低而且時間花費長。雖然有幾項項目合併的試劑卡,但是每個項目分別加樣,實際上是多個試劑卡連在一起,不容易實現自動化加樣,只能手工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試劑卡,能實現將試劑條模塊化反應。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試劑卡,包括上、下分體,所述下分體內設有多個獨立的容腔,上分體對應地設多個觀察口,所述容腔與觀察口連通,所述上分體上還設試劑通道,該試劑通道與各觀察口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試劑通道包括滴液槽和引流槽,各觀察口分別與引流槽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觀察口排成一列,所述滴液槽設於相鄰兩觀察口之間,所述引流槽包括連接滴液槽與緊鄰滴液槽一側觀察口的第一引流槽,以及連接滴液槽和其它觀察口的第二引流槽。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引流槽是傾斜的,自滴液槽起朝觀察口向下延伸。優選地,所述第一引流槽相對上分體所在水平面的斜度大於第二引流槽的斜度, 所述第一引流槽寬度小於第二引流槽。進一步地,所述觀察口為下陷的開口,該下陷開口形狀與下分體上容腔形狀配合。本實用新型可同時對多條試劑條進行實驗反應,由於各試劑條所在的模塊單元獨立,因此反應互不影響,提高了效率。而且本試劑卡結構簡單,能可靠操作,便於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試劑卡的結構示意圖,該圖為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試劑卡的截面圖,該圖為主視圖。圖3-6為圖1中分別沿A-A、B-B、C-C、D-D向的剖視圖,(其中圖3、4、6省略下分體)。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試劑卡的結構示意圖。該試劑卡是用於放置分模塊化反應的試劑條3的。試劑卡包括上、下分體1、2,所述下分體2內設有多個獨立的容腔21, 以放置試劑條3。上分體1對應地設多個觀察口 11,所述容腔21與觀察口 11連通,見圖2, 有四個容腔211 214和四個觀察口 111 114。所述上分體1上還設試劑通道12,該試劑通道12與各觀察口 111 114連接。所述試劑通道12包括滴液槽121和引流槽122,為讓試劑分別與試劑條3的四個模塊反應,而不相互影響,試劑先被滴入試劑卡的滴液槽121 內,然後沿著引流槽122,分別流入四個觀察口 111 114。因此,滴液槽121的作用是試劑進入試劑卡的入口,而引流槽122則負責將試劑引入各觀察口 111 114和容腔211 214 中,各觀察口 111 114分別與引流槽122連接。結合圖1和圖3 6,四個觀察口 111 114排成一列,分別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觀察口 111 114。所述滴液槽121設於其中兩個相鄰的觀察口之間,即第一、第二觀察口 111、112之間。滴液槽121兩側各設一條引流槽,分別與第一、第二觀察口 111、112連接。 該引流槽為第一引流槽1221,負責將試劑輸送到滴液槽121鄰近的第一、第二觀察口 111、 112中。滴液槽121還設有第二引流槽1222,第二引流槽1222繞過第二觀察口 112,分別與第三、第四觀察口 113、114連接,第二引流槽1222負責將試劑引導至較遠的觀察口中。第一、第二引流槽1221、1222是傾斜的,自滴液槽121起朝觀察口向下延伸。即引流槽122的滴液槽端最高,而觀察口端最低,見圖6。因此,第一、第二引流槽1221、1222的結構也略不同。以及連接滴液槽121和其它觀察口的第二引流槽1222。第一引流槽1221相對上分體 1所在水平面的斜度大於第二引流槽1222的斜度,所述第一引流槽1221寬度小於第二引流槽1222。該設計的目的是讓試劑可以流向遠離滴液槽121的第三、第四觀察口 113、114, 避免過多的試劑流向滴液槽121旁的第一、第二觀察口 111、112。另外,所述觀察口 111 114為下陷的開口,該下陷開口形狀與下分體2上容腔211 214形狀基本配合。結合圖2,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試劑卡的使用如下先將分模塊化反應的試劑條放入試劑卡下分體內,蓋好試劑卡上分體,再將試劑滴入上分體的滴液槽內,試劑即沿著傾斜的第一、第二引流槽流入四個觀察口內,與對應的試劑條上的化學模塊反應。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試劑卡能實現將試劑條模塊化反應。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道,本實用新型不僅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上做的任何變換或改動, 都應被認為是落入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試劑卡,其特徵是包括上、下分體(1、2),所述下分體( 內設有多個獨立的容腔(21),上分體(1)對應地設多個觀察口(11),所述容腔與觀察口(11)連通,所述上分體(1)上還設試劑通道(12),該試劑通道(1 與各觀察口(1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劑卡,其特徵是所述試劑通道(1 包括滴液槽(121)和引流槽(122),各觀察口 (11)分別與引流槽(122)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試劑卡,其特徵是所述觀察口(11)排成一列,所述滴液槽 (121)設於相鄰兩觀察口(11)之間,所述引流槽(12 包括連接滴液槽(121)與緊鄰滴液槽(121) —側觀察口的第一引流槽(1221),以及連接滴液槽(121)和其它觀察口的第二引流槽(122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試劑卡,其特徵是所述第一、第二引流槽(1221、122幻是傾斜的,自滴液槽(121)起朝觀察口向下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試劑卡,其特徵是所述第一引流槽(1221)相對上分體(1) 所在水平面的斜度大於第二引流槽(122 的斜度,所述第一引流槽(1221)寬度小於第二引流槽(1222)。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試劑卡,其特徵是所述觀察口(11)為下陷的開口,該下陷開口形狀與下分體( 上容腔形狀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試劑卡,包括上、下分體,所述下分體內設有多個獨立的容腔,上分體對應地設多個觀察口,所述容腔與觀察口連通,所述上分體上還設試劑通道,該試劑通道與各觀察口連接。本實用新型可同時對多條試劑條進行實驗反應,由於各試劑條所在的模塊單元獨立,因此反應互不影響,提高了效率。而且本試劑卡結構簡單,能可靠操作,便於使用。
文檔編號G01N35/00GK201984073SQ201120054658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4日
發明者吳衛國, 李降龍, 魏京姍 申請人:上海吉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