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項鍊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0:40:01 3
專利名稱:一種項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項鍊,屬於珠寶首飾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項鍊在美化生活的過程中有著獨特的作用。現有的項鍊一般為單一佩戴形式,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項鍊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單一結構形式的首飾很難滿足人們美化生活多樣化的需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有多種佩戴效果的項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其總體結構由項鍊體和吊墜構成,項鍊體由鏈條一和鏈條二兩條鏈線組成,相互間用可拆卸的環扣連接。鏈條二由多段鏈線、多個鏈環和一個裝飾環首尾相連而成。鏈條一的起始端是搭扣。吊墜設有連接孔,吊墜的連接孔可以有一個或多個,使項鍊可以多方位穿插。吊墜為環狀,其環的形狀可以是規則或不規則的幾何形。吊墜環可以是封閉形式,也可以是活動開口形式。吊墜可以鑲嵌飾品也可以不鑲嵌飾品。搭扣的咬合直徑大於裝飾環及吊墜咬合處的環粗,使搭扣可以與裝飾環、吊墜連接。由於本實用新型在項鍊的鏈線設計中採用了可拆卸的環扣連接形式,配以多個鏈環作為修飾,同時吊墜設計為單孔或多孔的樣式,項鍊的鏈線便可多次通過吊墜,同時裝飾環的不同結構的變化,如多邊形,不規則圖形等等,便構成了多種項鍊的佩戴形式。本實用新型的意義在於設計了一種項鍊與單、多孔式吊墜的插接組合形成多款的項鍊的佩戴形式。適用於多種服飾與公眾場合,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由於項鍊由兩條鏈條組成,長度可調節。除作項鍊使用,還可多圈纏繞在手臂上作手鍊使用。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項鍊與吊墜的功能互補提高了飾品的使用率,同時降低了使用者購置飾品的費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項鍊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項鍊的搭扣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項鍊的搭扣側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項鍊的搭扣打開狀態示意圖;圖5A是本實用新型項鍊的配飾效果之一圖;圖5B是本實用新型項鍊的配飾效果之二圖;圖5C是本實用新型項鍊的配飾效果之三圖。圖中,1-搭扣2-鏈條一 3-環扣4-鏈環5-鏈條二 6_裝飾環7-吊墜。
具體實施方式
3[0015]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作更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項鍊體由鏈條一 2、鏈條二 5兩條鏈線通過環扣3連接而成。其中鏈條二 5由四段鏈線、兩個鏈環4和一個裝飾環6首尾相連而成,裝飾環6的另一端連接一個吊墜7 ;鏈條一 2的起始端是搭扣1。裝飾環6的環粗小於搭扣1的咬合直徑,使搭扣1可以與裝飾環6連接。如圖5A、圖5B所示,鏈線形成環狀,可以掛於脖頸上。由於項鍊體由兩條鏈條及多個鏈環組成,長度可調節,因此,可如圖5C所示,將其多圈纏繞於手腕上,作手鍊使用。如圖5A,圖5B、圖5C所示,由於吊墜的連接孔可以有一個或多個,使項鍊可以多方位穿插,形成多種連接形式。配合裝飾環6的使用可以用一種項鍊形成多種不同的款式,實現一物多用。以上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特徵及優點,而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多種結構變化和改進。
權利要求1.一種項鍊,由項鍊體和吊墜構成,其特徵是項鍊體由鏈條一和鏈條二兩條鏈線組成,相互間用可拆卸的環扣連接;其中,鏈條一的起始端為搭扣,鏈條二由多段鏈線、多個鏈環和一個裝飾環首尾相連而成,裝飾環的另一端連接吊墜;吊墜設有連接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項鍊,其特徵是搭扣的咬合直徑大於裝飾環及吊墜咬合處的環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項鍊,其特徵是吊墜的連接孔為一個或多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項鍊,其特徵是吊墜為環狀,其環的形狀是規則的或不規則的幾何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項鍊,其特徵是環形吊墜是封閉形式或開口形式。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項鍊,其特徵是吊墜鑲嵌飾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項鍊,項鍊體由鏈條一和鏈條二兩條鏈線組成,相互間用可拆卸的環扣連接。鏈條二由多段鏈線、多個鏈環和一個裝飾環首尾相連而成。鏈條一的另一端是搭扣。吊墜為環狀,設有一個或多個連接孔,使項鍊可以多方位穿插。吊墜可以鑲嵌飾品也可以不鑲嵌飾品。搭扣的咬合直徑大於裝飾環及吊墜咬合處的環粗,使搭扣可以與裝飾環、吊墜連接。配以裝飾環的不同結構的變化,構成多種佩戴形式,實現一物多用。
文檔編號A44C11/00GK202112454SQ20112034334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4日
發明者高曉松 申請人:北京市千葉世紀珠寶首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