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速率可控、自動更換的輸液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14:07:51

本發明涉及靜脈輸液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是臨床通過靜脈輸入藥物,起效作用迅速,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據報導,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人均8瓶。
輸液過程中,輸液速度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如果患者有心臟或肺部疾病,輸液速度不宜過快。滴速過快可以引起血容量過多,加重心臟負荷,引發心衰或肺水腫。氯化鉀靜滴速度過快不僅會引起局部疼痛,還可引起高鉀血症,表現為四肢無力、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搏導致死亡。硝普鈉、硝酸甘油等藥物在滴注時速度過快可使血壓急劇下降,短時間內出現低血壓及休克等症狀。而脫水藥物甘露醇,則需快速輸入,通常要在30分鐘內輸完才能發揮作用。另外,輸液時如果液體已經滴完而護士未能及時停止輸液會導致患者的血液回流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隱患。
傳統輸液方式採用手動調節器來控制輸液速度,但該調節器一般調好後不再調節,在實際輸液時,輸液速度自行變慢的情況十分普遍,尤其是輸液速度控制在小於60滴/分時更加明顯。很多病人為了快速滴完液體,常常自己去調節輸液速度,由此帶來了安全隱患。此外,剩餘的液體量也靠護士目視觀察估計,當病人較多時護士常難以準確控制換瓶時間。尤其是當液體已經滴完而護士未能及時停止輸液時會導致患者的血液回流,造成醫療糾紛隱患,不利於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
為了避免輸液事故,醫院通常要求護士勤觀察、多巡視,然而由於病人太多,護士勞動強度過大,輸液事故仍時有發生。如有一種速率可控,且能自動化切換的輸液系統則能大大降低事故發生率,護士工作的勞動強度也能大幅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克服目前輸液系統自動化程度低、護士工作強度大的缺點,提供一種輸液速率可控且可自動更換吊瓶的輸液系統。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化輸液系統,包括輸液組和控制臺,控制臺監控輸液組的輸液狀態和輸液的開啟與關閉,所述的輸液組包括至少一個輸液單元,每個輸液單元包括當次的輸液藥物、連接 輸液藥物的導管、電動閥、三通閥和輸液管,連接輸液藥物的導管其插入輸液藥物容器口的一端帶有液位傳感器,電動閥入口端與連接輸液藥物的導管連接,電動閥出口端與三通閥連接,三通閥的輸出埠之一與輸液管連接;所述的控制臺採用PLC編程控制,電動閥、三通閥的控制電路與控制臺的PLC控制櫃連接,控制臺根據採集的液位傳感器數據採用PID調節控制輸液狀態。
進一步,所述的輸液單元有兩個以上,每個輸液單元的輸液狀態在控制臺上獨立顯示和操作。
進一步,所述的輸液狀態是指輸液藥物的液位、剩餘時間、結束警示和換液通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輸液速度穩定:控制中心採用PLC編程控制,根據液位的下降速度採用PID調節,自動控制電動閥開口大小,保證輸液速度穩定;
(2)每個插入藥物容器的導管都帶有液位傳感器,將信號傳送到控制臺顯示屏,集中顯示每個藥物容器的液位和剩餘時間,便於護士站人員及時觀察合理安排時間。
(3)每個輸液單元有多瓶藥物需要更換時系統可以自動更換:當一瓶液體輸液完畢時,三通閥和電動閥可以自動切換到另外一瓶繼續輸液,減少醫護人員工作量;同時發出提示音提醒醫護人員注意。
(3)輸液即將結束時,額外獨立的發出警報聲提醒醫護人員及時處理。
總體來說,本發明提供的自動化輸液系統可以穩定控制輸液速度和自動更換輸液容器,能有效防止患者血液回流到輸液管,各方面提高了輸液的安全性。同時,自動換藥可以降低護士工作量,從另一方面保證輸液安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圖進行簡單介紹。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下列附圖獲得其它附圖。
圖1是本發明自動化輸液系統簡要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採用的電動三通閥不同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自動化輸液系統,包括輸液組和控制臺,控制臺監控輸液組的輸液狀態和輸液的開始與關閉,所述的輸液組包括至少一個輸液單元(1#、2#、3#、4#、 5#、6#......),每個輸液單元包括當次的輸液藥物(A、B)、連接輸液藥物的導管、電動閥1、三通閥3和輸液管,連接輸液藥物的導管其插入輸液藥物容器口的一端帶有液位傳感器2,電動閥1入口端與連接輸液藥物的導管連接,電動閥1出口端與三通閥3連接,三通閥3的輸出埠之一與輸液管連接;所述的控制臺採用PLC編程控制,電動閥、三通閥的控制電路與控制臺的PLC控制櫃連接,控制臺根據採集的液位傳感器數據採用PID調節控制輸液狀態。
所述的輸液單元一般都有兩個以上,每個輸液單元獨立對應一位病人。每個輸液單元的輸液狀態(1#、2#、3#、4#、5#、6#)在控制臺上獨立顯示和操作。所述的輸液狀態是指輸液藥物的液位、剩餘時間、結束警示和換液通知。
本發明採用電動閥自動調節輸液速度,當輸液速度過快時,自動減少電動閥1或2的開度,反之則增加電動閥1或2的開度,可以避免傳統輸液方式輸液速度不穩定的缺陷,保證液體按醫囑量輸入患者體內。
參照圖1和2所示,當使用瓶A進行輸液時,三通閥位於開啟位置一,當控制臺檢測到瓶A液位低於設定液位時,發出警示音。三通閥內球體閥門從位置一轉動到位置二的狀態,繼續從瓶B進行輸液,當瓶B也輸液結束而無需繼續換瓶時,三通閥內球體閥門從位置二的狀態轉動到閥門關閉位置,結束輸液,從而較好地避免了空滴現象。
由上述三通閥的控制應用可以看出,通過三通裝置可以較好地避免現有技術中空滴問題,通過對輸液瓶的液位監測可以及時自動更換輸液瓶,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
在保證輸液安全的前提下,該輸液控制系統為降低醫護人員勞動強度、維護患者安全和身心健康提供了技術支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