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牙齦會有什麼症狀(寶寶長牙的注意事項及牙齦的變化)
2023-08-13 14:37:08
媽媽,我長牙啦!
長牙
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
重要裡程碑
但在欣喜之餘
寶寶長牙期的各種煩惱也隨之而來
牙齒什麼時候長?
怎麼長?長得對不對?
長牙的時候寶寶會有什麼反常舉動?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
01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長牙?
乳牙萌出的早晚,與嬰兒的體質、營養、性別、地區及其它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往往表現為個體差異比較大。
早的4個月就開始出牙,晚的可到10個月,一般大多數嬰兒多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牙齒。
先長下頜兩顆中切牙,再長上頜兩顆中切牙,只有極少數寶寶會先長上門牙。
02寶寶出牙有哪些表現?
① 疼痛
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② 暴躁
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③ 臉頰發紅
媽媽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④ 流口水
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⑤ 啃、嚼或咬東西
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⑥ 牙齦腫脹
檢查一下寶寶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⑦ 睡不安穩
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⑧ 體溫升高
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03如何緩解寶寶出牙的不適?
① 冷敷按摩寶寶牙床
低溫可以麻痺痛覺神經,降低局部血液循環,還有消腫作用,是一個緩解出牙痛的好辦法。
可以把一塊乾淨的紗布蘸水擰半乾之後,放在冰箱裡降溫,拿出墊在你的手指上,按摩寶寶腫痛的牙齦。
可以把一些寶寶的牙膠或者安慰奶嘴,放到冰箱的冷藏室裡(注意不是冷凍),然後涼涼的拿出來讓寶寶咬來緩解疼痛。
② 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
如果寶寶不願意吃東西、沒有胃口,則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較冰凍、柔軟的食物。
當寶寶牙齒萌出後,試著給他們餵一些半固態的食物,從水狀過度到糊狀,再慢慢從糊狀過度到固態狀……最終可以咀嚼固體食物。
③ 適時的呵護與關懷
在剛開始長牙期間,寶寶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及關懷,如此可緩和寶寶的情緒,讓寶寶感覺溫暖與舒適。
04寶寶長牙清潔注意事項
要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就必須從0歲開始幫寶寶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從寶寶出生後開始喝奶起,最好堅持每次喝完奶都給寶寶清潔口腔,以紗布清洗或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對清潔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潔一次。
① 寶寶長牙時
當寶寶正在長牙時,牙床、牙齦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殘渣停留在上面,則會讓原本輕微發炎的牙齦狀況更加嚴重。
因此,一定要注意正在長牙部位的牙齒清潔,但力道不宜過強,以免弄痛成長中的牙齒。
② 寶寶長牙後
出來的牙齒要使用兒童專用的軟質牙刷來刷,而整個口腔仍可用紗布或毛巾蘸清水來清潔。如果此時寶寶能夠用手握東西,則可以讓寶寶學習刷牙。
③ 潔牙方法
• 【0—6個月】乳牙長出前,漱口最關鍵。
• 【6個月—1.5歲】乳牙長出期間,爸爸媽媽要每天為孩子清除牙齒上的菌斑、軟垢保持口腔清潔,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
• 【1.5歲—3歲】乳牙長全了,讓寶寶了解刷牙的過程和細節,為他日後自己刷牙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