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面攪拌葉輪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9:05:51 2
專利名稱:雙曲面攪拌葉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葉輪,尤其是一種攪拌葉輪的結構改進,屬於環境保護設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城市汙水處理工藝中,水體攪拌是其中關鍵工序之一。目前使用的攪拌葉輪是雙葉槳或多葉槳、多葉片或螺旋異形曲面等。這些葉片的結構形式,針對特定的攪拌要求,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卻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攪拌死角,因而難以攪拌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可以消除攪拌死角,從而保證攪拌均勻的雙曲面攪拌葉輪。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申請人綜合考慮了水體攪拌流態和混合均勻的要求,提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雙曲面攪拌葉輪,該設計包括與動力輸出軸傳動連接的攪拌葉輪體,所述葉輪體的徑向分布有攪拌葉片,其結構改進在於所述葉輪體的上表面為雙曲線母線繞葉輪體軸線旋轉形成的雙曲面。
使用時,本實用新型的雙曲面攪拌葉輪在攪拌水體時,既能使水體沿圓周方向流動,又能使水體上下翻滾,從而使水流的混合狀態形成立體、螺旋狀的混合攪拌,保證固與液、液與氣、以及固、液、氣三相的均勻混合,可以消除死角。本雙曲面葉輪尤其適用於圓形池、方形池,也有多臺布置於長方形水池中。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的雙曲面攪拌葉輪如
圖1所示,主要由驅動電機1、通過轉軸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攪拌葉輪體2構成。葉輪體2的上表面為雙曲線母線繞葉輪體軸線旋轉形成的雙曲面。雙曲線的方程為xy=b。這種雙曲面結構符合水體分流方向要求,能保證水流時的阻力較小,使水流上下翻滾,得到均勻攪拌,避免死角。
攪拌葉輪體2的雙曲面邊緣附近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多個攪拌凸起4,該凸起可為徑向呈直線或漸開線的小葉片狀或其它異型凸臺狀,其主要作用是攪動水體,使水流沿底面由中心向四周甩出,造成整個水體繞攪拌軸心流動。
此外,在攪拌葉輪體2的下表面制有多個徑向分布的小切片3,因此可以在曝氣條件下完成氣體與水的混合攪拌。如圖所示箭頭為進氣方向。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的雙曲面攪拌葉輪的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驅動電機不是安置在水上,而是安置在水下(圖中未示)。其工作原理和作用效果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另贅述。
實驗證明,以上實施例的雙曲面攪拌葉輪具有以下特點a)可以應用在各種液體與固體、氣體混合的場合,可替代現有攪拌設備,立體、螺旋狀的混合攪拌更均勻,提高攪拌效率。
b)該葉輪除作為攪拌功能外,還可以輔助在曝氣池內使用,使池內O2混合均勻,轉移率提高。
c)驅動葉輪的動力可為上置式或下置式(潛水式)。安裝簡易。
d)該葉片的製造材料可為纖維增強塑料,鋼件或其它輕質材料製作,適應相應的工況要求,壽命較長。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曲面攪拌葉輪,包括與動力輸出軸傳動連接的攪拌葉輪體,所述葉輪體的徑向分布有攪拌葉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葉輪體的上表面為雙曲線母線繞葉輪體軸線旋轉形成的雙曲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曲面攪拌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雙曲線的方程為xy=b。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雙曲面攪拌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葉輪體的雙曲面邊緣附近沿圓周方向分布有攪拌凸起,所述攪拌凸起為徑向呈直線的小葉片。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雙曲面攪拌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葉輪體的雙曲面邊緣附近沿圓周方向分布有攪拌凸起,所述攪拌凸起為徑向呈漸開線的小葉片。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雙曲面攪拌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葉輪體的雙曲面邊緣附近沿圓周方向分布有攪拌凸起,所述攪拌凸起為異型凸臺狀。
6.根據權利要求3、4或5所述雙曲面攪拌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葉輪體的下表面制有徑向分布的小切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葉輪的結構改進,屬於環境保護設施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雙曲面攪拌葉輪包括與動力輸出軸傳動連接的攪拌葉輪體,所述葉輪體的徑向分布有攪拌葉片,其結構改進在於所述葉輪體的上表面為雙曲線母線繞葉輪體軸線旋轉形成的雙曲面。使用時,本實用新型的雙曲面攪拌葉輪在攪拌水體時,既能使水體沿圓周方向流動,又能使水體上下翻滾,從而使水流的混合狀態形成立體、螺旋狀的混合攪拌,保證固與液、液與氣、以及固、液、氣三相的均勻混合,可以消除死角。本雙曲面葉輪尤其適用於圓形池、方形池,也有多臺布置於長方形水池中。
文檔編號B01F7/22GK2865842SQ200620068740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4日
發明者楊愛國 申請人:南京貝特環保通用設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