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戲曲大全:牡丹亭崑曲唱詞全本賞析

2023-10-13 02:00:39 2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與王實甫的《西廂記》齊名,是中國戲曲史上優秀的作品之一。而《牡丹亭》首演時,《西廂記》曾減價過,可見《牡丹亭》受觀眾喜愛的程度。本期的崑曲文化,為你介紹牡丹亭崑曲唱詞全本賞析。

  在這部戲劇問世之後,立刻廣為流傳,產生了巨大影響,以至「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由於劇中深刻地揭示了那個時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處境,因此尤其受到她們的青睞。萬曆年間,江南才女馮小青曾在幽居水閣的悽寂生活中寫下這樣的詩句:「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閒看牡丹亭。

  人間亦有痴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表達了她心中強烈的共鳴。與湯顯祖同時代的戲劇家沈璟曾將此劇改編,以適合崑腔的演唱形式。

  《牡丹亭》是我國古代戲曲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與王實甫的《西廂記》齊名。從戲劇形式上看《牡丹亭》屬於傳奇。傳奇與雜劇的不同在於:元雜劇分折(相當於「幕」),通常是一本四折加一楔子;傳奇分出(相當於「場」)而不分折,「出」無定數,短的十齣、八出,長的也有一百出以上的。

  元雜劇都用北曲,曲調規定較嚴,每一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一套曲子。每套曲子的曲詞只用一個韻腳,一韻到底,不能換韻。元雜劇中的每一折套曲,一般只用一個人主唱,也就是一個角色演唱。而傳奇則多用南曲,比較自由。一齣戲中可以變換宮調,也可以換韻,各類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有分唱、合唱、接唱等。

  唱腔主要是崑山腔(崑腔),到清代一般稱為崑曲。

  《牡丹亭》所搬演的是貴族小姐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生離死別的愛情悲喜劇。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的獨生女杜麗娘,在丫環春香的誘導下,青春與個性開始覺醒,對自己的生活環境開始不滿,在夢中與一少年在牡丹亭畔相會,醒後相思成疾,悒鬱而死。

  嶺南書生柳夢梅,赴臨安應試途經南安郡,拾得麗娘畫像,悅其貌美,終日把玩,贊慕不已,麗娘的幽魂顯現了,認出了柳乃舊日夢中所會的那位書生,向他表白了愛慕之情,並讓其掘墳而獲得再生。

  麗娘復活以後,兩人同往淮安求麗娘父母許婚。杜寶見而大怒,誣夢梅私掘女墳,上書奏明皇帝,夢梅此時已被欽定為狀元,也上書自辯,麗娘並登朝申訴,得皇帝恩準、夫妻團圓。

  湯顯祖生活在黑暗的明代晚期,政治上同情東林黨人。在哲學上他受到王學左派、泰州學派的影響,認為程朱理學是錯誤的,不應「存天理,滅人慾」而是「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認為男女生活之私,都是屬於自然本性的要求,毫不掩飾自己對道學的強烈不滿。《牡丹亭》故事,明託南宋,實寫明代。

  「情」與「理」的激烈矛盾衝突貫穿全劇,滿腔熱情地歌頌「情」並賦予其異乎尋常的神奇力量,在《牡丹亭》題詞裡面,作者寫到「天下子女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湯顯祖強調超越生死的真摯感情,貶斥了封建的道德規範。

  這就是作者明確的創作動機。這是同明代進步思想家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的鬥爭聯繫在一起的。正因如此,湯顯祖的《牡丹亭》寫的雖然是一位貴族少女由情而夢,由夢而死,死而復生,終成眷屬的情節奇幻的愛情故事。

  但它卻表達了廣大被壓迫婦女的強烈願望,反映了時代的要求。這部作品通過離奇的幻想來寫,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在形象塑造上善於把人物的心情與客觀的景物結合起來描寫,這個特點在《遊園》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結束語】《牡丹亭》這個劇目以唱詞優美,富有內容而出名,它讚頌了「情」,批判了封建的道德規範,情與理的相互碰撞中產生了這部千古之絕唱的《牡丹亭》。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一聽。

你可能也喜歡:


崑曲有多少年歷史,有什麼雅稱
崑曲是哪裡的,崑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什麼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