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壓縮機用水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8:18:45 2
專利名稱:空氣壓縮機用水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適用於空氣壓縮機的前置空氣過濾器裝置,尤其適用於工礦企業因空氣粉塵濃度高而使空氣壓縮機運行成本增加的作業場所。
背景技術:
目前,空氣壓縮機技術不斷升級換代,逐步由螺杆式取代往復式。就我公司而言,產氣量10-40m3壓縮機產品皆為螺杆式,而這種壓縮機產品對空氣清潔度要求較高,但對工礦企業來講,高清潔度的空氣又難以保證,因而壓縮機的空氣濾芯、油濾器、水氣分離器更換十分頻繁,不僅使空氣壓縮機的作業率降低,而且提供這幾種元件的價格也十分昂貴,無疑大大增加了壓縮機的運行成本。為此,為使壓縮機件低成本運行,先決條件是保證空氣的質量,使空氣的純淨度提高。
發明內容
要使壓縮機得到高質量的空氣,首先必須對空氣濾芯加以改進,繼而才能保證後續元件的正常使用。經多方論證和實際比較,我們認為利用流體力學原理,運用水過濾器能夠有效的提高空氣的質量,可完全替代價格昂貴的紙質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技術採用的方案水過濾器由高低兩個同心圓筒組成,底部用圓板焊接在一起支撐於地面,其中外層的低圓筒起水位限制作用,內層的高圓筒與壓縮機進氣口連接,其下部開有兩排過濾孔,用5μm的濾布裹緊,兩個同心圓筒之間形成的環形槽注入水,且使濾布和過濾孔完全浸在水中。當壓縮機啟動時,由於離心力作用在壓縮機機體內部形成的空氣真空度與大氣壓形成一負壓,迫使水進入內圓筒中,根據流體力學理論,要使空氣在水中流動的條件必須滿足h<10-Pv×10-4m,其中Pv真空度的取得,因設備型號不同各異。空氣進入壓縮機之前,大部分雜質被濾布隔阻,剩餘部分的粉塵散布於水中而沉積,這時進入壓縮機的進氣口的空氣純度提高,空氣品質得以保證。
本實用新型技術有益效果來自兩方面一是空氣進入壓縮機前已經過水和濾布兩次過濾,同時也間接保護了油濾器、水氣分離器,使設備保持低成本運行;二是在運行過程中當濾布、水變髒時更換也十分簡單,且圓筒、濾布很容易獲得,成本極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水過濾器作業進一步說明。
圖1是水過濾器工作示意圖。
圖1中各符號意義p0大氣壓、pA水壓、Pv真空度。
圖2是水過濾器構造圖。
圖2中1、外圓筒 2、濾布 3、內圓筒 4、壓縮機
5、水位計 6、排水閥 7、過濾孔。
具體實踐方式在
圖1中,當壓縮機工作時,壓縮機機體內形成真空與外界大氣形成負壓,使水進入內圓筒,根據流體力學論證,需滿足條件P0-PA>P2才能使空氣從水中穿過進入壓縮機,而水的高度h<10-p2×10-4,以40m3壓縮機為例,通過測試真空度,使水的高度h取得值在0.3-0.5m之間,內圓筒高度的取值應為水高度的3-4倍,而外圓筒高度H=d2/D2×h可通過換算取得,其作用是做為注水時限位計使用。
在圖2的實施例中,首先在外圓筒(1)和內圓筒(3)組成的環形槽中注入水,水量的多少由外圓筒(1)的高度決定(H=d2/D2×h),當壓縮機啟動時,由於負壓的作用,水經過濾布(2)一次過濾,經過濾孔(7)進入內圓筒(3),這時空氣中大部分雜質被濾布(2)過濾,未被濾掉的雜質散布於水中,因密度不同而沉積在底部,起到了二次過濾的作用。經過二次過濾的空氣純度較高,而後進入壓縮機機體(4)。在壓縮機運行過程中,空氣經過水時不可避免將少量的水份帶入壓縮機機體內,但這時的水已被空氣霧化,而壓縮機本身裝有水氣分離器,可把水分離出來,壓縮機後置有乾燥設備,可以保證壓縮空氣中水份的分離。當濾布(2)雜質多時,壓縮機本身有PLC自動報警裝置,這時需要更換乾淨濾布(2),而更換的濾布可以經洗滌再次使用,更換濾布時,可同時通過閥門(6)放掉髒水、加入新水。
在圖2的實施例中,根據連通器的原理裝一個水位計(5),在壓縮機運行過程中可觀察水位的變化,並及時補水。但補水時應不超過水位計觀察的刻度範圍,補水太多則影響進氣量,太少則容易使水呈「沸騰」狀,致使水份過多進入機體。
權利要求1.一種空氣壓縮機用水過濾器,在其內部,由濾布製成空氣濾芯,其特徵是濾布和過濾孔浸在由兩個同心圓筒形成的環形水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空氣壓縮機用水過濾器,其特徵是內層高圓筒與進氣口相連接,且下部開有兩排過濾孔,用5μm的慮布裹緊。
3.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空氣壓縮機,其特性是高低兩個同心圓筒之間形成的環形槽中注入水。
專利摘要一種能夠過濾空氣、提供純淨空氣的壓縮機用水過濾器。它是由高低兩個同心圓筒組成,底部用圓板焊接在一起支撐於地面,其中外層的低圓筒起水位限制作用,內層的高圓筒與壓縮機進氣口連接,其下部開有兩排過濾孔,用5μm的濾布裹緊,兩個同心圓筒之間形成的環形槽注入水,且使濾布和過濾孔完全浸在水中。從而使空氣進入壓縮機前,要經過水和濾布兩層過濾,空氣品質得以保證。
文檔編號F04C29/00GK2656673SQ0325808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17日
發明者康全廷, 甄新佔, 韓傑, 白雲峰, 藺曉鬱, 陳海如, 魏連春 申請人:天津天鐵冶金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