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道自動退磁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3:35:59 3
專利名稱:料道自動退磁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機械加工設備用的退磁裝置,料道自動退磁器。
目前已有機械加工設備均無去退裝置,加工的部件需人工進行專門的退磁操作工序,因此工作程序複雜,而且有時會遺漏工件進入下道工序。另外目前常用的退磁器多數是常期通電,這樣不僅浪費能源,而且容易使退磁線圈過熱甚至燒壞。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把退磁器安裝在機械加工後的工件必經之路——料道上。當工件進入自動退磁器入口時,退磁器自動通電工作,工件離開入口時,退磁器可延時自動斷電。不用人工專門進行退磁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內容是,該退磁器是由退磁線圈、檢測元件、電源盒組成,退磁線圈為空心線圈裝於防水殼體內,安裝在加工後工件經過的料道上;檢測元件為檢測金屬物體的接近開關,固定在退磁線圈的工件入口;電源盒由變壓器T、整流橋A1、集成穩壓源7812,及由三極體V1、V2、可控矽V3和整流橋A3組成的控制電路組成,電源盒通過電纜線和插頭與退磁線圈和檢測元件連接,提供所需工作電壓和控制電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該料道自動退磁器,是採用了將退磁線圈裝於工件經過的料道上,隨工件在料道的運行過程達到退磁的目的,不僅實現了自動退磁,而且必免了未退磁工件進入下道工序,簡化了工作程序,節省人力,使用料道自動退磁器比現有的退磁設備節電80%以上。而且退磁效果好,殘磁不超過3mT。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1電源盒、2插頭、3電纜線、4防水殼、5金屬架、6檢測元件、K插頭、L退磁線圈。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如圖所示,該料道自動退磁器由退磁線圈L、檢測元件6、電源盒1構成,退磁線圈L為空心線圈裝於防水殼4內,裝有H1、H2兩個發光二極體用以指示工作狀態;檢測元件6為接近開關,裝於金屬架5上,通過金屬架5與退磁線圈L連接;電源盒1由變壓器T、整流橋A1、集成穩壓源7812和由三極體V1、V2、可控矽V3、整流橋A3組成的控制電路組成,其輸入端通過插頭與220V交流電源連接,輸出通過插頭2和電纜線3與退磁線圈連接。電源盒與退磁線圈防水殼分別安裝在不同的位置上。
該料道自動退磁器工作原理為當220V電源接通後,變壓器T通電,其次級電壓經A1整流後,供集成穩壓源7812輸入電壓,其輸出電壓供V1、V2、V3等元件組成的控制組件的控制電壓及接近開關6的電源電壓,正常時緣色發光二極體H2亮,當退磁線圈入口無工件時,接近開關6輸出低電平,V1導通、V2截止,晶閘管V3處於關斷狀態,退磁線圈L兩端沒有電壓。
當工件進入退磁線圈入口時,接近開關6輸出高電平這時V1截止,V2導通,其集電極電源經電阻R4流過V3門極使其導通,V3與A3組成交流開關接通,線圈L通電,產生交流磁場將被退磁工件吸入線圈,並沿線圈骨架中間通道滾動,離開線圈,即工件所經過的途徑是一個逐漸變弱的交流磁場,從而達到退磁的目的。
當工件離開入口後,接近開關恢復原工作狀態,輸出端變為低電平,V1導通,但由於電容C的延時作用,V2並不立即截止,即維持L仍有交流電流通過,延時結束後,V2截止,V3關斷、L兩端斷電,恢復原始狀態。當L兩端有電壓時紅色發光二極體H1亮,斷電後熄滅。
權利要求1.料道自動退磁器,由退磁線圈、電源盒、檢測元件組成,其特徵在於,退磁線圈為空心線圈,裝於防水殼內,安裝在加工後工件經過的料道上;檢測元件採用接近開關,固定在退磁線圈的工件入口;電源盒由變壓器(T),整流橋(A1),集成穩壓源(7812)和由三極體(V1)、(V2)、可控矽(V3)、整流橋(A3)組成的控制電路構成,電源盒通過電纜線和插頭與退磁線圈和檢測元件接近開關連接,電源盒輸入電壓為交流220V。
專利摘要一種機械加工設備用的退磁裝置,料道自動退磁器,由電源盒、退磁線圈和檢測元件組成,退磁線圈為空心線圈,安裝在加工後工件經過的料道上,檢測元件為檢測金屬物體的接近開關,固定在退磁線圈的工件入口,電源盒通過電纜與退磁線圈和接近開關連接,提供工作電壓和控制電壓,該退磁裝置具有加工件不需要經過專門的退磁設備即可能完成退磁,節省工序,退磁效果好,省電等優點。
文檔編號H01F13/00GK2218961SQ94247028
公開日1996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1994年12月2日
發明者付廷會 申請人:付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