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術中肢體束縛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8:18:04
專利名稱:嬰幼兒術中肢體束縛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束縛帶,尤其是用於嬰幼兒術中肢體束縛帶。
嬰幼兒術中體位的固定是否舒適、安全、牢固,是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過去採用手術巾或繃帶固定,不方便、不牢固、易脫開。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設計一種嬰幼兒術中肢體束縛帶,以達到使用舒適、安全、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具有a、四頭帶,為白布一塊,在四個角各縫製一條布帶;b、活動帶,為兩條布帶,每條布帶的一面縫製有尼龍搭扣;c、縛肢帶,兩端內外側和中間分別縫製有尼龍搭扣,d、活動帶分別從兩端縫製在四頭帶上;e、縛肢帶穿過活動帶。
活動帶為斜形縫製在四頭帶上。
縛肢帶為2-4條。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1、舒適安全,用棉布製成的束縛帶質地柔軟,直接與皮膚接觸無不適之感,不會影響上下肢的血液循環;2、固定牢固,上肢分別在上臂、手腕部纏繞,下肢在膝關節纏繞,限制了肢體的活動,不易脫出;3、可用於兒童雙臂、單臂、雙腿、單腿及側臥位下肢的固定。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實施例1為上肢束縛帶,用市售普通白棉布,剪裁長46CM,寬26CM的布帶一塊,在四個角各縫製一條長25CM布帶,即為四頭帶1。縫製兩條長26CM,寬4CM的布帶,每條布帶的一面縫製有長24CM,寬3CM尼龍搭扣,即為活動帶2,並將其尼龍搭扣面貼四頭帶1,分別從兩端和中間三點斜形縫製在四頭帶1左右兩端,上端內側相距15~18CM,下端內側相距25~30CM;製作4條長25CM,寬5CM的布帶,在兩端內外側分別縫製長12CM,寬3CM有尼龍搭扣,注意陰陽面相配合,在中間縫製長3CM,寬3CM的尼龍搭扣,與活動帶2的尼龍搭扣相配合,即為縛臂帶3(縛肢帶),將其左右各兩條分別穿過活動帶2相扣備用即可。
如圖2所示,實施例2為下肢束縛帶,四頭帶1四個角各有一條布帶,兩條活動帶2每條的一面縫製有尼龍搭扣,並從兩端縫製在四頭帶1左右兩側,縛腿帶3(縛肢帶)兩端內外側分別縫製有尼龍搭扣,並穿過活動帶2相扣備用。
權利要求1.一種嬰幼兒術中肢體束縛帶,其特徵在於具有a、四頭帶[1],四個角各縫製一條布帶;b、活動帶[2],為兩條布帶,每條布帶的一面縫製有尼龍搭扣;c、縛肢帶[3],兩端內外側和中間分別縫製有尼龍搭扣,d、活動帶[2]分別從兩端縫製在四頭帶[1]上;e、縛肢帶[3]穿過活動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肢體束縛帶,其特徵在於活動帶[2]斜形縫製在四頭帶[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肢體束縛帶,其特徵在於縛肢帶[3]為2條或4條。
專利摘要一種嬰幼兒術中肢體束縛帶,具有:a、四頭帶,四個角各縫製一條布帶;b、活動帶,為兩條布帶,每條布帶的一面縫製有尼龍搭扣;c、縛肢帶,兩端內外側和中間分別縫製有尼龍搭扣;d、活動帶分別從兩端縫製在四頭帶上;e、縛肢帶穿過活動帶。用於嬰幼兒術中肢體的束縛。
文檔編號A61B19/00GK2391566SQ99220739
公開日2000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1999年5月5日 優先權日1999年5月5日
發明者樊建政, 梁麗麗, 曲健榮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四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