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拍的避震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4:07:19 2
專利名稱:網球拍的避震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網球拍,特別是涉及一種構造簡單、裝組容易的網球拍的避震構造。網球運動帶給運動者的傷害人人皆知,即所謂的"網球肘",因此,網球拍的製造業在設計制 造球拍時,大都將吸震效果作為較重要的設計;雖然有人以在球拍拍框上裝設條針(或單粒 釘),且將網線穿過條釘內的線眼,以在球拍擊球時所產生的震動力,利用網線與條釘的接觸 而達到吸震的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僅利用條釘的吸震效果並不理想;因此,目前的網球 拍上除了裝設有條釘外,更會在拍框、握柄、網線等位置再裝設吸震元件,以使擊球時所產 生的震動力減至最低,且使運動者傷害降低至最小程度。那麼,就以裝設在拍框上的吸震構造成言,圖l所示,其是在喉部(10)上直接成型有 數個凸榫(11)孔洞(12),且將其上設有貫孔(21)及線孔(22)的消震元件(20)籍助凸 榫(11)與貫孔(21)的套接而固設在喉部(10)上,使網線可穿過喉部(10)的孔洞(12) 及消震元件(20)的線孔(22),當擊球而產生震動力時便可利用網線與消震元件(20)的貼 觸而達到吸震的效果;再如圖2所示,主要是在頭部框架(30)兩側的適當位置處,各開設 有貫通頂底兩面的直向孔(31),且將其上設有細縫(41)的彈性配重體(40)裝填在直向孔 中,以將網線(50)穿過頭部框架(30)的直向孔(31)中,而將彈性配重體(40)直接塞 入直向孔(31)中,且使得網線(50)可穿設於細縫(41)內部,促使網線(50)與彈性配 重體(40)因貼觸而達到吸震的作用。上述籍助消震元件(20)及彈性配重體(40)供網線貫穿,並由消震元件(20)及彈性配重體(40)吸收由網線所產生的震動力,其吸震元個均僅供網線穿過,也就是吸震的區域僅在吸震元件與網線套設段,它的吸震面積相當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網球拍的避震構造,其是直接在拍框兩外側邊開 設凹槽,且將吸震元件裝填在其內部,使其可受網線綁縛在拍框上,不僅與網線的接觸面積 大而可達到較佳的吸震效果,具其構造簡單、裝組容易。依據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網球拍的避震構造,其是在網球拍的拍框外側對應於擊球 區間位置,各開設有適當深度的凹槽,且凹槽內所設的網線孔是呈成對傾斜對稱的排列方式, 將配合凹槽形狀的吸震元件裝填在凹槽中,並將網線穿過凹槽內部的網線孔,使吸震元件被 傾斜拉緊的網線呈束緊狀綁縛在凹槽內部,而利用網線與吸震元件的接觸達到吸震的目的。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網球拍的避震構造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 圖1是以往網球拍的吸震裝置立體分解圖。 圖2是以往另一種網球拍的吸震裝置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3、 4圖示,本實用新型的網球拍的避震構造,其所涉及的構件包括拍框(100)、 吸震元件(200)及網線(300)。拍框(100)的兩外側的中央位置(即對應於擊球區間上)處設有呈矩形且具有適當深度 的凹陷部(110),凹陷部(110)內部又開設有寬度較小的凹槽(111),且拍框(100)上呈 間隔預定距離地設有預定數目的網線孔(120),而在凹陷部(110)內部的網線孔(121)呈 成對傾斜對稱的排列方式設於凹槽(111)的兩側;另外,在拍頂位置裝設有條釘(400)。吸震元件(200)配合凹槽(111)的長度及寬度而制設成長條狀,恰好裝填在凹槽(111) 中,它是用具有適當彈性橡膠材質所製成。網線(300)是自拍框(100)的網線孔(120)中穿設並繃緊在拍框(100)上,且使得 拍框(100)內部形成縱橫交錯的網面,當網線(300)依序穿過凹陷部(110)內部的網線孔 (121)時,其將吸震元件(200)綁縛固定在凹槽(111)中,並且在吸震元件(200)表面 呈傾斜狀的排列。當要裝配時,先將吸震元件(200)塞入凹槽(111)內部,其機面會凸出於凹槽(100) 的開口部位,接著便可進行穿線的工作,由圖5可看出,網線(300)穿過凹陷部(110)內 部的網線孔(121)時,會繞過吸震元件(200),那麼,利用網線(300)的拉力及吸震元件 (200)被網線(300)繃緊時所產生的回彈力,即可使吸震元件(200)穩定地固定在凹槽(110) 中而不會掉落,並且也可籍助與網線(300)的接觸而達到吸震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陳述如後一、 網線(300)穿過網線(121)且繞過吸震元件(200)上時,是呈繃緊狀態,而籍助 吸震元件(200)的回彈力可使網線(300)的拉緊力量大,促使網線(300)的定位效果佳。二、 凹陷部(110)內部的網線孔(121)是呈成對傾斜對稱排列,當經網線(300)繞過吸震元件(200)上時,網線(300)與吸震元件(200)的接觸面積相當大,就可達到較佳的 吸震功能。三、 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相當簡單,是直接在拍框(ioo)上形成凹陷部(iio)及凹槽(in),使拍框(100)的結構相當完整,且強度較佳。、四、 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簡單、製作裝組容易,製造成本低廉,極符合經濟的原則。另外,本實用新型拍框(100)上所搭配裝配的條釘(400)[或單粒釘],可促使其吸震的效果更佳。接著,如圖6、 7所示,可在拍框(100)上裝設有條釘(500),條釘(50)對稱於凹陷 部(110)而在其上設有較寬廣的擴大部(510),擴大部(510)上相對於凹陷部(110)內的 網線孔(121)也設有貫孔(520),當吸震元件(200)裝設在凹槽(111)內時,可使得擴 大部(510)恰好覆蓋在凹陷部(110)內,並且將吸震元件(200)壓制在其下。綜上所述,本案實施例所公開的構造,它是直接在拍框兩外側邊開設凹槽,並且將吸震 元件裝填在其內部,使其受網線綁縛在拍框上,不僅與網線的接觸面積大而可達較佳的吸震 效果,且其構造簡單、裝組容易;所以本實用新型確實具有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網球拍的避震構造,網球拍的拍框上設有網線孔,網線穿網線孔並且在拍框上形成縱橫交錯的網面;其特徵在於拍框兩側的擊球區間上各開設有凹槽,凹槽內所設的網線孔是呈成對傾斜對稱的排列方式,凹槽中裝設有與凹槽形狀配合的吸震元件,網線穿過凹槽內部的網線孔並使吸震元件被傾斜拉緊的網線呈束緊狀綁縛在凹槽內部。
2、依權利要求l所述的網球拍的避震構造,其特徵在於拍框上裝設有條釘,條釘上形 成有擴大部,當吸震元件裝設在凹槽內時,擴大部恰好覆蓋在凹槽上方。
專利摘要一種網球拍避震構造,其主要是直接在拍框的外側面開設凹槽,並且凹槽中的鑽設的網線孔是呈成對傾斜相對稱的排列方式,將具有適當彈性的吸震元件裝設在凹槽中之後,在穿設網線時可將吸震元件呈束緊狀綁縛在凹槽中,促使網線與吸震元件的接觸面積大,不僅可達到預期的吸震效果,且其構造簡單、裝組容易。
文檔編號A63B49/02GK201164695SQ20082010137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4日
發明者李非邦 申請人:石獅市非凡運動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