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筒儲油式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9:51:29 1
專利名稱:充氣筒儲油式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往復式充氣筒中的零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充氣筒潤滑裝置。
在現有技術中,未見到有一種與充氣筒成一體的充氣筒儲油式潤滑裝置,經檢索也未見有類似的裝置被公開。公知的充氣筒自身無潤滑裝置,通常是將潤滑劑直接加入充氣筒內,使其活塞保持潤滑。其缺點是加油次數較頻繁;常因缺油致使活塞變硬、收縮,充氣筒不能正常工作;且由於潤滑劑的直接加入,易溢於筒外,布滿油汙,即影響充氣筒的美觀,也不便使用。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設計了一種充氣筒儲油式潤滑裝置,可使充氣筒一次性儲油,即可保持較長的潤滑過程,延長了活塞的使用壽命,使充氣筒表面清潔,使用方便。
充氣筒儲油式潤滑裝置,是由杯蓋,杯體,杯底,並由隔板將杯體分為儲油室和浸油室,以及填充於浸油室中的油刷構成的油杯,且整體固定於活塞杆上。在油杯儲油室和浸油室之間的隔板上設有孔道,在浸油室中填充了具有多微孔彈性物質,並通過杯體側壁開口處與充氣筒內壁相接——作用油刷。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
附圖1為充氣筒貯油式潤滑裝置圖。
附圖2為充氣筒潤滑裝置的油杯殼體及例2圖。
本實用新型的充氣筒貯油式潤滑裝置,其結構如圖1所示是將杯蓋[1],杯體[2],杯底[6]依次靜配合連接,並通過緊固件[7]把杯底固定於活塞[8]上部的活塞杆[10]上,使油杯與活塞杆成一固定且同心的整體。由隔板[4]將杯體分為儲油室[a]和浸油室[d]。隔板可以是如圖1所示,與活塞杆之間留有環隙[3]的孔板;也可以是如圖2所示,在隔板上設有孔道[b]的孔板。在浸油室中填充了具有多微孔的彈性物質,並穿過設在隔板與杯底之間的杯體上的槽道[c]與充氣筒內壁[9]相接觸——作為油刷〔5]這種作為油刷的多微孔彈性填充物質,可以用泡沫塑料等海綿體或其它絮狀物製成。構成油杯的杯蓋,杯體,隔板,杯底各部件均可用金屬,塑料,尼龍及玻璃鋼等任何一種材料製成。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充氣筒儲油式潤滑裝置,其工作原理是儲油室中的潤滑劑(液體)可通過隔板的孔道或環隙滲入浸油室,填充於浸油室中的多微孔彈性物質達到飽和浸漬,由於其毛細作用,當充氣筒工作時即可將潤滑劑緩慢,均勻,連續不斷地塗刷於充氣筒的內壁上,而使活塞獲得良好的潤滑效果。
操作也極其簡便將活塞杆提出充氣筒,打開油杯蓋,向油杯儲油室中加滿潤滑劑,上緊杯蓋,活塞杆裝入充氣筒,即可正常使用。
這種設計的充氣筒潤滑裝置,一次加油可保持充氣筒2--3年的正常潤滑,避免了頻繁加油,減少了活塞的磨損,還可保持充氣筒表面的清潔美觀。
權利要求1.充氣筒儲油式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是由杯蓋[1]、杯體[2]、杯底[6]、並由隔板[4]、將杯體分為儲油室[a]和浸油室[d],以及填充於浸油室中的油刷[5]構成的且整體固定於活塞杆[10]上的油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是將杯蓋[1],杯體[2]與用緊固件[7]固定於活塞杆[10]上的杯體[6]依次淨配合連接,並與活塞杆[10]同心的油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的隔板[4]是與活塞杆間保留了環形間隙[3]或在隔板上設有孔道[b],以使儲油室[a]中的潤滑劑能緩慢導入浸油室[d]的孔板。
4.如權利要求1、2任何一項所述的潤滑裝置,其特徵是在隔板[4]與杯底[6]之間的杯體側壁上設有通過油刷[5]的孔道[b]。
5.如權利要求1或2任何一項所述的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油刷[5]是填充於浸油室[d]中,穿過槽道[b]或[3],並與充氣筒壁相接觸的多微孔彈性物質,如海綿體或其它絮狀物。
6.如權利要求1、2任何一項所述的充氣筒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杯蓋[1]、杯體[2]、隔板[4]、杯底[6]均可用金屬、塑料、尼龍以及玻璃鋼的任何一種材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往復式充氣筒中的零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充氣筒儲油式潤滑裝置。本實用新型是由杯蓋、杯體、杯底,並由隔扳將杯體分為儲油室和浸油室。以及填充於浸油室中的油刷構成的油杯,且整體固定於活塞杆上,在油杯儲油室和浸油室之間的隔板上設有孔道,在浸油室中填充了具有多微孔彈性物質,並通過杯體側壁開口處與充氣筒內壁相接作為油刷。這樣設計的充氣筒潤滑裝置,一次加油可保持充氣筒2至3年的正常潤滑,避免了頻繁加油,減少了活塞的磨損,還可保持充氣筒表面的清潔美觀。
文檔編號F04B39/02GK2042900SQ8821367
公開日1989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1988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1988年8月25日
發明者王東軍 申請人:王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