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系列飲品及其製備方法
2023-10-04 03:43:04
專利名稱:苦丁茶系列飲品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苦丁茶系列飲品,特別是具有生物活性成份群抽提和香型富集的飲品及其製備方法,屬於食品工業中的飲品製作領域。
在中國南方具有傳統引用苦丁茶之習慣一是具有獨特的風味及品質;二是具有特定之保健功能。曾有學者高度給予苦丁茶的評價為「苦丁茶成為當今暢銷國際市場的珍貴天然藥用保健飲料,享有『綠色黃金』的美育」。同時,文獻記載「世界著名的五大長壽區之一巴瑪瑤族自治鄉,百歲老人近百人能照常耕作。經國際自然醫學會組織專家考證,除與氣候有關外,常飲苦丁茶是長壽秘訣之一」(貴州茶葉,1996,(3)38)。
由於苦丁茶的特定保健成分及其特殊之色、香、味,促使形成茶、咖啡、可可以外的又一大宗飲品,導致苦丁茶更新換代。近年來更發展為傳統苦丁茶、苦丁袋泡茶、苦丁複合袋泡茶、單方及複合速溶茶,以及液體苦丁茶。作者經學術期刊文獻及專利文獻(學術期刊與苦丁茶相關文獻200餘篇,密切相關文獻24篇,專利文獻20項)研究認為學術論著、發明專利文獻等其生產技術參數等導致產品褐變、沉澱、產品品質與風味嚴重的偏離了苦丁茶自身的色、香、味。經產品市場調查尚未發現苦丁茶純天然飲品。
綜上所述,目前現有的苦丁茶飲品有以下問題1.袋裝的苦丁茶泡劑較鬆散,包裝密封性差,給貯存和運輸帶來不便,並容易受微生物汙染。
2.袋裝的苦丁茶泡劑導致有效成份(保健成份)的浪費,每袋用水量、溫度和浸泡次數無可控指標,故而不能充分利用資源。
3.現有的速溶苦丁茶即無保健成份之定性和定量,甚至加有矯味劑,不僅失去了苦丁茶原有的色、香、味之獨特風味,而且會導致糖尿病、肥胖病和心血管病之患者加重病情。
4.現有的液態苦丁茶飲品不能將生物活性成份(保健成份)抽提完全,也不能確保原有苦丁茶之香型和品質,同時產品易於氧化變質(褐變),導致沉澱,其貨架期極短。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苦丁茶系列飲品包括淡型苦丁茶、濃型苦丁茶、減肥苦丁茶、速溶苦丁茶和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根據苦丁茶的生物活性成份(保健成份),經專用設備抽提和香型富集製備成苦丁茶的活性成份群和苦丁茶香料,以及苦丁茶苦味素三類原料;再以不同的工藝方法,使用不同的上述原料和配比製備成淡型苦丁茶、濃型苦丁茶和減肥苦丁茶,以及速溶苦丁茶和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該工藝方法一旦進入工業化生產,可減少野生苦丁茶的資源浪費。
2.由於使用專用設備抽提,可將苦丁茶中對人體有益的成份充分抽提出來,同時苦丁茶經增香處理後,能「富集」香料,確保了飲品之風味和品質。
3.本系列品種的口感可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年齡消費者的需要。
4.用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精製苦丁茶香料和苦丁茶苦味素也可調配碳酸型飲料和果汁飲料等。
5.本系列飲品具有降脂、降壓和降膽固醇的藥效作用,又具有生津止渴、防暑降溫之功效。
6.可抽提90%的生物活性成份,對活性成份中的香味能100%富集。
7.工藝方法易於掌握,設備投資少,適於工業化生產。
原料製備方法如下(1)選取優質苦丁茶或野生苦丁茶,依照茶葉加工工藝——殺青、搓、乾燥,並在特定條件下增香處理。
(2)稱取一定量的增香苦丁茶並置入專用設備(生物活性抽提和香型富集器),加入1%誘導劑,促進生物活性群快速抽提,以1∶8加入礦泉水。
(3)啟動生物活性抽提和香型富集器,生物活性成份群進入液體,苦丁茶香型富集進入接收器,生物活性成份群以黃酮為代表,取樣定性幾乎為陰性,說明生物活性成份已抽提完畢(一般時間為1~2小時),進行渣液分離,液體進一步精製得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具有一定得折光率、PH值、黃酮類等化合物)原料。
(4)將苦丁茶香型富集接收器中的苦丁茶香料進一步精製處理至具有一定折光率的精製苦丁茶香料。
(5)將前述精製苦丁茶有效成份群過程中的殘渣加入75%乙醇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渣棄(製作農業肥料)、乙醇回收得稠膏物質乾燥,粉碎得苦丁茶苦味素粉。系列飲品製備方法如下(1)淡型苦丁茶取一定量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原料置於配料容器中,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原水應符合國家飲用標準)一定量,經一級濾過、殺菌、二級濾過進入二次調配器,加入相當於原苦丁茶重量的精製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至總量,再經三級濾過,空氣淨化100級灌裝,即為淡型苦丁茶。
(2)濃型苦丁茶依照濃型苦丁茶之風味及品質,加入相當於淡型苦丁茶1.5倍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置於配料容器中,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一定量,攪拌溶解,經一級濾過、殺菌、二級濾過進入二次配料容器,加入相當於該苦丁茶原料重的精製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配製總量,再經三級濾過,空氣淨化100級灌裝,即為濃型苦丁茶。
(3)減肥苦丁茶取淡型苦丁茶之1.2倍苦丁茶生物活性群置於配料容器中,加苦丁茶專用礦泉水、特定量的酸味劑、甜味劑溶解,經一級濾過、殺菌、二級濾過進入二次配料容器,加入苦丁茶香料(相當於苦丁茶重量),特定用礦泉水至總量,再經三級濾過,空氣淨化至100級進行灌裝,即為減肥苦丁茶。
(4)速溶苦丁茶取苦丁茶生物活性群,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澱粉,適量之苦丁茶苦味素粉末、製備軟材、制粒於60℃以下乾燥,經乾燥的速溶苦丁茶料以0.1%苦丁茶香料噴灑均勻,讓顆料充分吸附香料後,即為速溶苦丁茶。
(5)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取淡型苦丁茶生物活性群之量置於配製容器中,加入銀杏黃酮(含量應為0.04%),加入苦丁茶特定用礦泉水一定量溶解,經一級濾過、殺菌、二級濾過進入二次調配容器,加入相當於苦丁茶重量的精製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至總量,再經三級濾過,空氣淨化至100級的條件下灌裝,即為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
權利要求
1.苦丁茶系列飲品,包括淡型苦丁茶、濃型苦丁茶、減肥苦丁茶、速溶苦丁茶和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其特正是所述的淡型苦丁茶包含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專用礦泉水,以及與苦丁茶原料重量相同的精製苦丁茶香料;所述的濃型苦丁茶包含相當於淡型苦丁茶1.5倍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專用礦泉水,以及與苦丁茶原料重量相同的精製苦丁茶香料;所述的減肥苦丁茶包含相當於淡型苦丁茶之1.2倍的苦丁茶生物活性群、專用礦泉水、酸味劑、甜味劑,以及苦丁茶香料;所述的速溶苦丁茶包含苦丁茶生物活性群、可溶性澱粉、苦丁茶苦味素粉末,以及苦丁茶香料;所述的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包含相當於淡型苦丁茶同量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銀杏黃酮(含量應為0.04%)、專用礦泉水,以及相當於苦丁茶原重量的精製苦丁茶香料。
2.苦丁茶系列飲品的製備方法,包括原料製備方法和飲品製備方法所述的原料製備方法(A)取苦丁茶,經殺青、搓、乾燥,並作增香處理;(B)取增香苦丁茶,置入專用設備,加入1%誘導劑,促進生物活性群快速抽提,以1∶8加入礦泉水;(C)啟動該專用設備,生物活性群進入液體,苦丁茶香型富集進入接收器,生物活性成份群以黃酮為代表,取樣定性為陰性,生物活性成分已抽提完畢(一般為1~2小時),進行渣液分離,液體進一步精製得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D)將苦丁茶香型富集接收器中的「苦丁茶香料」進一步精製處理至具有一定折光率的精製苦丁茶香料;(E)將精製苦丁茶生物活性群過程中的殘渣加入75%乙醇攪勻,靜置24小時,過濾,棄渣,回收乙醇得稠膏物質,經乾燥粉碎得苦丁茶苦味素粉。所述的飲品製備方法(A)淡型苦丁茶取一定量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原料置於配料容器中,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原水應符合國家飲用標準)一定量,經一級濾過,殺菌,二級濾過進入二次調配器,加入相當於原苦丁茶重量的精製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至總量,再經三級濾過,罐裝,即為淡型苦丁茶;(B)濃型苦丁茶依照濃型苦丁茶之風味及品質,加入相當於淡型苦丁茶1.5倍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置於配料容器中,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一定量,攪拌溶解,經一級濾過、殺菌、二級濾過進入二次配料容器,加入相當於該苦丁茶原料重的精製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配製總量,再經三級濾過,灌裝,即為濃型苦丁茶;(C)減肥苦丁茶取淡型苦丁茶之1.2倍苦丁茶生物活性群置於配料容器中,加苦丁茶專用礦泉水、特定量的酸味劑、甜味劑溶解,經一級濾過、殺菌、二級濾過進入二次配料容器,加入苦丁茶香料(相當於苦丁茶重量),特定用礦泉水至總量,再經三級濾過,灌裝,即為減肥苦丁茶;(D)速溶苦丁茶取苦丁茶生物活性群,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澱粉,適量之苦丁茶苦味素粉末、製備軟材、制粒於60℃以下乾燥,經乾燥的速溶苦丁茶料以0.1%苦丁茶香料噴灑均勻,讓顆料充分吸附香料後,即為速溶苦丁茶;(E)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取淡型苦丁茶生物活性群之量置於配製容器中,加入銀杏黃酮(含量應為0.04%),加入苦丁茶特定用礦泉水一定量溶解,經一級濾過、殺菌、二級濾過進入二次調配容器,加入相當於苦丁茶重量的精製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專用礦泉水至總量,再經三級濾過,灌裝,即為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
全文摘要
苦丁茶系列飲品及其製備方法,根據苦丁茶的生物活性成份(保健成份)經專用設備抽提和香型富集成苦丁茶的活性成份群和苦丁茶香料,以及苦丁茶苦味素三類原料;再以不同的工藝方法,使用不同的上述原料和配比製備成淡型苦丁茶、濃型苦丁茶和減肥苦丁茶,以及速溶苦丁茶和苦丁茶銀杏黃酮飲料。
文檔編號A23L2/38GK1466910SQ03122180
公開日2004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23日
發明者馮文靜 申請人:馮文靜